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以色列暴走加沙已经持续了两年多了,说好的五大门派决战光明顶没有出现,反倒是阿拉伯世界被以色列一个接一个打自闭了。
哈马斯已经丧失了抵抗,但以军的轰炸还在继续,并且目标不断南移,巴勒斯坦人最后的据点,拉法也难逃被摧毁的命运。
所以问题就来了,以色列的行为已经人神共愤,那为啥他们还要顶着全世界的压力强行推塔?以色列到底想要什么呢?
01
按照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说法,以色列将不惜一切代价粉碎并摧毁哈马斯。国防部长亚夫加兰特也曾作出承诺,要让这个巴勒斯坦的激进组织从地球上消失。
但问题是哈马斯没消灭多少,整个加沙却被炸成了一堆废墟。
根据媒体报道,加沙地区超过一半的建筑要么夷为平地,要么只剩下了地基,几乎就是整条街区整条街区的被摧毁,大约有超过200万人流离失所几乎占到原有人口的85%,而且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可能永远无法返回这里,以色列已经将加沙变成了一片寸草不生的人造荒地。
知道的是在打仗,不知道还以为遇到了三体人的拆迁大队。
随着以军进攻拉法,加沙地带已经全部沦陷,以色列将完全控制当地的领空、海岸线和过境点。
换句话说,加沙就是下一个约旦河西岸,虽然巴勒斯坦人的反抗不会停,但也很难改变被犹太人统治的命运。
加沙的悲哀就在于,哈马斯的一波操作把普通民众全都带入到了地狱模式,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以色列对该地区的长期封锁和极限压榨给了激进组织生存扩大的土壤。
如果复盘巴以冲突的全过程,你会发现一切的结果其实都在以色列的算计中,这可能有点阴谋论,但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占领整个巴勒斯坦地区一直是以色列右翼的终极目的。
2007年,以色列军队军事情报局局长与美国驻特拉维夫大使举行了一场封闭会议,根据后来泄露的会议内容,双方讨论的主题是伊朗、叙利亚、加沙地带和哈马斯。
当时的哈马斯刚刚赢的巴勒斯坦选举,由此引发了与另一个巴勒斯坦组织的权力斗争,最终哈马斯获胜并且完全控制了加沙地带。
按照正常人理解,哈马斯掌权对于犹太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的革命宣言就是要物理消灭以色列,加沙距离特拉维夫的车程只有一个小时,这也就意味着哈马斯可以随时可能发动针对犹太人的袭击行动。
但比较诡异的是,从泄漏的文件中能够清晰发现,以色列的官员不但不担心反而还有那么点小庆幸,按照他们的表述如果哈马斯接管加沙,以色列会很高兴,因为只有这样以色列才可以顺其自然地把加沙当作敌对国家来对待。
这份文件也可以看作是以色列右翼政府为了赢得巴以冲突而采用的战略主张,虽然哈马斯针对平民的操作不道德,但以色列的养寇战略则更加猥琐,背后隐藏着的是一个更大的政治阴谋。
要讲清楚这一点,咱们还得简单梳理一下以色列的领土扩张史。
众所周知,按照1947年联大的分配方案,犹太人分到15850平方公里的土地,而阿拉伯人只分到11000平方公里,耶路撒冷则有联合国托管。
这件事的后果就是引发了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民间大火并,一番暴力输出之下,犹太民兵迫使近75万的阿拉伯人离开家园沦为难民。
随后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吞掉巴勒斯坦地区大约78%的领土,剩下的22%则被划分成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
到了第二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不仅占领了东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还顺带吞下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埃及的西奈半岛。
直到1982年卡特出面和稀泥,以色列才将西奈半岛还给埃及,但戈兰高地至今拿着不放。
也就是从那以后,联大天天口头呼吁以色列用土地换和平,一是把戈兰高地还给叙利亚,二是让出约旦河西岸与加沙地带,恢复到1967年之前的边界版本。
但这个提议遭到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双向否决。
所以就造成近300万的巴勒斯坦人生活在面积约为5879平方公里的约旦河西岸,200多万人则生活在面积只有365平方公里的加沙地带,还有大约160万人生活在以色列的领土上,他们也被称为“1948年巴勒斯坦人”,是那些被犹太复国主义驱赶,在国内又没有土地的巴勒斯坦人的后代。
咱们客观地看,以色列建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犹太人安全,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已经遭受到了近2000年的迫害,大家排犹的理由五花八门,核心痛点还是这群人赚钱不讲道理。
另外就是两次中东战争也让犹太人明白,他们选择的建国地点并不比欧洲安全多少,地缘困局和受迫害妄想症也让以色列变得更加紧张。
所以等到以色列控制并大幅扩张自己的领土后,就开始在西岸和加沙修公路、建立检查站,甚至还复刻纳粹对付他们的那一套搞起了围墙、铁丝网和大量的军事基础设施,为的就是全面控制巴勒斯坦人的行动和生活。
02
当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1987年12月8日,一辆犹太人的卡车在加沙省的“加伯利亚难民营”撞死了四名巴勒斯坦人,第二天加沙地带就爆发了大规模示威和暴动。
巴勒斯坦人不分年龄集体向装备精良的以色列士兵投石块、仍燃烧瓶,以色列军队则回以机枪、坦克、手榴弹和各种的军事打击报复行动。
这场起义折腾了近六年,直到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署之前才消停,巴勒斯坦人以死亡2000多人的代价换来了第一份巴以和平协议,约旦河西岸也有了自己的政府组织,巴勒斯坦权力机构。
几乎也是在同一时期,加沙那边出现了一个新组织哈马斯,他们的核心宗旨就是摧毁以色列并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独立的伊斯兰国家。
所以在哈马斯看来,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只是个行政单位,主要负责巴勒斯坦自治区内部的安全和民政事务,有点类似以夷制夷的傀儡机构,在没有军事保障的情况下,奥斯陆协议等于变相承认了以色列的占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如今的约旦河西岸被划分了三个区域,巴勒斯坦人控制了18%,以色列控制了60%,剩下的22%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同管理。
根据媒体统计,犹太人在约旦河西岸以及东耶路撒冷的非法定居点已经超过了250个,人口大概在60万至75万人,几乎占到以色列总人口的10%。
尽管如此,以色列右翼也并不满足,他们开始集会并把拉宾当作叛徒和纳粹,因为是拉宾把土地还给了巴勒斯坦人。
在这些右翼组织的小头目中就有咱们熟悉的人物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就在土地换和平的协议签署到第二部分后不久,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就被一名极右翼犹太人给暗杀了。(1996年2月25日)
接着哈马斯就策划了一起公交车自爆,这一事件也被认为是以色列放弃和平进程的原因之一,次年内塔尼亚胡成为以色列的总理。
03
咱们为啥要讲这么一大段故事呢?
这是因为内塔尼亚胡才是本次巴以冲突的关键人物,他是奥斯陆协议最坚定的反对者,他所代表的正是最近二三十年犹太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只有全力阻止巴勒斯坦人建国,才能带给以色列真正的安全。
不得不承认内塔尼亚胡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他能以安全的名义掩盖大部分的政策,在他的努力包装下,占领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就是犹太人安全的关键。
2000年9月,时任以色列反对党领袖的阿利埃尔.沙龙在大批武装保镖的陪同下登上耶路撒冷的圣殿山,并宣称这座山永远属于犹太人。
这一行为彻底激化了巴勒斯坦人的怒火,再加上自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署以来,巴以和平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巴勒斯坦人得出结论,以色列并不是真的要给他们自治的权力,巴勒斯坦人的处境也永远不会得到改变。
于是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爆发,这一次的行动更有组织也更加暴力,哈马斯成为大起义的主要参与者并发动了多次自杀式的KB袭击。
在这次事件中,以色列死亡1000多人,巴勒斯坦死亡3000人,以色列军队也趁机重新占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并建设了更多的围墙、路障、检查站和定居点,用来监视巴勒斯坦人的一举一动。
直到2005年以色列军队才撤出加沙,并转交给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结果第二年巴勒斯坦举行大选,哈马斯一举获胜,但巴勒斯坦执政党愿赌不服输还想着强行执政,很快两边就爆发了惨烈的权力斗争。
等到尘埃落定,巴勒斯坦也分裂成了两个政府,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掌管约旦河西岸,哈马斯则完全接管了加沙地带,两边就跟老蒋和汪伪一样互不承认对方是合法政府,这就削弱了他们代表国家进行谈判的能力,更不要说哈马斯的终极目标还要消灭以色列。
正是这种分裂让以色列看到了再进一步的机会,因为内塔尼亚胡的策略就是破坏和平谈判,利用非法定居点逐步蚕食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同时实行纳粹式高压政策,监视巴勒斯坦人的一举一动,让他们陷入一种近乎绝望的生存状态。
于是一个逻辑点出现了,只要哈马斯控制着加沙,以色列就会实施各种严厉的封锁政策,巴勒斯坦人就没办法建立自己的国家。
因为哈马斯是巴勒斯坦人选出来的,也就表明他们的武装斗争代表了大部分巴勒斯坦人的观点,内塔尼亚胡就可以以安全为由极限打压加沙,反过来又刺激了哈马斯向以色列扔火箭弹。
所以加沙虽然一直处于以色列的海陆空全面封锁之下,但内塔尼亚胡并没有发动全面清剿行动,反而还通过各种方式公开支持哈马斯。
比如批准大量神秘现金运往加沙地带,还通过谈判释放了一千名巴勒斯坦囚犯去换一名以色列人。
这些行为的结果导向就是曲线资助了哈马斯并让他们在加沙地带迅速地合法化,从而助长了哈马斯的火箭弹袭击和以色列的报复行动。
据统计,自2007年以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了四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和上百次小规模武装冲突。
通常情况下都是哈马斯先动手,但伤害效果不明显,反倒是以色列一通狂轰乱炸搞得巴勒斯坦人痛不欲生。
直到2023年10月的阿克萨大洪水行动,哈马斯败光人品,内塔尼亚胡终于可以收网了。
比较无奈的是,关于阿拉伯世界集体暴打犹太人的爽文并没有出现,哈马斯在作出零星抵抗后也没能阻止以色列军队推塔的速度。
04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加沙的结局会是什么呢?
目前,以色列并没有一个完整撤退的计划,因为如果哈马斯重新掌权,这对以色列人来说是一次屈辱和惨痛的失败,内塔尼亚胡的政治生涯也就算彻底画上了句号。
但如果要让以色列长期驻军也不太现实,因为军事占领则意味着以色列要对整个加沙的人口负责,一方面要支付大量的资金重建城市,另一方面还会陷入巴勒斯坦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以色列不是美国,不会重演阿富汗的剧情。
按照现在的情况判断,以色列大概会参考约旦河西岸把加沙变成碎了一地的小型孤岛,每个区域之间用警戒线隔开,形成了多条以色列控制的行动走廊,一旦出现武装抵抗,那以色列军队就可以利用这些走廊快速介入。
这不是假设,实际上以色列已经开始动手准备了,比如Sim走廊已经将加沙城与其他地区隔开,以色列还在大量建造军事基地和监视设施,在北边设立一个检查站,在南部设立一个额外安全区,总之就是要把加沙改造成一个个更容易控制的小区域,甚至还有 可能禁止巴勒斯坦人返回加沙城,将这片土地彻底无人化。
如果一旦完成,以色列的这条警戒走廊将占据加沙领土的16%,类似在一个全开放的大号监狱里又围上了几堵墙,加沙人不仅没办法自由行动,经济贸易也将受到严重影响,说这是加强版的种族隔离都一点不为过。
虽然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长期口头毒打以色列的这种纳粹行为,但实际效果却几乎为零。
因为美国不可能刚从阿富汗抽身又陷入到巴勒斯坦的泥潭,驻兵加沙就等于把伊拉克的美军送到了刀山火海上。
而阿拉伯国家可以出钱又出力,但要让他们组织联合部队去加沙的前提是美国人必须做领队,这就又把问题扔给了美国人。
所以大概率加沙会成为下一个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将不得不面对一种生无可恋的军事化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讲,哈马斯其实是以色列右翼的一枚棋子,那些针对平民发动的恐怖袭击恰恰给了以色列进一步蚕食巴勒斯坦领土的理由。
反过来,以色列的计划也对全世界的犹太人产生了完全相反的负面影响,以色列虽然获得了土地,但国家安全并没有彻底解决,甚至还引发了全球对犹太人的重新定义。
以色列看似赢得了现在,但实际却输掉了未来。
此文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