大家好!我是爱跑步的洛敷,我总喜欢在跑步中思考一些事,比如这次国庆70公里跑祖国地图,当时报过名后,我看了看名单,心里有点犯嘀咕,别人还好说,就这个叫洛阳符的网友,跑步时间短,平时跑步配速非常慢,只有6分多,他能坚持下来吗?但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这个让我视为菜鸟的洛阳符坚持下来了,那个被我认为的越野大神竟然中途退赛了,这不禁让我反思,我的认知是否正确,慢跑真的就是垃圾跑量吗?经过一番深思,让我终于认识到了我对“快与慢”的偏见。也让我真正读懂了跑圈那句老话:“慢即是快”,不是鸡汤,是用成绩验证的真理。那些每天慢悠悠跑10公里的人,从来不是“跑渣”,反而藏着最聪明的运动智慧和最强大的内心。

别再小看慢跑的人,通过国庆70公里拉练,我才知道慢跑有多厉害!

慢跑不是“垃圾跑量”,是专业跑者的秘密武器

“跑这么慢,不如不跑”“速度上不去,练再多也没用”很多人对慢跑的误解,和曾经的我如出一辙。但翻看专业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日志会发现:他们80%的训练量,都是配速在6-7分钟的有氧慢跑。

为什么专业选手如此依赖“慢”?答案藏在慢跑对身体的深层改造里。给心脏“充电”:慢跑时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心脏不需要超负荷工作,却能持续增强心肌收缩力。长期坚持,心脏每搏输出量会显著提升,就像给身体装了一台更高效的“发动机”,让你在长距离跑步中更不容易累。

让身体学会“烧脂肪”:当配速放缓,身体会从“快速消耗糖原”切换到“高效燃烧脂肪”的模式。这意味着,你不仅能在跑步中更持久(脂肪储备远多于糖原),还能在日常代谢中消耗更多脂肪,真正实现“躺着也燃脂”。

​给关节“减压”:快跑时,膝盖承受的冲击力是体重的3-4倍,而慢跑时冲击力可降低至1.5倍左右。对普通人来说,慢跑既能达到锻炼效果,又能最大限度减少运动损伤,让跑步变成一件能长期坚持的事,而不是“跑一次伤半个月”的负担。

我之前盲目追求快速度,看似每次训练都“拼尽全力”,实则是在透支身体:糖原消耗过快,跑5公里就气喘吁吁;关节长期受冲击,膝盖偶尔会隐隐作痛;更关键的是,脂肪供能能力越来越弱,导致长距离跑步时“掉速”越来越严重。直到这次国庆拉练状态不如新人,我才明白,慢跑不是速度的妥协,而是耐力的积累;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为“跑得快、跑得远”打地基。

别再小看慢跑的人,通过国庆70公里拉练,我才知道慢跑有多厉害!

慢跑不止练身体,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

跑友高山曾经说过:“快跑是和别人比,慢跑是和自己聊。”最初我不懂这句话,直到某天傍晚,我放慢配速,沿着河边的步道慢跑——风掠过耳边的声音、树叶沙沙的响动、远处孩子的笑声,这些曾经被我忽略的细节,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慢跑时,身体处于“轻度运动”状态,大脑却能进入一种“放空又专注”的奇妙状态。没有手机消息的打扰,没有工作任务的催促,只有脚步与地面接触的节奏,和自己的呼吸声相伴。这时,很多平时想不通的问题、理不清的情绪,会突然有了答案。

可能是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在慢跑时突然想到了解决方案;可能是和家人朋友的小矛盾,在与自己的对话中慢慢释怀;也可能什么都不想,只是看着夕阳慢慢落下,感受风的温度,让疲惫的心灵得到片刻的放松。

我认识一位大姐,去年经历了职场低谷,并且还遭遇情感危机,每天早上5点都会去牡丹公园慢跑1小时。她说:“刚开始跑的时候,越跑越委屈,眼泪会忍不住掉下来。但跑着跑着,汗水把眼泪冲掉,心里的疙瘩也慢慢解开了。”对很多人来说,慢跑不是简单的运动,而是一个“情绪出口”它能释放压力、缓解焦虑,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治愈内心的创伤。

别再小看慢跑的人,通过国庆70公里拉练,我才知道慢跑有多厉害!

能坚持慢跑的人,都有一种“反焦虑”的生活态度

在这个追求“快”的时代,每个人都在焦虑:怕工作比别人慢一步,怕赚钱比别人少一点,怕生活比别人差一截。而慢跑这件事,恰恰教会我们“慢下来”的智慧。

能长期坚持慢跑的人,往往都有这样的生活态度。

不盲从“速度焦虑”:他们不会因为别人跑5公里用20分钟,就强迫自己也追求这个速度;也不会因为朋友圈里别人晒的“配速图”,就怀疑自己的跑步方式。他们知道,每个人的身体条件、运动目标不同,适合自己的速度,才是最好的速度。

​不纠结“即时回报”。慢跑的效果,从来不是立竿见影的。不会今天跑了,明天就瘦5斤;也不会这周跑了,下周就能提速。但坚持3个月、半年后,你会发现:爬楼梯不喘了,熬夜后恢复快了,甚至心态也变得更平和了。这种“长期主义”,正是对抗当下“即时满足”焦虑的最好方式。

​不放弃“微小坚持”。很多人觉得慢跑“无聊”,很难坚持。但真正的慢跑爱好者,会把这件事融入生活,早上提前半小时起床,跑3公里再去上班;晚上饭后散步时,多走变成慢跑;周末不窝在家里刷手机,而是去公园跑一圈。他们不追求“一次性跑多远”,而是在意“每天都能跑一点”。这种对“微小坚持”的执着,恰恰是最难得的品质。

别再小看慢跑的人,通过国庆70公里拉练,我才知道慢跑有多厉害!

写在最后:别再瞧不起慢跑的人

现在的我,重新把有氧慢跑放回训练计划的核心,每周至少跑3次,每次40分钟,配速控制在6分30秒左右。没有了追求速度的焦虑,跑步反而变得更轻松、更享受。更惊喜的是,3周后,我的5公里成绩不仅有所提高,还比之前多了一份“游刃有余”的轻松。

其实,慢跑就像生活里那些“慢功夫”的事。读书、练字、陪伴家人……它们看似“没效率”,却能在长期坚持中,给你最坚实的回报。那些坚持慢跑的人,或许没有风驰电掣的速度,却拥有持久的耐力;或许没有耀眼的成绩,却拥有平和的心态。

下次再遇到慢跑的人,请别再嘲笑他们“跑太慢”。因为你不知道,他们正在用“慢”的智慧,悄悄雕刻着更好的自己。而那个愿意慢下来、坚持下去的人,本身就已经很厉害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