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Weave跟Meta签了笔大单:142亿美元的算力服务合同。消息一出,就是把这事摆到台面上,合约金额够大,合约期也不短,影响立刻能看见。合同写着,这份合约到2031年12月14日到期。按协议,CoreWeave要提供的是搭载英伟达最新GB300系列的AI服务器算力,GB300是英伟达当下针对大型模型优化的服务器配置,CoreWeave承诺按协议提供这类硬件支撑。

“英伟达亲儿子”签下巨单:142亿美元

股市也有反应——9月30日那天,CoreWeave股价上涨了11.7%。公司高层说得比较直白。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英崔特提到,Meta以前就用过他们的基础设施,这次是回头客再下单,属于追加采购。以前的合作让对方满意,所以又来谈更多。顺带一提,前一周CoreWeave还刚跟OpenAI签了一个数十亿美元规模的算力合同,最近的订单节奏很紧凑。

把时间线拉长看,CoreWeave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英伟达在他身上有持股,大约7%左右,对方也给了不少技术和生态上的支持,所以业界常拿“英伟达亲儿子”来形容。公司在上市时被批评过客户集中度太高:今年第二季度,微软贡献了CoreWeave大约71%的营收。现在多了Meta、又有OpenAI入局,客户结构在变得更分散,这对外界来说是个信号。

“英伟达亲儿子”签下巨单:142亿美元

对产业链的影响要说清楚。技嘉(Gigabyte)是CoreWeave的服务器供应商之一,之前开始出货GB200系列服务器,后续很可能继续跟进GB300的出货。戴尔也是他们的硬件来源之一,而负责为戴尔做服务器主板和整机代工的纬创(Wistron),因此有望从这波拉货中受益。这笔大单不仅是两家公司之间的合约,还牵着一圈供应链公司一起忙活。换句话说,这笔大单不仅是两家公司之间的合约,还牵着一圈供应链公司一起忙活。

外界也并非一片叫好。市场里有人提出疑问:大量资金在英伟达、资料中心运营商、大客户之间反复流转,会不会形成一种财务上的“闭环”或者放大效应,进而抬高估值泡沫的风险。来自eMarketer的分析师鲍恩就说过类似的观点。他指出,像英伟达把芯片给CoreWeave,CoreWeave再把服务卖给Meta这样的链条,看起来圈子有点小,但涉及的金额很大,会引发泡沫担忧。鲍恩同时也表示,AI市场正在从那几家美股大厂向外扩散,这是件好事,可以分散风险,减少某一环断掉就全盘崩塌的可能。

“英伟达亲儿子”签下巨单:142亿美元

合同里还设了“按需扩容”的条款,Meta如果需要更多算力,可以触发延长时间或追加费用。这种安排对双方都有好处:Meta拿到可预期的算力供应,CoreWeave拿到长期收入来源。GB300的“表演”更偏向大型模型,表演针对性很强,但现场要看实际表现,别只看参数。

顺着这条线看,接下来几个月会比较关键。供货链要赶生产、出货,服务器板卡、整机装配、机房部署和电力冷却这些细节都会被放大检验。对于技术方和代工商来说,交期和品质是硬指标;对买方来说,能不能按时上线并稳定运行同样关键。说白了,这是一场既要看技术,也要看账本的长期活儿。看着热闹,但别光盯着标题,后面还有很多具体活要做。看着热闹,但别光盯着标题,后面还有很多具体活要做。

“英伟达亲儿子”签下巨单:142亿美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