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陆家嘴并购联盟

导读:希捷在未处理设备等资产的情况下,不计沉没成本地关闭其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并给予全厂员工2个月工资补偿。

这家在苏州耕耘了14年的企业离开得非常决绝,随后将产能全部转移到了泰国,目前泰国工厂员工总数超过了1.64万人。

希捷其实早在2015年便启动了泰国呵叻府工厂扩张计划,投资了4.7亿美元扩大一半产能,增加2500名员工。

希捷投资泰国三十多年来保持稳定增长,仅近十年就启动了8个新项目,投资近20亿美元,员工总数超过了1.64万人。

苏州政府罚了希捷15个亿,希捷通过法律等多种途径多次多方申诉未果后,在未处理设备等资产的情况下,不计沉没成本地关闭了工厂撤离了苏州,损失惨重。但关厂前还是给予了全厂员工2个月工资补偿。这家2003年就在苏州落地了14年的企业离开得非常决绝。

当然,这个世界上生产硬盘的巨头希捷公司官方说法是为了削减成本,是希捷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大背景是PC市场需求低迷,HDD出货量快速下滑,而苏州工厂是希捷全球最大的HDD组装中心,但在2017年1月10日突然关闭的时候还处于盈利状态。

不管是从经济利益上,还是从战略布局上考虑,希捷关厂这一举动都让人费解。那么唯一的原因,可能要追溯到之前税务部门长达两年追缴希捷15亿的漏税事件,硬是刷新了微软中国补税8个多亿的记录。

当时官方通知希捷,在2007到2013年逃税了,希捷当然不同意。愿意出示所有营运记录来表明清白。并要求苏州税务部门提出证据。

苏州税务部门提不出证据,经过交涉,苏州政府改为提出了补税,理由是:代工环节利润率低于集团利润率。可以理解为,希捷在2007年到2013年期间的利润高于苏州本地为希捷代加工的企业,所以苏州税务部门就要它补税(经交涉后改罚为补),补税金额为2.25亿美元税款,约合15亿元人民币,创下当时最高记录。

苏州政府用各种手段逼迫希捷就范,终于补收了15亿元税款。并且希捷“主动要求”签署了APA条约。虽然希捷也是使尽了招数,最终还是在高压环境下只能认栽。

苏州税务部门规定的APA预先缴税协议,税务部门每年增加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约4亿元。尽管该苏州政府的APA协议和当初希捷投资时地方招商引资的合同和契约完全背道而驰,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希捷只能感慨,全球最不守信用的就是苏州政府,没有任何信誉可言。

最后,希捷作为现代企业,不能也不愿意在不可预知前途的情况下营运,终于忍痛割断,在APA还没有到期的情况下,在预知不可能被允许处理设备等资产的情况下,不计沉没成本地撤出苏州,损失惨重。

对于撤离,希捷只用了经营上的理由,这说明他并没有把中国的投资环境和苏州等同,甚至表示无锡工厂将继续是其全球仅有的两家生产基地之一,希捷集团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但它并没有把苏州生产基地迁移到其它城市,而是直接关闭,对投资环境的顾虑已非常明显。

随后的举动更是证实了这一点,希捷是将这部分产能全部转移到了早有基础布局的泰国,并加大力度扩大了对泰国的投资。

据说还有不少美企、日企、台企要撤离只能不计成本脱身。在重重阻拦下,最终可能是机器设备全部成本都淹没,没有做任何处理。

希捷采用的是国家法律并不反对的合法避税手段,根本算不上是逃税,最多只能算是合理合法避税。苏州嫌他交少了,不是去想办法修订法律,规范合同,堵塞漏洞,建立能留住企业的环境,成立符合企业健康发展的辅助及管控机构,而是通过行政手段,逼迫对方按照全球利润水平补征,还要签卖身契APA,预定未来多交,这样坐地起价“宰一个是一个”的思路,营商环境可想而知,对其他企业的惊吓程度也可想而知。

外资和民企是中国制造业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三十年来改开沉淀的精华所在。虽然做大做强国企是理直气壮,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等理由也有一定的道理,而很多跨国巨头寻求低税收、低人工、低房价转战泰国、印度、越南等国,我们看到的客观结果是:

毁掉的是咱们的整条产业链,导致的是整个代工业的众多配套工厂和作坊的倒闭,工厂和工厂周边配套行业的倒闭,租房、餐饮、商店甚至快递、理发等等……波及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工厂失业的那一两千工人,最终导致的是连带成千上万人的失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