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86年春,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不远千里从河南到江西省兴国县烈士陵园,给亡夫祭扫。

看着眼前的墓碑,回忆起当年烽火,刘法玉百感交集。

突然间儿子的惊呼声,惊醒了怔愣间的刘法玉:“妈,这块碑上怎么有你的名字?”

她转头一看,不远处一座书刻着“红军烈士刘法玉永垂不朽”的石碑,赫然矗立着。

86年母子到烈士陵园祭拜,儿子突然惊喊:妈,这墓碑上有你名字

这是怎么回事?她一个大活人为何会被立碑?她的身上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半世纪的追寻

从1935到1985,几十年的时间,在历史长河中好像不过转瞬即逝。

但对于刘法玉来说,却仿佛恍如隔世。

这一年的刘法玉,送走了相守多年的老伴。

年逾古稀的她,愈发感到孤独,也愈发频繁的回忆起半个世纪前的事情。

幸好的是,她膝下还有两个儿子,能稍加慰藉。

尤其是次子张丙显,借着国家政策的好时机,外出做生意成了村里先富起来的领头人。

经济稍微宽裕了一点后,张丙显便特意给母亲买了台电视。

有了电视机后,闲余生活丰富了起来,但也又引起了刘法玉的另一重愁思。

80年代,电影《大渡河》正在热映。

看着电影中惊心动魄的场景,在轰鸣热烈的枪声中,刘法玉总是难忍泪水。

在孩子们的担心和追问声中,刘法玉终于讲出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

86年母子到烈士陵园祭拜,儿子突然惊喊:妈,这墓碑上有你名字

大渡河剧照

原来她曾经,竟是一位老红军。

而她也并不是河南人,她的原籍乃在江西省兴国县。

听了母亲的故事后,张丙显很受触动。

为了圆母亲的一个心愿,他决定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带着母亲回江西,找一找过去的痕迹和记忆。

1986年春,在儿子的陪同下,刘法玉终于再一次踏上了故乡的土地。

而此时此刻,距离她离开家乡,已经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

早已陌生的环境,让刘法玉的寻亲之路,不得不求助于相关部门的帮助。

刘法玉向民政局的同志们,讲述了自己和牺牲于长征路上的亡夫——赖来发的故事。

经有关部门确认,人物事迹真实存在。

几天后,刘法玉在儿子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兴国县烈士陵园,为亡夫祭扫。

于是便出现了,在文章开头描述的故事场景——她在陵园中发现了刻着自己名字的墓碑。

86年母子到烈士陵园祭拜,儿子突然惊喊:妈,这墓碑上有你名字

正常情况下,一个活的的好好的人,突然发现有人给自己建了坟冢,大概会非常生气。

但对于刘法玉来说,这个意外却让她无比激动和开心。

童养媳成了女红军

故事的开头,还要从刘法玉的身世讲起。

刘法玉出生于兴国县的一个贫困山村,自小家里就是一贫如洗的状况。

只能靠给地主做长工生活的一家人,偏偏又生了很多个小孩。

无法负担7个子女养育重任的父母,无奈之下只能将刘法玉送给了附近乡里的一户赖姓人家做童养媳。

虽然赖家也很贫苦,幸运地是刘法玉还是很健康的长大了。

时间很快来到了1930年,江西农村各地都开始闹起了革命。刘法玉所在的兴国县自然也不例外。

彼时才十六七岁的她,思想却很进步,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了农会,还因表现出色当上了妇女队长。

又过了两年,刘法玉如约与赖家的儿子赖来发成了婚。

但身份的转变没有阻挡她的热情,反而更激发了她奔向革命队伍的决心。

在丈夫的支持下,她毅然报名参加了工农红军,在队伍中做后勤工作。

凭借出色的表现,刘法玉很快被从洗衣班中挑选出来,学习和参加医护工作。

在白色恐怖之下,红军战斗频发却缺医少药。

刘法玉只能和战友们想尽办法上山采药,四处学习民间药方,尽可能地为伤员诊治疗伤。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她不仅熟练地掌握了打针、输液技术,还和当地的老中医学习了按摩、针灸。

由此刘法玉也很快从女同志中间脱颖而出,并在1933年底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4年10月后,由于敌我兵力悬殊,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86年母子到烈士陵园祭拜,儿子突然惊喊:妈,这墓碑上有你名字

作为红军中的一员,刘法玉也作为红三军团中某连队的医护人员,随军踏上征程。

令她高兴又意外的是,丈夫赖来发也出现在了连队队伍中。

原来赖来发在去年底,也紧随着妻子的脚步,参加了革命红军。

就这样,刘法玉和丈夫一起,从家乡兴国县出发,踏上了漫长的长征征途。

未亡的“烈士”

1934年11月,刘法玉所在的红三军团,顺利渡过湘江向贵州进发。

一次高地战斗中,敌人丧心病狂地采用了飞机轰炸,致使我军很多战士都受了伤。

作为医护人员,刘法玉和几位女红军战士穿梭在前线,不停地为伤员们急救送药。

突然间她似乎听见,不远处有战士在叫着丈夫的名字哭喊。

她飞奔向前,只看见了赖来发已经没有呼吸的尸体。

战场之上,悲伤都是那样的急迫。她甚至都来不及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就必须转入新的战斗之中。

送走了丈夫后,刘法玉跟着部队继续前进,穿过了金沙江又一路挺进了四川。

经历了长征路上的血雨腥风,刘法玉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战士。

1935年初夏,部队进入冕宁一带。

一天,刘法玉和一名名叫钟三秀的女战友,突然被团长和政委叫了过去。

她们接到了一项任务:到武汉采购药品。

她们一路乔装打扮,日夜兼程地赶到了武汉。

由于负责接应的曹医生,本就是我党的秘密联络人,又和刘法玉有旧识。取药的过程虽波折,但还是顺利拿到了药品。

不幸地是,拿到药品之后,突然遭到了警察盘查。

事情暴露了,刘法玉二人也被关进了监狱。

长达半年的牢狱之灾,遭受敌人残酷的严刑拷打。刘、钟二人始终没有吐露一丝情报。

在地下组织和当地游击队的营救下,刘法玉二人终于在押赴刑场的路上找到机会,跳车逃了出来。

可惜她们却就此失散了。

孤身一人的刘法玉,既找不到战友,又联系不到党组织,只能一路便走便找红军的踪迹。

86年母子到烈士陵园祭拜,儿子突然惊喊:妈,这墓碑上有你名字

这一走,就是12年。

她从湖北到四川,又走到青海,一路艰难险阻,却总是与部队擦肩而过。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的“红军”也早已改编成了人民解放军。

贫病交加的刘法玉,只能先暂时停了下来。

再后来,新中国成立了,她与对她有恩的木匠——张金玉也成了婚,过去的种种也只能被她封存在记忆深处。

但刘法玉不知道的是,与她失散的钟三秀,流亡他乡多年后在1956年返回了家乡。

向有关部门讲述了这段经历,但因为一直没有她的音讯,便以为她已经牺牲了。

后来在烈士陵园的建成之后,当地政府以烈士的名义,将她与亡夫赖来发一块葬在了陵园之中。

直到1986年,刘法玉活生生出现在陵园墓碑前。


参考文献:

野村,蒙生. 红军“活烈士”刘法玉传奇 [J]. 世纪桥, 1999, (05)

长征副刊丨英雄 (生死别离50载,刘法玉终于寻到了丈夫的坟茔) 华夏经纬网-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12-03


86年母子到烈士陵园祭拜,儿子突然惊喊:妈,这墓碑上有你名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