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叶晓丹 每经编辑:魏官红

“他们说关税将降至30%,这对我们的加热器和其他产品意味着什么?请告诉我”。

5月12日19时58分,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的采购客户Ben,在《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宣布后,第一时间给苏州贝昂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昂智能)联合创始人章燕发来了信息。

图片来源:信息截图

“所谓的‘对等关税’以及之前的关税叠加上来,我们的产品出口美国税率高达175%。”章燕介绍,贝昂智能主营的空气净化器、杀菌消毒仪器等产品20%市场份额来自美国,“175%税率,产品基本到美国就是亏损。”

作为章燕的大客户,Ben自关税战以来一直是观望且焦急的状态。一方面,相比一年前的25%,175%的高关税的确难以承受;另一方面,库存正在持续下降,中美关税谈判超预期结果出来后,他第一时间向章燕核实。

美国对中国关税税率下降消息传来,章燕说手机都快被客户打爆了,但考虑到还有很多细节不明朗,她告诉Ben“先等待海关的详细执行信息”。

让客户等待,章燕自己却并未闲着,她已经开始着手找船运公司订舱,但新问题接踵而至——“现在一船难求。”“运去哪”美线航管人士表示,需求多,但船少了,目前整体已经接近爆舱。

焦急的美国客户

5月12日20时到23时,Ben连续给章燕打了六七个越洋电话,他想拿到更多有关关税下降的具体信息。章燕说:“美国客户其实也很着急,比我们还着急。”

北京时间5月12日下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对出海企业以及外贸商家们而言,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的调整幅度成为他们关注的核心。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提及,美国将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的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

“所有的外贸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我也是战战兢兢点开了这个消息。”在中美关税谈判“超预期”声明发布后,章燕更新了一条个人视频,看到关税下降的谈判消息,她觉得一方面的确是一个好消息,但具体落实到每个产品的关税到底是多少,可能还要等美国海关甚至美国报关行的具体执行情况。

所以当美国客户Ben持续向她核实和求证的时候,她告诉Ben“先等待海关的详细执行信息”。

关税税率下调的这一天时间里,美国客户要求发货的多吗?对此,章燕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多数美国客户还没有这么快响应,当然,也有一些库存消耗一空的客户着急补货,会要求我们尽快发货补充库存。”

更现实的考量来了

关税下调,更现实的考量扑面而来。

“贝昂智能的产品关税税率从175%下调到55%(注:55%为商家估算的该类产品出口美国实际关税税率),出口到美国市场,产品利润空间还有多少?”

“没有太多利润空间了。”

“如果后续持续55%税率,美国市场还继续做吗?”

“我们会调价,可能美国市场占比不高,但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布局。”

这是在和记者交流过程中,章燕应对美国关税税率的市场策略。

“如果一直是175%的关税税率,那么我们就会直接放弃美国市场,基本没法做了。55%的关税税率,可能利润比以前少,但我们整体会进行协调,通过给采购客户或者终端涨价的方式消化这部分关税成本。”在章燕看来,相比于一年前25%的关税税率,如果后续按照55%的关税,对他们而言有挑战,但总比175%的税率强。

从美国读博归国,章燕在苏州创办了贝昂智能,Airdog是公司的海外品牌,目前公司产品在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有销售。美国占贝昂智能20%的市场份额,以线上渠道为主,既有B端(企业端)的采购客户,章燕也在C端(消费端)平台布局,譬如跨境电商网站以及建设独立站做C端销售。

其实,即便在175%的高关税时期,章燕也没有暂停向美国发货。她说在平台上销售的产品不能戛然而止,为了维护线上店铺正常运营,他们减少促销、打折等活动,持续发货维持公司海外仓一定的库存量。同时,对产品进行了适度提价。

这一策略在此前上市公司投资者调研中也得到交叉验证。

章燕接受采访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乐歌股份高管在投资者调研中曾答复道,首先海外仓方面,可以看到客户的情况是比较分化的,有一部分客户因为担心关税问题而处于观望状态,选择短期先不发货,只要确保不断货就可以。但是对于比较大规模的跨境电商卖家,为了在平台的排名不受断货影响,他们该出货的还是得出货,但是因为本身品牌影响力或者运营能力比较强,会适当提价。

章燕发现,这一轮关税战,美国消费市场也呈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高关税导致商品价格抬高,另一方面高通胀也对美国消费者购买力带来冲击,不是刚需的产品,美国消费者可能会减少购买。但空气净化器、杀菌消毒仪器这类和用户健康息息相关的产品,美国市场的需求量仍不小,是很多用户的刚需产品。

对贝昂智能而言,章燕认为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现在也是一个整理我们产品SKU(库存保有单位)的关键时刻,明确哪些产品是客户即使加价也会购买的,专注做好这一类产品。如果产品都很容易被替代,那么我们就得考虑转型。”

“需求多、船少了”

“生意的确是越来越难做。”章燕说,但公司产品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售,目前产品海外市场主要在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区域。美国市场预计今年整体会受关税影响有所下滑,但这部分下滑可以通过东南亚等市场的增长抵销,从而维持企业稳定发展。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而眼下,根据《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美90天内暂停实施24%关税。90天的窗口期,对出海美国市场的企业而言,或许是新一轮“抢运潮”的开始。

“运去哪”美线航管人士观察到,从4月底到5月12日,中国向美国的出货量大幅减少,(航运运力)逐步分配到了欧洲线及拉美线。而据此前《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滩港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近期受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影响,长滩港港口的货运量下降了约30%。港口官员表示,这是近几年来,长滩港货运量最低的时候。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章燕抓紧时间去订舱,但她发现,之前中美航线运力下调,而现在国内很多外贸商着急发货柜,出现了订柜难的情况。

“需求多、船少了。美国政府现在像拉弹簧一样,今天一个消息,明天一个消息,对社会发展肯定是不利的。”章燕表示,目前争取在90天的窗口期,多备一些货到美国的海外仓,避免90天后一些不确定的政策变化。

“到5月底的所有去往美国的航线都接近爆舱了。”5月13日,“运去哪”美线航管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大家都在抢发货,市场节奏非常紧张,目前整体已经接近爆舱。”(每经记者张韵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报道

“到5月底的所有去往美国的航线都接近爆舱了。”5月13日,物流服务平台运去哪(以下简称“运去哪”)美线航管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预计美线在5月下半旬会有一波出货潮。

“这么快吗?昨天听到消息说客户决定出货,然后下单,大家都预测会赶快往那边(美国)运,但是实际应该不会现在就看出来。”马士基相关人士这样表示。

就在航运物流业高呼本轮会谈进展“远超预期”之时,资本市场率先反映出积极情绪。5月12日,集运指数各月合约收盘价均大幅上涨,其中具有旺季属性的EC2508率先涨停。5月13日,A股港口航运板块高开,宁波海运(SH600798,股价3.36元,市值40.54亿元)涨停,国航远洋(BJ833171,股价9.50元,市值52.76亿元)涨超23%。

而本轮出货潮是否会引发船期紊乱、港口拥堵乃至运价上涨?对此,记者做了进一步采访分析。

上午“还好”下午“爆舱”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12日,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此发表谈话时表示,本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

中美关税谈判“超预期”成果会引发全球海运市场的“堰塞湖效应”吗?

自4月以来,美国政府在此前单边加征关税的基础上,又对华加征了所谓的“对等关税”。运去哪美线航管人士观察到,从4月底到5月中旬,中国向美国的出货量减少了30%~40%,并逐步分散到欧洲线及拉美线。

5月8日,德路里董事总经理Philip Damas与项目经理Daniela Ghimp在线上会议中,分析了关税政策对集运市场“停航潮”及船司运力的影响。他们提到,美国加征关税后,承运人积极缩减运力,跨太平洋东行航线的航次取消比例从第14周的9%飙升到第18周的24%。其中地中海航运的空班率为30%,PA联盟为25%,海洋联盟为23%,双子星联盟为6%。

5月12日,双子星联盟中的马士基表示,客户已经获得了90天的关税减免期,公司正在努力帮助他们充分利用这段时间。

市场上也出现了加快出货的声音。5月12日,有货主在朋友圈称:“我们舱位都订好了,后天开始装箱,据说今天下午美国线全部爆舱。”

越来越多的美国进口商开始行动起来,联系中国厂商尽快发货。“早上问了一些货代,好像订舱的情况还好,没有那么积极,感觉需要几天时间才能显现出来。”5月13日中午,海通期货研究所航运组负责人雷悦告诉记者。

到了下午,下手慢的中国外贸企业已经在发愁近期无船可订。运去哪方面在傍晚向记者更新了最新市场情况:“现在大家都在抢发货,市场节奏非常紧张,目前整体已经接近爆舱,有些船东还有少量舱位,有些已经爆舱了。”

抢运规模预计低于普遍预期

Philip分析称,在美线运力方面,4月以来,承运人不仅开始取消个别航次,还有多个班轮公司撤出跨太平洋航线服务,以努力平衡运力与急剧下滑的需求。

这意味着,此前,通过增加空班数量,承运人有效减少了可用运力。而与其他船司策略不同的是,5月,双子星联盟尚未取消任何航次,现在看起来似乎精准地预判了政策走向,但事实是“双子星比较灵活,所以没有取消航线,之前会空班,我们也换了小船”,马士基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但随着未来90天美国对中国的关税税率大幅下降,市场整体的运力恢复是否会滞后于本轮货量上升的窗口期?

对此,雷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接下来,第22周至24周的空班规模已经有所减少,且美线停航的船舶并没有全部分流到其他航线,有的可能是被短暂闲置了,这部分运力是可以马上恢复的。

对于抢运潮,雷悦的判断更为冷静,她表示:“抢运是肯定有的,只是实际规模可能比普遍预期要低一些。”

作为参考,雷悦指出,2018年下半年,受到美国第一轮关税加征方案的推动,美线运量同比增速为8%。但由于30%的关税规模依然覆盖了较多货品的出口利润,抢运意义有限,因此判断此轮贸易增量预计小于该值。另外,也可参考前期东南亚地区关税减免至10%后,抢运持续性偏短且规模不明显的情况。

对于后续市场,雷悦进一步分析,由于中美贸易近期发运端出现企稳回升,部分是因为美国对其大型零售企业的隐性关税减免已经带动部分货量恢复,后续更多增量来自于中型企业的采购行为和是否存在前置性补库,另外运价走势仍需观察美线短期抢运规模,以及发货量激增的背景下美国港口的集疏运处理能力和港口拥堵变化。

也有观点认为,5月7日,西雅图港表示当天到港的集装箱数量为零;5月9日,没有一艘船从中国出发去往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口。上述异常现象表明短期内抢舱抢柜不可避免,航运公司再次阶段性受益。

运去哪方面则告诉记者,在美国港口不出现罢工及劳资纠纷的条件下,港口拥堵是可控的,处于正常的状态,预计未来的运价会持续上涨,需求会不断上升,供需短期内很难平衡。至5月下半旬,美线每40尺高箱的运价将上调1000美元,运力预计要1个月左右才能恢复,预计到6至7月,目的港海外仓也会进入爆仓状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