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这个周末,华盛顿的政治外交圈被《纽约时报》的一则爆炸性报道搅动。报道称,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海豹突击队曾秘密受命潜入朝鲜,试图在金正恩的通讯网络中植入电子拦截设备,却因偶遇渔船而意外击杀平民,最终任务失败。更令人震惊的是,该报声称行动是经特朗普本人批准执行。
然而,当记者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问及此事时,这位前总统直截了当地否认:“我对此一无所知。我必须……我可以去看看,但我现在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面对追问,他再次强调:“我对此一无所知。”
特朗普的否认,既延续了他一贯的即兴风格,又让外界陷入更深的迷雾:到底有没有这场行动?如果有,责任该由谁来承担?
《纽约时报》的重磅披露
《纽约时报》在9月5日所发布的报道,基于对二十余位知情人士的采访,首次详细公开了这场所谓的“朝鲜秘密任务”。消息来源涵盖政府文职官员、特朗普内阁成员,以及现役与退役的美军人员。
报道描述,2018年美朝首脑会晤之前,美国情报机构认为对金正恩个人通讯体系知之甚少。为在即将到来的谈判中占据优势,美军计划在朝鲜境内部署电子窃听装置,获取金正恩及其核心圈子的实时信息。
执行任务的,是海豹六队中以高危任务著称的“红色中队”(Red Squadron)。这是同一支曾在2011年击毙本·拉登的特战小队。作战计划甚至动用了长达两个足球场的核潜艇作为母舰,再由迷你潜艇将特战队员秘密送至朝鲜海岸。
根据披露细节,小队员必须在冰冷的海水中连续游泳数小时,在没有无人机侦察的情况下完成布设设备的任务。为了避开朝鲜严密的边境警戒,他们研究了渔船航行规律,选择在冬季深夜行动。
然而,行动过程中却意外遭遇一艘朝鲜渔船。由于担心暴露,队员开火击杀船上平民,并试图毁尸灭迹。最终,这场绝密任务在混乱中草草收场。
白宫与特朗普的否认
面对媒体的提问,特朗普一如既往地保持强硬否认。他在椭圆形办公室强调自己“完全不知情”,并反复表示这是“第一次听说”。白宫方面也拒绝就报道作出评论。
这种态度在华盛顿并不罕见。历届美国政府都对特种作战部队的海外行动保持“三不政策”:不承认、不否认、不评论。但特朗普的直接否认,反而让外界更感到扑朔迷离。
熟悉特朗普的人士指出,他既可能真的未被完全告知,也可能是在为自己卸责。正如哥伦比亚大学法学教授马修·韦克斯曼所言:“按惯例,这类事件本应向国会情报委员会作简报。若政府隐瞒,可能违反联邦法律。”
美朝关系的微妙时刻
这场所谓的秘密任务发生在2018年秋天。当时,美朝关系正处于历史性转折点。
年初,特朗普与金正恩在新加坡举行首次会晤。随后,华盛顿和平壤的关系似乎迎来“破冰”。但美国国内安全团队仍对朝鲜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情报部门,渴望掌握金正恩的核心决策内幕。
2019年初,特朗普宣布将在越南河内与金正恩举行第二次峰会。这一时间点,恰好与报道中提及的任务执行阶段重合。
换句话说,华盛顿一边高调筹备峰会,一边暗中策划在对方领土实施秘密行动。这种双轨策略,不仅暴露了美方的矛盾心理,也凸显出特朗普政府的冒险风格。
军事与法律的争议
据知情人士称,行动的失败不仅导致朝鲜渔民的死亡,还可能触发严重的外交危机。虽然平壤方面从未公开提及此事,但美国卫星监测到,事发后当地的朝鲜军方活动突然增加。
一位退役美军军官对媒体表示:“如果平壤真知情,这本可以成为一场大规模冲突的导火索。”
法律层面同样存在争议。美国《战争权力法》要求总统在重大军事行动前通知国会核心议员。然而,《纽约时报》报道称,特朗普政府在任务前后均未通知国会。这种“越过立法机关”的做法,可能构成严重的权力越界。
拜登政府上台后,曾下令对该行动进行审查。据报道,2021年,美国防部长奥斯汀启动独立调查,并在国会核心成员间做了简报。但调查结果至今仍未公开。
外界反应:盟友与对手的猜疑
这起报道引发的不仅是美国国内的政治风波,也让亚洲局势蒙上阴影。
韩国媒体普遍认为,如果真有美军在朝鲜沿海执行秘密行动,韩国政府很可能被蒙在鼓里。这不仅显示出美韩联盟的信任裂痕,也可能加剧首尔对特朗普政府“不可靠盟友”的担忧。
在日本,舆论则担心一旦行动曝光,可能引发东亚局势的急剧恶化。东京政界人士私下承认,虽然希望美方对朝保持压力,但并不愿卷入因美军行动而引发的军事升级。
特朗普的政治算计
特朗普的否认,是否意味着他真不知情?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他的回应与其政治风格高度一致。作为一名善于“即兴表演”的政治人物,特朗普往往选择在不利局势下直接切割责任。否认知情,不仅能避免被卷入潜在的法律争议,还能在政治上撇清自己与“失败行动”的关系。
另一方面,特朗普也可能借机塑造“外部敌人”叙事。在选举周期临近时,这类关于朝鲜的争议往往成为他展示“强硬外交”的舞台。即便是否认,他依然能让舆论聚焦在“特朗普与金正恩”的故事上,从而强化自己的政治存在感。
未解的谜团
无论真相如何,这场风波再次揭示了美国在对朝政策上的两难:既渴望通过外交突破解决核问题,又不断依赖军事冒险来获取情报优势。
特朗普的否认,未能终结外界的质疑。相反,它让事件更显扑朔迷离。如果报道属实,这意味着美国在高调“破冰”的背后,仍旧以冷战式的思维看待朝鲜,甚至不惜冒着战争风险。
如果报道并不属实,那又为何有如此多的“知情人士”愿意站出来爆料?是否存在针对特朗普的政治操作?截至目前,拜登政府对调查结果仍守口如瓶。朝鲜方面更是保持沉默。
2019年,特朗普在板门店跨越三八线与金正恩握手的画面,曾被视为冷战以来最具象征意义的瞬间。然而,五年后,人们才发现这段历史的背后可能潜藏着血与火的暗流。
特朗普的否认,或许是真心不知,或许是政治表演。但无论如何,这场真假难辨的风波,不仅让人重新审视美朝关系的复杂性,也再次提醒世人:在大国博弈的舞台上,外交与秘密行动往往并存,光鲜的握手背后,可能隐藏着惊险的刀光剑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