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张家口作为晋察冀根据地首府,战略地位显著。

大同集宁战役的失利,令晋察冀军区陷入被动,兵力受损,根据地迅速收缩。

聂荣臻与张宗逊,因为什么事关系不睦?晚年互不来往

聂荣臻与张宗逊对于战役的失利各执一词,聂荣臻认为傅作义取胜有“侥幸因素”,而张宗逊则认为战役从根上就错了。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显示,晋察冀军区在战役中兵力严重受损,根据地在战役后迅速收缩。

聂荣臻与张宗逊,因为什么事关系不睦?晚年互不来往

这场战役的失利,不仅对晋察冀军区造成了严重打击,也使得聂荣臻和张宗逊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张宗逊在战役中担任大同前线指挥部司令员,统一调度晋察冀军区、晋绥野战军及地方部队共9个旅的兵力。

在战役中,张宗逊下令将全力攻城改为“先打援,后攻城”,这一决定遭到了聂荣臻的批评。

聂荣臻与张宗逊,因为什么事关系不睦?晚年互不来往

聂荣臻认为,董其武已经陷入绝境,我军应当坚持住、继续全力攻击大同城内敌人,而非分兵拒敌。

涞源会议上,张宗逊遭到聂荣臻严肃批评,被批为“指挥不力”。

聂荣臻与张宗逊,因为什么事关系不睦?晚年互不来往

张宗逊则认为晋察冀军区首长应该负有主要责任,自己下令阻援没有问题。

由于将帅失和,张宗逊被调离这一战区,到西北战场辅佐彭老总去了。

聂荣臻与张宗逊,因为什么事关系不睦?晚年互不来往

在晚年撰写的回忆录中,张宗逊详细分析了当年的那次失利。

他认为,晋察冀前期主动裁军过多,打大仗时兵力不足,军区上下弥漫轻敌情绪,坚持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打攻坚战,是其二。

张宗逊强调,毛主席及党中央事先3次发电指示“勿动傅作义部队”,军区相关首长不以为然,并给中央提供错误反馈。

聂荣臻与张宗逊,因为什么事关系不睦?晚年互不来往

聂荣臻与张宗逊,直到晚年也没什么私人来往,孰是孰非难以论说。

但大同集宁战役确实是张宗逊将军的一大心结,晚年仍然十分遗憾。

聂荣臻与张宗逊,因为什么事关系不睦?晚年互不来往

而傅作义在战后自称“侥幸”,一方面是因为他是一代名将,战后总结时比较理智全面,不愿自夸;另一方面,傅作义在49年北平起义后,终归属于“弃暗投明”的将领,讲话谦虚低调也属正常。

关于这场战役的责任归属,后人看待史料,只能见仁见智,不好妄加评议。

但这场战役无疑是中国解放战争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它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让我们看到了将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