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年―1644年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276年。1644年,明朝末帝崇祯在留下“诸臣皆可杀”的遗言后,恨恨地吊上了歪脖子树。从明亡清兴的历史来看,他说的这句话一点也没错。旧明兵将先是投降李自成,然后投降满清。他们剃了辫子,摇身一变成了清兵清将,成了屠杀自己同胞的刽子手。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曾经击鼓要求官员们来宫中开会,结果却一个人也没来。崇祯皇帝在留下诸臣误我的遗言后,满怀愤懑的吊上了歪脖子树。李自成入主北京后,曾经善待明朝的太子,将他封为宋王。 除了文官们外,旧明军队也大多剃发,摇身一变成了清军。所谓的绿营军,就是由收编的明军组成的。他们由吴三桂、洪承畴、尚可喜、孔有德等原明朝将领带领,对自己的南方同胞进行了猛烈进攻。

在原明朝军队的帮助下,满洲人由十二万大军扩充到百万之多。清朝能够略定南方,没有这些伪军的帮助是不可能的。这些叛贼反而成了护明中坚 明朝灭亡后,多个南明政权建立,但是南方的明军实在不顶用,根本不是满洲人的对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南明,曾经那些反明的叛贼却成了保护明朝的中坚。南明王朝上最不该被遗忘的英烈,竟然是当初的一群反贼?

首先是流贼。说到明朝的灭亡,就绕不开发源于陕西的流贼,说道流贼又绕不开李自成和张献忠。满洲入关后,李自成和张献忠相继败死,他们的部众也纷纷归附了南明政权。

第一批归明的流贼是李自成的军队,是郝摇旗、田见秀等六人,他们投靠了隆武政权,使该政权整整增加了20万兵力。 第二批归明的是张献忠的军队。据说张献忠在死前“幡然悔悟”,他对部将李定国、孙可望说:“大明朝三百年不亡,这是天命所归,我死以后,你们一定要归降明朝,对抗鞑虏!

孙可望——明末大西政权主要将领,公元1630年(明崇祯三年),随从张献忠起义,因骁勇善战,受封为平东将军,与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皆为张献忠义子,张献忠赐姓为张可望。公元1646年(顺治三年),清军大举入川,张献忠战死于川西凤鸣山,余部由孙可望和李定国率领,进军云贵地区,作为抗清根据地,一路攻克遵义、贵阳,进据云南。公元1647年(永历元年、顺治四年),孙可望与李定国等人一起称王,孙可望成为国主,年号兴朝。

公元1651年(永历四年、顺治八年)四月,孙可望派大将冯双礼等人率领步骑兵数万人、战象十余只,大举进军,由贵州入湖南。一路由铜仁、麻阳,一路由平溪、便水,一路由大小梭罗,合攻沅州(今湖南芷江)。清军沅州守军三营合计只有三千士卒,退入城中,被“围如铁桶”。公元1651年(永历四年、顺治八年)四月十五日,冯双礼占领沅州,活捉清将郑一统、知州柴宫桂。

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或云字一人,初名如靖),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陕西榆林(或作延安)人。 李定国成年后,勇敢善战,为张献忠所钟爱。张献忠死后归顺南明政权,公元1652年(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初,李定国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出兵八万攻湖南。先取沅州(今湖南黔阳)、靖州(今湖南邵阳),继攻广西桂林,大败清军,逼得清军主帅、定南王孔有德自杀。

李定国七月初占领桂林,随后,直下柳州、衡州等四州,兵锋指向长沙。清廷闻讯大惊,增派十万大军驰援。为避清军锐气,李定国暂时撤离长沙外围,退守衡州。清军主帅、亲王尼堪率军尾追,李定国设伏将清军团团包围,四面猛攻,清军大溃,尼堪被阵斩,全军覆没。李定国取得桂林、衡阳两大战役的胜利,使南明的抗清斗争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第三批归明的民变领袖是李来亨的夔东十三家,他们在四川坚持抗清二十一年。

李来亨(-1664年),李锦义子。永昌二年(1645年)随李锦联明抗清;永历七年(1653年)出没于湖北省兴山县的茅麓山,称夔东十三家。永历九年(1655年)立“圣帝行宫碑”。永历十年(1656年)十二月封临国公。顺治十六年清军深入云南追击永历帝,李定国势孤,他与诸将攻重庆,牵制南下的清军;康熙元年(1662年)清军集中主力,分路进攻;他奋战数年,最后据守茅麓山九连坪(今湖北兴山西北);康熙三年(1664年),清兵围茅麓山,来亨举家自焚。 在整个南明时期,西南的孙可望、李定国(虽然后来孙可望背叛)和东南的郑成功成了反清最成功的两大势力。李定国平定西南,两蹶名王;郑成功发动北伐,在瓜州大破清军,几乎收复半壁江山。而旧明朝的兵将成了他们最大的敌人,比如洪承畴,再比如吴三桂。南明王朝上最不该被遗忘的英烈,竟然是当初的一群反贼?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