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我们大部分人生活不如美国人爽的根本原因在哪里?经济、贸易、文化、军事是美国人收割世界经济果实的4把武器,它如何用一套“国际规则”打造收割闭环?它又为什么如此害怕中国的崛起与独立?
本篇是百日报告《美国人到底想要什么?》的前传,美国人如何收割世界?只有看懂美国人的利益所在,把美国人在全球“割韭菜”的办法讲清楚。大家才会明白,为什么美国人要对中国企业制裁,为什么美国人要和我们贸易冲突,以及为什么目前,美国人选择在贸易上短暂“投降”?作为国与国之间的拉锯战,战役的胜负直接关乎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高低,每一步都可谓“险象环生”。
大家好,我是厉害财经预言家【一粒使】。
“否认、愤怒、焦虑、绝望、接受”,当美国人意识到世界经济不再和以前一样任其宰割的时候,全球的利益格局正在剧烈重组中。
第一章:经济:制造业决定一切
在过去30年里,中国和美国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从2000年到2020年,世界经济的蛋糕增长了50万亿美元,美国贡献10万亿,中国13万亿,加起来占了蛋糕的一半;最近10年更夸张,次贷和欧债危机后,全球经济遭遇重创,GDP只增长了18万亿美元,中国占了8.5万亿,美国占了5万亿,两家占了全球新增蛋糕的70%多!全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基本连美元和欧元放水造成的通胀都没有跑赢!
所以结果大家也都能看到,发达经济体人口停止增长、各国民粹主义抬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背后核心的原因是什么?制造业决定了一切。
在世界银行最新的2020年数据里,中国工业增加值占比在全球达到30.1%,比10年前的翻了一番;比第二名美国20.2%和第三名日本7.7%加起来都多。这也是为什么,从特朗普开始,到日本,都在强调和要求制造业回流。因为制造业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为什么感觉日本和欧盟在衰落,在退步,包括人口结构都在不断老化,甚至出现负利率?看工业增加值就能明白——
2010年工业增加值,日本占全球8.95%,欧盟18.3%;
2020年工业增加值,日本占全球7.7%,欧盟15.5%
蛋糕小了,还小了不少。美国则从15.91%增值至20.2%,割不了中国,那只能割小弟们的肉来喂饱自己,尤其新冠那两年,中国增长了6.5%份额、美国增长了3.5%份额、日本增长了1.4%、欧盟增长了0.3%。大约地球三分之一的人,在努力割全世界剩下三分之二的韭菜,比如东南亚,这就是残酷的现状。
有了工业增加值,有了制造业,为什么就能做大蛋糕?
首先。制造业通常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能够稳定社会。有口饭吃,才有精力发展;
其次。制造业通常都是资本和技术投入的重要场景,经济放水加杠杆,研发突破要变现,生产货物换资源。比如以前一架飞机换我们几亿双袜子;
最后。制造业的投资链条长,掌控了产能、核心技术和熟练工人,对全球物品有定价权,比如稀土,又比如当前的光伏产业和未来的新能源车产业链。像特斯拉在美国建厂,干了16年差点在2019年破产,靠着中国超级工厂,凤凰涅槃,市值破万亿美元,之后想在德国扩建新的超级工厂,结果现在还在和环保组织的缠斗,现在乖乖回上海扩建超级工厂二期;三星、台积电都被美国人要求去美国本土建厂,还有之前的富士康。
但up判断,多半要拖延好几年,而中国几乎占据了当前全球半导体新增产能的一半以上,这叫效率;再比如日本人想用氢能源主导汽车和能源产业的未来,被中美联手否决,丰田、本田、日产们陷入绝境,锂电池产业大幅落后中国和美国,氢能源和混动又被世界主流排挤,这就是“小国”的命运。
制造业是经济的核心,也就是常说的“实体兴国”;高端制造业是收割全世界的武器,想要躺着过中产舒服,就需要几代人投入不懈奋斗,为民族创造红利,迎接像德国一样,流水线操作师月入3000欧的幸福日子。
第二章:贸易:货币与社会压力
贸易的本质可以这样理解:用自己擅长的东西,换别人擅长的东西。经济学的核心作用,就是把社会效率最大化,把蛋糕做的越大,让吃饱、吃到的人尽可能多。美国人依靠贸易,把美元输送到全球,换来无穷无尽的商品和服务,享受生活。
在这次美元大放水之中,除了中国,全球都遭遇货币贬值,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老百姓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里,警告全球面临通胀的风险,因为欧美放水的钱,都去炒股票、炒虚拟币,没有投入真正需要资本的能源产业、食品工业和工人阶级,欧美当前出现30多年新高的通胀率是自食恶果。这意味着老百姓财富的贬值速度甚至超过了金融危机!!!
为什么欧美拼了命要放开国门?因为在它们的经济里,第三产业服务业占了GDP的70%,记住~~政客都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只要不让自己成为代价。相反我国第二产业是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当出口以20%多的增长吸收全世界的购买力时,我们成就了全球最稳健、最安定的环境,本质是要看懂我们的经济重心和压舱石。
当然,光干活还不够,因为挣了钱以后,ZF和资本家怎么分配利益决定了普通人生活水平怎么样。比如劳动者报酬占比这个指标。GDP是什么?GDP=税前利润(资本家的)+劳动者报酬(普通人的)+银行利息(金融家的)+租金(资本家的)+税收社保(ZF的)+折旧(资本家的)。大家看看全球这个指标是啥水平?美国2020年是55%,欧元区2020年GDP 11.4万亿欧元 劳动者报酬5.62万亿欧元 占比大约是49%,瑞士这种高度发达地区 基本是55-60%之间波动,日本是50%,欧洲经济比较惨的比如 意大利 就只有40%,贪腐严重 社会动荡的 比如土耳其和墨西哥 分别只有32%和29%,引爆欧洲债务危机的希腊 33%。至于中国,Wind数据只更新到2017年,停留在51%一个相当不错的数字。
在10年前大家争吵收入分配的问题,国家花大力气解决。这就是“共同富裕”里提到初次收入分配的合理性。比如我们研究了北上天、东三省和浙江广东这几个省和直辖市的报酬率,wind数据截止于2017年,可以看到过去20年一些变化,北京的报酬率最好,说明财富效应强,高端人才趋之若鹜。上海的报酬率其实不高,主要是因为以前财政大头要上缴国家,ZF拿走了不少蛋糕,但过去20年一直在不断提升,藏富于民。东三省的报酬率在走低,以前福利很好,最近越来越低,这也对应了人才为何流失,浙江、广东的报酬率并不高,和这两个富裕的省份以贸易为主有关,收入高,但利润率相对低~
记住一个定律:报酬率越好的地方,意味着对人的激励和财富效应越好~~
省和省之间的人才流动,也是一种“贸易”
第三章:文化:悄无声息地收割
说起美国品牌文化,大家第一反应是什么?可以打在公屏里哈~耐克?特斯拉?麦当劳?苹果?迪士尼?奥斯卡?都是,也都不是。之前我们将的GDP分配里,其实就3个角色——
政府部门、企业部门(资本家)以及家庭部门(劳动者)。
政府和家庭都是本地化的,只有资本家是全球跨境流动的,这也是美国过去20年收割世界的秘密——品牌文化和背后的资本。这两年美国流行“Deep State”的说法,就是在表面政府的背后,还有幕后政府在真正操纵世界。其实这个论点是引用来的,更早的说法是,美国人用“Deep Goods”在统治世界,制造业国家比如中日德都是在用“Shallow Goods”浅层产品卑微挣钱。怎么理解深浅之间的区别呢?举几个例子大家感受一下。
比如苹果手机,iPhone,是一个绝佳的“浅产品”和“深产品”的代表,在新买的手机盒上,iPhone有一行字叫“Designed in California”,然后是“Made in China”。经济学里,微笑曲线理论完美契合:创新、设计、研发和营销服务占据了利润的制高点;制造业在曲线的最低点。深的地方在于,消费者认可苹果的品牌、系统、软件,甚至是昂贵的手机壳、配件们。美国人告诉大家,智能机该怎么用,就得听它的,比如不让中国应用审核上商店,就是不行;浅的地方在于,一台手机里精密的数百项零部件,很少很少有消费者会知道它的来历、性能差异以及制造商,它们的毛利也很卑微。
什么?你说你不用苹果?其实安卓也是美国公司谷歌的。回到故事的开头,为什么美国人要制裁中国企业?因为我们不甘心、不认命,开始推出自己的芯片,甚至超过了高通的质量,开始推出自己的系统,在万物互联的路上,开始在通讯系统和设备上,全方位超越美国公司,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选择。它很焦虑很紧张,因为高利润率才是美国维持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用高额利润和工资再吸引顶级人才 形成闭环才能统治世界。
想一想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支付宝、微信和银联,它们都用Visa、Master、Paypal(美国支付宝)以及未来的苹果Pay\谷歌Pay\三星Pay(三星一半的股权是华尔街的),以及密密麻麻新出来的美国移动支付公司们,它们的费率几乎都达到了3%以上的水平,高的时候能有5%,要知道大部分生意的利润率都没有10%,这意味着一半的利润被美国人拿走了。而在中国 这样一套的费率是0.38%,只有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十分之一。
支付宝在亚洲尤其是印度、泰国这些地方还能搞点用户,在欧美根本没有立足之地,腾讯干脆躺平 也不出海了 专心在亚洲挣钱,唯一一个有点成功的 TikTok 确实影响了欧美格局。至少川普是这么说的 所以焦虑实属正常。
再比如谷歌,它的Youtube和搜索和邮箱,每年有30亿用户需要使用它,全球的企业都得给它投费用;比如亚马逊,统治了非中国地区的电商市场,不断攀升的服务费还有搭配的各种套餐,商户不得不乖乖掏钱,给它打工;全世界大部分人,拿起手机,必然是苹果/谷歌,打开社交媒体,必然是脸书/ins/推特,看视频大概率是油管,现在被TikTok攻破了一部分领地,电影都是好莱坞更可怕的是微软,在中国市场也几乎做到了横扫,美国人通过微笑曲线两端最高的利润设计 无限推广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思想理念,然后收割变现利润。
这种悄无声息地收割方式 已经是文明的新阶段 比100多年前抢人抢土地的方式高级的多,也省力的多,当然除了在中国。是不是有些惊悚,看看我们的鞋子衣服、我们的手机电脑、手头的饮料零食、电脑里的电影电视剧,尽管中国足够强大 依然难以摆脱美国品牌文化的收割 且割的人毫无知觉。如果不是华为,如果不是大疆,如果不是TikTok,美国人“深层产品”的感知 不会被觉醒的这么快,相信明天过后的大家 开始会对深层产品格外注意和警惕。
~美国收割全球的秘密 竟如此直白简单。
厉害财经,我们下期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