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明星赚钱,是连着良心一起卖的。
为了疯狂捞金,他们全然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虚假宣传,卖假货等一系列行为令人可耻。
他们把粉丝的喜爱和公众的信任,当成了可以随时取现的银行卡,密码就是自己那张人尽皆知的脸。
张国立代言众安保险
作为观众心中亲切可靠的“国民叔叔”,张国立的知名度与国民度是非常高的,观众缘也是非常好。
结果没想到代言了一个广告,却坑了无数中老年人。
2020年张国立接下众安保险代言,温和稳重的形象与保险行业“保障”“安心”的核心诉求也是高度契合。
“首月1.6元,最高保障600万”的广告语借助他多年积累的国民信任也是深深植入人心,短期内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投保。
结果没想到收割了一大波观众之后,紧接着保险就暴雷了。
多数消费者本来以为是低价体验,殊不知这只是营销套路的开端。
次月起,扣费金额骤然飙升至几十甚至上百元,不少人直到查看账单时才发现异常。
而且账单飙升的背后是产品默认勾选的自动续费条款,这些条款密密麻麻,自动续费就藏在里面,很多人都没看清就冲着张国立买了,稀里糊涂就成了“自动扣款”的受害者。
当消费者察觉异常想退保时,众安保险的退保流程又“层层设卡”。
线上申请被系统频繁驳回,客服电话永远占线或推诿搪塞,许多人耗尽精力,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账户持续被扣费。
好多被骗的都是中老年人,因为刷到了张国立的广告,所以想着试试,结果没想到被骗了那么多钱。
暴雷之后,张国立的商业信誉在一次次消费者的投诉与质疑中被不断消耗,但他也只是轻飘飘回应一下,就将自己摘了出去。
而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的《意见》中明确规定,明星本人应当充分使用代言商品,确保对产品有真实了解。
但从众安保险的种种乱象来看,张国立显然未履行这一基本责任。
而除了他代言了金融类广告之外,娱乐圈还有不少明星也代言了类似产品,只是他们好像都没有提前试用。
汪涵代言“爱钱进”
2016年,汪涵为“爱钱进”平台站台,“有内涵 更靠谱”的承诺,让无数对理财一知半解的普通人放下了戒心。
毕竟汪涵算是老牌主持人,他总不可能毁了自己的招牌吧。
于是退休老人拿出积攒半生的养老钱,工薪阶层挤出每月结余的血汗钱,他们相信汪涵的公信力,以为找到了一个能让财富稳健增长的港湾。
结果2020年,“爱钱进”突然爆雷,平台无法兑付的消息如晴天霹雳砸向投资者。
数据显示,此次事件涉及37万投资者,涉案金额超230亿元。
无数投资者因巨额损失背上债务,愤怒的投资者将矛头指向汪涵,他们认为正是明星的背书让平台有了“可信度”,而汪涵却拿着高额代言费为问题平台“站台”。
还有不少人集结在电视台,想让汪涵发声明帮帮他们,结果没想到汪涵是发声明了,只不过却是回应自己早已结束代言,对于大众感到很抱歉。
意思就是这个事和他没关系,他纯是来捞金的。
随后,汪涵继续自己的演艺事业,而那些被骗得血本无归的投资者,却只能在无尽的痛苦与追讨中煎熬。
人民网怒批汪涵代言“爱钱进”一事,提醒公众人物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小心对待广告代言。
杜海涛“网利宝”
除了汪涵之外,湖南卫视另一名主持人杜海涛也代言了类似产品。
凭借《快乐大本营》多年积累的国民度,杜海涛在观众心中一直是阳光开朗的形象,知名度也不低。
2018年,他通过广告代理商为“网利宝”拍摄了多支宣传广告,镜头里的他笑容满面,说出“投资网利宝、躺着也赚钱”这样的台词,广告还密集出现在《快乐大本营》等国民级节目中。
对于许多忠实观众而言,他们相信杜海涛不会推荐不靠谱的产品,于是纷纷掏出积蓄投入“网利宝”。
有人是为了给孩子攒教育基金,有人是想为晚年生活添份保障,还有人抱着“跟着明星投资准没错”的心态,投入了数十万甚至上百万。
然而,这场“躺着赚钱”的美梦只持续了一年多。
2019年5月,北京朝阳警方通报“网利宝”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对其立案侦查。
数据显示,该平台累计交易额高达259亿元,涉及4万多名出借人,借贷余额超过30亿元。
这些投资者里面有很多都是喜欢杜海涛的粉丝,消息传来,他们如坠冰窟,曾经显示“稳健收益”的账户变成无法提现的数字。
受害者中,有人损失数万元,有人投入的5000万元打了水漂。
面对受害者的质问,杜海涛工作室发布声明,称只是通过广告代理商拍摄“创意中插”广告,并未直接签署代言合同,且合作已于2019年结束。
这份声明试图切割责任,却无法平息众怒—无论是否直接签约,他在镜头前的宣传已构成实质代言。
更令人寒心的是,杜海涛在事件发酵后选择“一拍屁股走人”,继续主持节目、参加综艺。
而2020年,他的姐姐竟还在直播中对着提及此事的网友破口大骂,称受害者“活该”,这番言论无疑是在伤口上撒盐。
如果说金融代言的坑害尚隔着一层“投资风险”的迷雾,那么明星直播带货中“明知假货仍割粉丝韭菜”的行为,则是赤裸裸的欺骗。
潘长江卖假酒
老戏骨潘长江近年来转型直播带货,凭借“长辈”“艺术家”的身份积累了大量粉丝,直播赚了不少钱。
在一场白酒专场直播中,潘长江手持茅台酒,对着镜头信誓旦旦地说:“我和茅台董事长认识十几年了,昨晚把他灌醉了,让他签合同给我定价权,就这价格,全网找不到第二家!”
他宣称直播间的酒是“特供正品”,价格远低于市场价,还不断强调“我怎么可能骗你们,都是为了粉丝福利”。
这番话让许多消费者深信不疑,尤其是中老年粉丝,他们敬重潘长江的“老艺术家”身份,觉得“长辈不会骗人”,纷纷下单抢购。
然而,贵州茅台官方很快发布声明,明确表示“从未与潘长江合作,也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以‘特供’名义销售产品”,直指其宣传的“茅台特供酒”涉嫌造假。
更有消费者收到货后发现,酒瓶盖子磨损严重,防伪标识与正品不符,甚至有专业人士鉴定为“回收空瓶灌装的假酒”。
一时间,直播间的“福利”变成了“骗局”,粉丝的信任被狠狠践踏。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此前潘长江曾在直播中“语重心长”地劝诫年轻演员谢孟伟(“嘎子”):“网上水太深,你把握不住,听叔一句劝。”
当时网友还称赞他“有长辈风范”,可转头他自己就一头扎进“深水”,疯狂售卖疑似假酒。
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行为,被网友辛辣地调侃为“潘嘎之交”。
2022年3月,潘长江因虚假宣传被多家官媒点名批评,“为了捞金毫无底线,辜负了观众几十年的信任”。
为什么广告都喜欢找明星代言?不就是因为他们粉丝多,觉得他们是公众人物,不会轻易欺骗观众。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靠着人设肆无忌惮地欺骗粉丝,不管多离谱多虚假,总有人愿意为了他们买单。
但信任是会被磨灭的,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
参考资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