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均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 首发|品牌官
- 作者|品牌官
引言:曾经物美价廉的路边摊,如今似乎变得让人高攀不起了。
说起路边摊,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物美价廉。
下班之后的打工人,想要快一点拯救饥肠辘辘的自己,只需几元或者十几元的路边摊就显得极具性价比。
然而,现实却给很多人的固有观念一记耳光。
有网友分享其在小吃街上买了一碗麻辣烫,没想到这样一份容量还没过半的麻辣烫花了86元。
图源:@有趣的小鸡崽
一截鸭肠三块钱,一截鱿鱼三块钱。
图源:@有趣的小鸡崽
这样一份平平无奇却卖到了86元的麻辣烫,突然让人懂了什么叫“路边摊刺客”:它穿着市井的外衣,挂着“接地气”的招牌,用“阿姨喊你回家吃饭”的语气勾着你,最后掏空你钱包的速度比地铁还快。
日渐攀升的路边摊价格,甚至比在店里卖得还贵,比如雪王几块钱的柠檬水,路边摊一份所谓的手打鲜榨柠檬茶就要你十几块钱。
图源:小红书
这哪是路边摊?分明是“人间烟火”包装成的“地摊刺客”——他们用“新鲜”“现做”的滤镜,把普通食材吹成“网红顶流”,再把价格抬到“离谱但合理”的位置。
而我们这些“逛吃人”,明明知道可能被“刺”,还是忍不住上当。
曾经打工人续命的“省钱天堂”
如今变样了
曾经,一碗炒粉、一杯柠檬茶是打工人慰藉自己最朴实的方式,下班骑着电动车在路边兜风,顺便逛逛夜市,买点爱吃的小吃,心满意足回家。
可如今,曾经朴素的地摊似乎有些变了样。
图源:小红书
这几年,“地摊经济”蓬勃发展,各种摆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每一个城市街头巷尾的夜市里。
这门爆火的生意,让越来越多想赚副业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赛道,小吃花样也日渐丰富起来,随之而来的则是愈发离谱的价格。
以前1块钱一根的烤肠,地摊3元一根!
一个煎饼果子5块钱,到了路边摊,8块起步!
章鱼小丸子6元一盒,地摊敢直接叫价25元!
一小碗的冰粉,随便加点葡萄干、山楂,号称“爱马仕冰粉”直接卖你15元!
图源:小红书
几串冷冻签加个粉包勾兑的汤底,转头就把麻辣烫卖出了106元的天价。
现在的地摊小吃,贵得咋舌,吃起来也跟抽盲盒似的,吃前满怀期待,吃后肚子惊吓。
在社交平台上,都是消费者对这些“刺客”的控诉,“走了雪糕刺客,又来了地摊刺客。”
路边摊的烧烤、麻辣烫、烧鸟、牛排、关东煮等等都是“地摊刺客”的“重灾区”。
图源:小红书
线下的实体门店价格明码标价的“贵”,在心理上还稍微能接受,毕竟人家有三座大山压顶“房租高、成本高、人力贵”。
但是这套逻辑用在摊位上,就经不起推敲了。
没有华丽的装修、没有殷勤的服务员、没有高企的房屋租金,甚至连食物品质也无法和实体店对标,怎么看地摊都没有卖出高价的资本和底气。
图源:小红书
以前的地摊,是街坊邻里最亲切、最接地气的“深夜食堂”,现在的地摊,变成了高价刺客,卫生还有隐患。
有网友就锐评:“地摊贵、卫生差,并且吵、灰尘大。不明白花同样甚至更少的钱,为什么不去店里?”
从“5元吃饱”到“地摊刺客”
地摊为什么越来越贵?
如今外卖三大平台的鏖战,引发全民薅羊毛狂欢,反观原本是“平价美食天堂”的地摊,却越来越贵。
到底为什么地摊的身价会如此“水涨船高”?
实际上,虽然地摊没有租金、人工以及装修费,但是夜市摊位也是要交摊位费的。
由于“地摊经济”的火热,很多城市为了有序经营和城市规范化管理,都会把这些摊位集中在一个区域里,而摊主想要入驻就需要支付摊位费,有些还有入场费。
笔者这边城市的摊位费基本在1000元/月,这里面还不包括水电。
而位于海南的白沙门沙滩夜市的摊位费更是高的吓人,餐饮区的小摊,光是入场费,加上水电改造和押金,就得28000元,之后的营收还要被抽成18%-21%。
这个在2023年6月开业的白沙门沙滩夜市,是白沙门海滩边的超大体量夜经济文创市集,总投入3000万,当时还被称为是 “亚洲最大的沙滩夜市”!
图源:海南谈楼
光是小吃摊就有多达300多个,开业的第一个月,也是真热闹,才23天营业额就破上千万,火得一塌糊涂。
图源:海南谈楼
只不过,这么高的成本,让摊主的经营压力也巨大,不到两年时间,这个曾经的网红夜市就被拆除了,真是唏嘘。
图源:海南谈楼
可见,“地摊刺客”的背后,是一场多方挤压的生存游戏。
每一个摊位上涨价的标签,都是摊主沉甸甸的账本。更让摊主头疼的还有监管升级,以前随便推个三轮车出来就可以摆摊,来去自由,不受约束。
而现在得买合规餐车、办许可证,还要应付突击检查,这些“合规”的成本全部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
而且遇上了下雨刮风的天气,地摊更是无法像门店那样可以持续经营,只能休摊。
有摊主无奈道,“我们这些摆摊的,本来就是挣个辛苦钱,现在倒好,辛苦钱没多赚,倒成了替各种成本'背锅'的了。”
另外一方面,很多年轻人的摆摊心态开始变化,以前的地摊是老一辈人养家糊口的选择,而现在的地摊更像是年轻人的“秀场”。
比如有摊主一边在制作食物,一边在对着几个高音开播的手机支架大喊“宝宝们”。
比起卖东西,他们更追求的是“噱头”。
与过去摆摊“薄利多销”的赚钱逻辑不同,这一届的摊主更多是抱着“今天摆摊,明天暴富”的心态,哪个小吃品类火了,就立马转换赛道,技术是现学不熟练的,食材也是批发拿货的。
网红小吃轮番上阵,有创意,定价也高,但寿命也很短,主打的就是“收割一波韭菜”。
比如曾经火过的“爱马仕”烤红薯,就是把平平无奇的一根红薯可能只要5元,加上了麻薯、珍珠、芋圆等各种小料后,就能卖你20多元,甚至30元。
还有最近火爆的“街头豆芽炒牛肉”,一大把小葱和更大一把的豆芽,再加上2两牛肉末,就卖到了30元。
图源:奈斯小阿乐
有人甚至调侃,“摊主真是人美心善,明明炒豆芽,还给送牛肉当配菜。”
这些网红小吃,都把烟火气的平民美食拉至了精致高端的路线,靠着噱头,它们售出了比市场价高几倍的价格。
实际上,消费者为的是他们的氛围和营销买单。
但是作为口味,却失去了作为“物美价廉”的食物最本真的朴素滋味。
酒店摆摊爆火:从高端走向平民
在“地摊刺客”横行的当下,鲜明对比的是,平时高攀不起的五星酒店却“放下身段”摆起了地摊,而且走的还是“性价比”路线。
在郑州永和铂爵国际酒店的摊位上,菜品明码标价,手工素包2元/个、鸭翅2元/个、鸭脖10元/3个、爆炒花甲15元/份,酸辣土豆丝、凉拌石花菜等凉拌菜则通通10元。
而这家酒店在大众点评上的一晚行政铂爵套房标价1800元,酒店自助餐人均253元。
图源:大众点评
这不是孤例,五星级酒店摆地摊“自救”,正成为当下热门话题,甚至有在全国席卷的趋势。
这些曾经为贵妇和老板们提供精致下午茶与米其林料理的高品质场所,如今在生存压力下,顺应消费趋势,以星级品质、价格亲民回应了真实的人间烟火。
图源:新闻广角
根据新闻报道,郑州永和铂爵国际酒店摆地摊一天收入3万左右。
可见,主动贴近市场土壤,用接地气、顺应消费需求的服务去触达大众,才是释放商业价值的最优解。
地摊从来都是激活城市经济的重要引擎,更是平凡生活里最温暖的快乐注脚。
图源:凤凰网财经
可当地摊的烟火气染上奢靡底色,当曾经触手可及的小吃变成需要掂量一番才能买单的“精致餐品”,那份最本真的快乐便如退潮的海水,渐渐失了温度。
我们心心念念的人间烟火,原该是铁板与食材共舞时迸溅的油花,是铁铲翻动间裹着焦香的锅气;是三五好友围坐时,啤酒瓶碰撞出的清脆声响里溢出的青春絮语。这些鲜活的、滚烫的、带着人间温度的片段,不该被扫码支付时跳动的昂贵数字稀释成叹息。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