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结婚登记数量,跌到了600万对以下,这告诉我们什么问题呢?
一张特别薄的结婚证明,现在却承载着当代年轻人越来越多的权衡和挣扎。
从民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在2024年的时候,全中国依法办理的结婚登记数目只有610.6万对。
和2023年进行对比下降了20.5%,创下了从1980年以来的最低记录。
这一个数字和2013年的1346.9万对的历史最高纪录来比较,在11年的时间里面下降了超过一半。结婚率也从2013年的9.88‰直线下滑到了2024年的4.3‰。
现在中国的结婚登记数量正在经历着一场断崖式的下跌。
从民政部门公布的往年的数据来看,我们就可以发现,现在结婚的对数从2013年的1346.9万对下降到了2024年的610点6万对,下降的幅度达到了惊人的54.7%。
让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在2021年结婚登记的对数有764.3万对,到2022年的时候降到了683.5万对。
在2023年的时候,虽然有短暂的回升,上升到了768.2万对,但是在2024年的时候又急转直下,只有610.6万对了。
这一个数字创下了从1980年以来,近44年的历史最低数目。
从2025年上半年公布出来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结婚登记数目有353.9万对,虽然和2024年的同一时期相比,增加了10.9万对,但是整体的数目还是处在历史低位。
结婚年龄越来越推迟,已经成为了我们没有办法忽视的一个现象。
在2022年的时候,25~29岁的人群已经占到了结婚人口的37.24%,从2013年以来,已经连续10年成为了占比最高的年龄段。
更加让人关注的一个点是,30~34岁的人群占到了结婚人口的比重从2010年的11.3%上升到了2022年的20.72%,35~39岁的人群占比也从6.6%增长到了9.14%。
这一些数据都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在2025年到2024年期间,20~24岁的结婚登记人数占比从47%下降到了13.4%,这一个速度是非常的快的,而且40岁以上的年龄段占比也从3.9%上升到了18.7%。
晚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统计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中国男性的平均头婚年龄已经从1990年的24.1岁推迟到了2020年的29.4岁,女性则是从20.0岁推迟到了28.0岁。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结婚呢?
适婚人群数量下降是第一个原因。我们国家的出生人口持续下降,直接就导致了适婚年龄人口减少。
在同一时间,性别失衡问题还是非常的突出的。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得出来,90后的男女性别比约为110,00后的男女性别比高达115,这就说明了00后的男性比女性多出了超过1100万人。
经济压力也是不容得我们忽视的。 住房教育医疗等一些直接成本被形容为抑制婚育行为的三座大山。
从中国生育成本报告我们可以知道,从0岁到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高达62.7万块钱。中国的养育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高达6.9倍,几乎是全世界最高的。
除了这些以外,头婚年龄的推迟和婚育观念的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2022年的1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就指出,90后和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受教育的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也更加的大,婚育推迟现象非常的突出。
面对结婚率持续下降的趋势,政府已在多方面采取措施。
在2025年的5月10号那一天,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也正式的实施了,婚姻登记实现了全国通办,在内地的居民申请结婚登记也不再需要出示户口本了。
这一个政策刚好就赶在了520结婚登记高峰日之前出台。从数据可以看得出来,在政策实施以后,北京全市在5月10号那一天婚姻登记预约有1700多对,其中涉及到全国通办业务的大概有900对。

各个地方也在积极地探索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在婚育风俗,托育教育,税收减免和妇女权益保障等一些方面,对愿意多生的家庭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结婚登记数量还在不断的下降,将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出生人口越来越少。人口专家易富贤分析说,结婚数减少的直接后果就是出生数量减少。
在同一时间,我们国家的离婚率在最近这几年以来也呈现出了小幅度的上升趋势。在2024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351.3万对,离婚率达到了2.5‰。
在30~34岁的年龄层里面,男性未婚的比例高达26.8,比女性的12.1%要高得多。
而且,中国30岁以及以上的未婚男性有超过6成是分布在村镇的,但是未婚女性则有超过6成是分布在城市。
社会观念的转变也是非常明显的。从数据可以看得出来,出生队列在1985~1985年的男性的未婚同居率达到了37.99%,女性是在33.13%,未婚同居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在2025年的前6个月,我们国家的结婚登记数量有353.9万对,和去年同一时期相比,增加了10.9万对。
而且现在我们国家开始推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方案了,这对于那一些户籍不在同一个地方的情侣来讲,真的是越来越方便,他们再也不用折腾着跑回老家去办手续了,在哪里生活就可以在哪里办理结婚证。
政策调整能不能成为扭转趋势的契机呢?对于个人来讲,婚姻是携手余生的勇气。对于社会来讲,婚姻是生生不息的基石。
在婚姻不再是人生的必选项,而是幸福的选择题的时候,也许我们都应该更加尊重每一个人的节奏。

调整政策会不会成为扭转当前趋势的契机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对于个人来讲,结婚是愿意和自己的伴侣携手共度余生的勇气。
对于社会来说,婚姻是生生不息的基石。在结婚不再是人生课题的必选答案,而变成了幸福的选择题的时候。
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要尊重别人的节奏,不能再拿年龄来做借口,觉得别人年纪大了就应该要结婚了结婚。

幸福的方式有很多种,结婚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我现在也非常的好奇,你怎么样来看待最近这几年结婚登记数量的变化呢?
在你的身边有没有那一些因为政策越来越方便而决定结婚的情侣呢?

欢迎在评论区把你的观点和故事分享出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本文数据来源:民政部《2024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5年2季度民政统计数据》、《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等官方机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