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开始慌啦!美国把对中国的关税从145%降下来了,结果却发现中国客户没了,根本就没回来,可把美媒给愁坏了,都纳闷中国客户跑哪儿去了呢?而美国还在大量补货呢!
那些被145%高关税逼得跳脚的中国企业,根本没等美国回心转意,2024年就砸了343.6亿美元扎进东盟市场,光是制造业投资就达153.9亿美元,同比暴涨68.2%。
泰国的汽车配件厂、越南的电子组装车间、印尼的家具生产线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些厂子可不是临时搭的棚子,九成企业都搞了独资模式,从设备到管理全攥在自己手里,越南制造业时薪比中国低40%的成本优势。
再加上东盟的“原产国”标签,往美国卖货照样绕开关税,何必再把生产线搬回中国受那份反复无常的罪。
而普华永道的调研早给出答案,超六成在东盟的中企都赚了钱,泰国、越南的制造业盈利水平比平均还高,三成企业的东盟业务收入占比超20%,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谁还会惦记美国那忽高忽低的关税政策。
更别提中国企业早就把“鸡蛋”分到了不同篮子里,美国市场在营收里的占比早就被稀释得没多少分量。
以前靠美国订单活的小家电企业,现在一半以上的货都卖到了东盟和中东,印尼2.3亿的年轻消费群体比美国市场还能扛量。
国内市场更不用说,2025年家电销售额同比涨了15%,光国内就消化了近六成产能。
但美国自己的反复横跳早就把信任的底裤扒光了,2025年4月刚豁免芯片、手机这些产品的关税,可谁忘了前两年把多少中国科技企业列进实体清单?
今天降税明天可能就加回来,这种“薛定谔的关税”谁敢赌?中国企业在东盟搞的“本土生产+部分采购”模式,就是为了防这一手。
95%的企业都这么干,既用当地便宜的劳动力,关键零部件从中国运过去组装,就算美国再搞小动作,顶多损失部分订单,不至于整条产业链停摆。
就像做显示模组的企业,之前直接从深圳出口美国,关税一涨立马把组装环节挪到马来西亚,核心面板还是中国产,现在美国豁免了关税,可马来西亚的工厂已经对接上苹果、三星的供应链,货照样卖得好好的,犯不着再改回中国出口的老路。
美国商家更冤,以为降了关税就能像以前一样从中国拿到便宜货,结果发现供应商名单里的中国企业变成了“越南XX电子”“泰国XX制造”,其实老板还是中国人,只是换了个产地标签,价格没比以前低多少,交货期还得看东盟工厂的产能。
美国零售商吐槽,之前从中国进的家具45天到货,现在从印尼进得等60天,偶尔还得面临零部件短缺,可中国本土的家具厂早就转做国内高端市场,根本没空接美国的低端订单。
美媒盯着中国对美出口数据喊“客户没了”,其实客户没消失,只是换了个马甲在东盟接着赚钱,美国自己把供应链逼到了别处,现在想往回拉哪有那么容易。
说到底,美国这波降关税更像自我感动,以为给点甜头中国企业就会回头,却没看到中国企业已经在全球织了张新网,东盟的工厂在赚钱,新市场在扩张,供应链安全比美国订单重要一万倍。
#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