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日本政要高市早苗突然在G20场合宣布了自己的强硬立场,点名中美俄三国的言论,引起关注。 顺着她对美国的那段话聊下去:她强调维护基于法治的国际秩序与自由贸易,说白了就是希望美国别一边打规则旗、一边加关税。2018年以来美方对部分中国商品加征“301”关税,2024年又把电动车的税率提到100%。日本自己出口也吃过这股逆风,所以她喊“基于规则”并不意外。 补充一个背景,高市的帽子是“经济安保担当相”,职责就是盯供应链、芯片、关键矿产。日本2022年通过《经济安保推进法》,要求重要物资有备份。对比美国的CHIPS法案撒钱建厂,日本走的是“精准补贴+审查外资”,两家作风不同,但目的一样:把产业链握在手里。这就回到她的核心立场——规则要为己所用。 再看她提俄罗斯那段,把俄乌冲突称作“动摇秩序的暴行”,并重申援乌。话锋很硬,可现实是日本仍在买来自萨哈林的液化天然气,三井、三菱保留了Sakhalin‑2的份额,就是出于能源安全。对比欧盟砍俄油气再找替代,日本的做法更像“一手硬话术、一手软着陆”,这也是岛国的生存算计。 说到中国,她只抛了“自由开放的印太”,这套概念从安倍时代就挂在嘴上,核心是联合美澳印,把海上通道的规则、技术和资金捆起来。可落到桌面上,日本近两年更实际的是动刀国防:2022版安保三文件把防务开支五年拉到43万亿日元,目标逼近GDP的2%;自卫队要引进约400枚“战斧”巡航导弹,国产12式反舰导弹也在延程到约1000公里,这些都是硬筹码。 拿装备做个对比,你看海上自卫队的“出云”“加贺”正改装搭载F‑35B,未来相当于轻型航母;我们这边055型万吨驱逐舰已经形成批量入列,综合防空、反导、反舰比拼的是体系。日方如果真要在印太“更主动”,不是靠几个口号,而是靠舰队、导弹、情报链条的协同——这跟打篮球不一样,喊得响不能决定比分。 再把经济掺进来,单挑中美俄听着过瘾,但日本对中国的贸易长期排前两位,汽车、机械、化工都靠东亚产业链。美国是日本的安全同盟靠山,俄国又是北方能源和海上通道的变量。这像一个公司同时跟三大客户拍桌子,背后必须有替代方案,否则现金流先出问题。 从时间线看,日本过去两年一路把“印太口号”往“硬件落地”推进:两艘新宙斯盾舰替代陆基宙斯盾方案、岛屿防卫部队加配反舰导弹、中程防区外打击开始成形。对比美国的全球投送、日本更多是“近海定点增强”。这也解释了高市的发言——话要说到位,力也要渐进到位。 所以,“单挑中美俄”更像一个媒体标题,现实是日本在给自身的安全与产业加码,同时用话术试图占道德制高点。硬度要靠预算和装备,秩序要靠可被多数接受的规则,否则就是自娱自乐。 收个尾:嘴上放火容易,真正能把火力延伸到海上、把产业链稳住,才是日本接下来能不能撑住场面的关键。看戏不怕台词猛,就怕后台道具不够——这场戏,观众很快就能看出真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