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民政局开通了全市殡葬服务专线96101,这条24小时在线的“生命热线”将进一步畅通市民与殡葬服务机构的信息渠道,规范殡葬服务流程。结合市民实际需求,该专线承担三项职责,可联通身后事服务机构,提供身后事办理咨询服务,接受身后事意见建议。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殡葬服务是一项特殊的社会服务,涉及遗体接运、殡殓、殡仪、火化和骨灰存放、安葬、追思纪念等多个环节。因殡葬行业的特殊性、低频性,使得殡葬服务市场长期处于公众视线之外。受传统文化影响,群众普遍忌讳殡葬话题,因此平时很少了解殡葬政策、治丧流程以及殡葬服务市场情况,使殡葬政策、服务情况宣传受限。同时,殡葬需求的出现往往是紧急且焦灼的,市民很难短时间内精准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务单位,甚至不能厘清自身实际需求,在办理丧事活动中无所适从、无处着手。目前,北京市官方殡葬机构有12家殡仪馆、36家经营性公墓和190家公益性公墓,殡葬机构信息宣传分散,丧属难以掌握全部联系方式,更无法一次性跨机构综合咨询殡葬业务。

针对上述现实情况,市民政局专门开通全市殡葬服务专线96101,这是为方便社会群众办理殡葬事宜专门建立的专线,可积极响应逝者家属需求,向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透明的殡葬服务。北京青年报记者在96101接线大厅现场看到,不少话务员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就位,随时等待热线接入。“我家老人现在在医院病危,殡仪馆的人能不能给帮忙脱穿衣服,以及该怎么办理死亡证明?”电话那头,家属的声音很是沉重,话务员小方(化名)接听了这通电话,她认真倾听、记录对方的需求,了解到来意后,她放慢了语气,向家属耐心地解释了一番。

在正式上岗之前,小方和同事们已经接受了系统培训,还去殡仪馆实地学习了一番业务接待。对于家属提及的高频问题,她早已了然于心,能娴熟地为家属答疑。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接线工作,小方说:“殡葬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来电市民常常处于情绪脆弱、急需宽慰的状态,因此我们必须以极大的耐心和同理心倾听市民诉求,给予温暖而坚定的情绪安抚。在业务层面,通过前期培训和学习,努力规范应答、精准解答,确保为市民提供清晰、专业的政策解释和办理指引,协助市民解决遇到的问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北京青年报 )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