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泊尔的大山深处,藏着一种婚姻制度——一妻多夫。光听这五个字,有人也许会笑,说怎么可能还有这种“全村的希望”式的生活?

尼泊尔的“一妻多夫”有多尴尬?看完她们的生活后,满满的心酸

可当你真正走近那些女人,看看她们眼里的疲惫、孩子脸上的困惑,还有兄弟之间说不出口的心结,你就会明白,这制度背后,不是什么传说,不是什么神话,是活生生的生活,是一口一口吞下去的日子。

这个制度主要出现在马斯干、木斯塘这些海拔高、交通闭塞、物资匮乏的偏远山区。不是全尼泊尔都这样,但在这些地方,一妻多夫是几十代人都在过的日常。特别是在一些尼瓦尔族、古隆族社区,一妻嫁多夫这件事,是规矩,是共识,是被认可的“家族制度”。

这不是电视剧里的狗血剧情,而是现实中的制度安排。说白了,它是为了土地。

山区本来就穷,地不多,粮也少。如果兄弟各自娶妻分家,那这一点点地分五份,连种都不够种。于是长久以来,兄弟几个合娶一个老婆,一起养家种地。

这个逻辑在经济上是成立的——家族财产不分散,劳力集中,节省开支,能顶得住山区那种靠天吃饭的日子。

尼泊尔的“一妻多夫”有多尴尬?看完她们的生活后,满满的心酸

可省钱归省钱,这笔账到底谁在付利息?是那个女人,是那个被迫嫁进这个家、从此一天24小时不敢歇的女人。

在木斯塘村口,有个叫莎朗的女人。她25岁那年嫁进了塔巴家,丈夫是五个兄弟——大哥放牧、二哥种田、三哥跑运输、四哥做木工、小弟还没成年。她的婚礼是一场村里人都来看的“大事”,但从第一天起,她就明白了自己将背多少事。

“每天都有人在等我。”她说。早上五点起床,煮大哥的茶,包二哥的干粮,给三哥备行囊。中午要看小弟功课,晚上还得按“排班表”决定和谁睡觉。她笑得很苦:“我们家挂了个日历,每天晚上我看着那个圈圈,就知道今晚是谁的房间。”

是的,这是一种“管理式婚姻”。不仅吃喝睡都要安排,连生孩子也有规矩。当地有一条“长子归长兄”的传统,意思就是不管是谁的种,只要是第一个生出来的孩子,就属于大哥,姓也跟他,拜的也是他的祖先。

尼泊尔的“一妻多夫”有多尴尬?看完她们的生活后,满满的心酸

换句话说,在这个制度里,血缘已经让位给秩序。孩子是谁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系统要保持“家族的平衡”。

可真能平衡吗?

你以为男人就心平气和了?没有。兄弟之间的争宠也在悄悄发酵。有人打猎回来多带了点肉,有人特地送妻子手编的腰带,有人孩子病了非要她多抱几回。最严重的一次,三哥和四哥因为孩子姓谁的事差点动刀子,最后还是老父亲跪下来才压住了场子。

“我感觉自己是中间的那根竹签,左右都得撑着。”莎朗说。她没得选,她也不敢选。

你可能会问,这制度怎么还能存在?难道法律不管吗?

尼泊尔的“一妻多夫”有多尴尬?看完她们的生活后,满满的心酸

其实早在2015年,尼泊尔就已经在宪法中明文禁止一妻多夫制。可纸上禁止归禁止,山里人看的是村里的长老、祖宗的规矩。执法机关来不了那么高的山,来了也不好动真格。你抓了人,整个村子都可能跟你作对。更别说,这些制度的维护者,很多人本身就是受益者。

在马苏干,有个女人叫塔米拉。她当初因为帮邻居搬了袋麦子,被她四个丈夫怀疑“不清白”。村里的长老不听解释,让她在众人面前鞠了三十个躬,还要她跪地发誓“终身不犯”。她那天回家后,三天没说一句话。

这种制度对女性的束缚,不只是身体上的,更多是心理上的。她们要对所有男人尽义务,却没有选择的自由。出门要报备,和外人多说两句就可能被怀疑。就连来月经,她们都得自己躲到山上的小屋,不能住家里,怕“污染”。

这不是什么传统,这是集体合谋下的道德审判

尼泊尔的“一妻多夫”有多尴尬?看完她们的生活后,满满的心酸

有人说,这种制度至少让家族不分裂,让财富得以传承。确实,木斯塘有个家族,七代人共妻,把整片梯田守住了,现在还能靠旅游接待维生,一年赚的比其他村多三成。但代价呢?他们的女儿、孙女,照样得过一妻多夫的日子,照样得在年纪轻轻时决定自己要嫁给几个人。

这不公平。哪怕经济上“合理”,在人性上是压迫。

不过变化也正在发生。

近几年,随着手机进山、网络通了电,年轻人的眼界越来越宽。有的女孩在网上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知道还有一夫一妻、还有爱情、还有尊重。

有个叫妮玛的女孩,拍短视频讲自己妈妈的故事——一个有四个丈夫、从来没笑过的女人。她的视频点播量破了10万,下面全是留言:“你是勇敢的。”、“希望你自由。”

尼泊尔的“一妻多夫”有多尴尬?看完她们的生活后,满满的心酸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主动申请“婚姻自主”,据当地妇联数据,过去五年,这种申请增加了四倍。有的女孩选择离开家村,到城市里打工。有的组织互助小组,互相掩护离开的姐妹。还有人拿到了小额贷款,开始摆摊、开裁缝铺、学会计。

政府也在出手。在偏远山区设立女子学校、发放职业培训津贴。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妇女署也介入,给这些女性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她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但另一面,保守势力也在死守。木斯塘村的“婚姻监督会”专门盯着年轻人,谁要私奔,谁试图只嫁一个丈夫,轻则训诫,重则逐出家族,剥夺财产继承权。

2023年,就有一对年轻情侣偷偷私奔,结果被抓回来后,男的在村口被鞭打,女的则被迫签了“放弃遗产”的声明。

尼泊尔的“一妻多夫”有多尴尬?看完她们的生活后,满满的心酸

撕裂在发生,冲突还会继续。制度不是一夜能改,尤其是那种绑在土地、文化、宗族上的制度。但它正在松动。新一代正在说“不”,她们不再认命,也不再沉默。

这不是一个传统的故事,也不是“奇闻趣事”。这是正在进行时的现实,是无数女人、男人、孩子活在其中的真实人生。

而我们,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看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