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网络信息环境面临新的挑战,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社交账号近期出现两起典型事件:一是推广声称能治愈百病甚至再生肢体的AI合成“神药”视频;二是再次传播“FBI卧底策划国会山骚乱”的旧有阴谋论。
这两件事共同反映了一个现实:虚假信息正借助AI技术升级,让公众更难辨别真伪。
1
近期,一则关于"医疗床"的视频在特朗普的社交账号上出现。该视频宣称这种设备能治愈所有疾病甚至再生肢体,并声称美国政府隐藏了这项技术。
视频中出现了由AI生成的特朗普形象及其声音,同时其儿媳以新闻主持人身份宣传所谓的"医疗床卡"计划。该视频制作粗糙,画面模糊,AI语音生硬,但仍在平台上短暂传播。
这类内容利用了部分群体对隐秘技术的想象,结合AI工具的低门槛制作特性,制造出具有迷惑性的虚假信息。类似技术在国内也出现过被滥用的案例,如伪造专家形象进行商业宣传。
这种现象反映出当前信息技术被误用的风险正在增加。
2
就在“医疗床”视频闹得沸沸扬扬的同时,特朗普的账号上又冒出了另一股“暗流”。关于2021年国会山事件的“FBI卧底论”,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极右翼势力一直在翻炒的陈年旧账。
他们的说辞是,国会山骚乱那天,有数百名FBI特工混在抗议人群里,煽动暴力,制造混乱。这种说法,简单粗暴,直接把事件的责任推给了政府,完美迎合了那些对政府不满、渴望“真相”的特朗普支持者的情绪。
虽然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卡什·帕特尔已经公开澄清,表示FBI特工是在骚乱发生后才被派去支援的,而且当时因为警力不足,特工的介入甚至违反了正常的操作流程。他甚至批评说,这是腐败领导层导致的失败,他们对国会和美国人民撒了谎。
但这种官方的解释和澄清,在已经形成心理定势的阴谋论面前,往往显得苍白无力,甚至被解读为“此地无银三百两”。因为对于那些深信阴谋论的人来说,任何与他们固有认知相悖的解释,都不过是“政府掩盖真相”的又一证明。
3
“医疗床”和“FBI阴谋论”,这两件事的共同出现,绝非偶然。它们就像硬币的两面:一个用看似高科技的“奇迹”来诱惑,一个用看似“真相”的阴谋来煽动。
它们都精准地击中了人类内心的某些脆弱点:对健康长寿的渴望,对权威的质疑,以及对复杂事件寻求简单解释的本能。
复旦大学马凌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虚假信息最可怕之处,在于它一点点地侵蚀着社会的公信力。当人们长期浸泡在真假难辨的信息洪流中,就会逐渐丧失辨别能力,最终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长此以往,社会信任的基础就会动摇,人与人之间、民众与政府之间,都可能产生不信任。
更让人担忧的是,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虚假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而揭露和澄清真相的成本却越来越高,而且往往滞后。以前我们常说“眼见为实”,可现在我们眼睛看到、耳朵听到的,都可能是AI精心“创作”出来的。
还记得前段时间西藏地震时,那张“废墟里的男孩”照片吗?当时引发了多少人的关注和悲悯,可后来被证实,那不过是AI合成的虚假图片,甚至因为“六根手指”这种细节上的破绽才露了馅。
但它已经造成了社会恐慌和信息混乱。
从“医疗床”的科幻骗局,到FBI阴谋论的反复上演,特朗普账号里的这些“奇闻异事”,本质上是技术进步与信息失序碰撞出的火花。当造假技术一日千里,而真相的传播却像老牛拉车,我们普通人该如何自处?
4
在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会辨别真伪。对于过于美好的承诺,比如包治好病的“神药”,或是无需努力就能获得的好处,都要保持警惕。
同样,那些把复杂问题简单归结为“阴谋”的说法,也值得怀疑。
真正能治病的是现代医学技术和专业医生,不是虚构的医疗设备。要了解事件真相,需要依靠严谨的调查和可靠证据,而不是没有根据的猜测。
现在比以往更需要我们独立思考。不要被虚假信息和各种阴谋论误导,这会妨碍我们正确认识世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