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生活指南#
文/肥佬茄子
诞生了超过50年的“黑鹰”直升机,又被美国人玩出了新花样。
据国防邮报和“战区”专栏10月14日报道,本年度的美国陆军协会主要年会日前在华盛顿特区举行,这也是美国陆军的主要国防项目展示与交流会议。就在这场年会上,美国直升机巨头西科斯基公司带来了他们的最新产品:无人机版的“黑鹰”直升机。
(西科斯基公司展示的“无人黑鹰”)
西科斯基在展会上介绍称,该机的正式名称是S-70 UAS“U-Hawk”无人运输系统。这架演示样机由一架真正的、不久前从美陆军航空兵退役的UH-60L直升机修改而来,而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完全取消了前部的驾驶舱和传感器组件,并将其改成了一个前开的三扇蚌壳式舱门,以便货物的装卸运输——因为其打开舱门的形象非常抽象,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大嘴”黑鹰。
(无人版黑鹰拥有一只“血盆大口”)
对于这一重大改进,西科斯基先进项目业务发展总监拉姆齐·本特利表示,这一改进旨在彻底拆除驾驶舱和设备舱,以便将整个机舱都用于后勤和运输支援作业。
这也使得它的装载能力进一步提升——西科斯基公司公开的资料显示,该机的内部空间增加了25%,其内部载荷可达3.1吨,同时底部还能外挂4吨左右的物资。它可以装载4个美军联合模块化多式联运集装箱或一套“海马斯”系统使用的火箭弹吊舱,也能部署“猎人狼”等小型无人作战车辆,这都是传统的“黑鹰”直升机做不到的。值得一提的是,该机也能通过打开侧面舱门,从而运载和部署蜂群无人机/巡飞弹,这很可能也是从俄乌冲突中吸取的灵感。
(该机可以运载一台“猎人狼”无人作战车辆)
这并非西科斯基公司第一次开始探索“无人版黑鹰”的可能性,在此之前,该公司曾推出了一款S-70 OPV无人巡逻直升机,但该直升机仍保留了备份的驾驶舱,因此和传统的黑鹰直升机没有根本性的差距。
西科斯基公司表示,新的“无人黑鹰”装备了全新的MATRIX自主驾驶套件硬件后端和改进型电传操控系统,因此可以完全放弃人工操作备份。而这套系统进一步降低了原本极其高昂的直升机飞行员培训成本——用西科斯基公司的原话说,就是“使用一台平板电脑就能操控无人黑鹰”。
(早期的无人版黑鹰直升机仅具备简单的遥控驾驶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西科斯基公司从这一项目被提出到完成首架样机仅耗时不足一年,同时还确定将于明年首飞,这个速度对于向来拖延的美国人来说堪称“神速”。而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前美军急迫的需求。
鉴于当前无人机和轻步兵防空能力的增强,美国陆军和海军都希望获得一款成本更低、更安全且具备野战战术运输能力的无人机,而重新研发战术运输无人机耗时又耗力,在这种情况下,西科斯基公司当然急于率先推出这样一款产品抢占市场。
(美军的空地协同战术中高度依赖直升机)
另一方面,有观点认为美国将“黑鹰”直升机无人化之后,在设计理念上再次领先了中国刚刚批量服役的直-20通用直升机,但这其实并非实情。这款看似“大改”的“无人黑鹰”其实只能算是“老改新”的项目。除了那套看似夸张的外舱门,无论是它装备的T700-GE-701C发动机还是直升机的各子系统和传感器,都是从传统的UH-60L直升机上直接沿用的。
这极大地缩短了研发的周期(大部分时间实际上都在测试其无人驾驶软件),另一方面也迎合了美军希望获得一款低成本无人机、同时还能利用现有老旧直升机机体资源的诉求。
(“无人黑鹰”的侧舱门也还保留着)
对于一贯“财大气粗”、动辄就砸钱研发新飞机的美国来说,西科斯基的这款“无人黑鹰”是具有战术意义的。它既能满足美军的战术需求,也能有效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
但“黑鹰”平台归根结底是五十多年前的产物,无论是外形尺寸对其装载能力的限制,还是其与现代化先进传感器的不兼容,都意味着它本质上只是一个“能用”而非“好用”的装备。更不用说对于现在拥有大量现代化无人机平台的中国,这种“老改新”、“凑合凑合还能用”的思路,我们很多年前就已经用过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