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X.L.Y

前言

如今的特朗普,不仅将公器私用的行径昭然于世,更变本加厉地要求内阁成员对其唯命是从,同时以高压手段排挤民主党人士,其揽权固位的意图暴露无遗。

直白点说,特朗普第二任期彻底撕下政治虚饰,公开宣称“我说做,他们就做”,将总统权力推向帝国化极限。他通过大量行政命令绕过国会立法,削弱联邦机构独立性,甚至干预司法系统。为此拜登前几天还怒批特朗普政府,认为其破坏了美国宪法。

特朗普被疑“假公济私”

史密斯被查更像是特朗普的公报私仇

前特别检察官杰克·史密斯,因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正在接受联邦监督机构调查,而这位史密斯,正是过去两年持续调查特朗普重大案件的关键人物。

2022年起,史密斯奉命调查特朗普涉嫌推翻2020年选举结果和私藏机密文件两案。

更令人玩味的是,史密斯在2025年1月,特朗普重新当选后不久选择辞职,临别之际还留下“证据足以定罪”的话语,充满政治意味。

而今仅过半年,他便卷入调查风波,这种戏剧性反转,怎能不令人怀疑这背后是否暗藏公报私仇的气息?

特朗普被疑“假公济私”

史密斯“干预选举”的指控缺乏事实支撑

史密斯早在2024年大选前14个月就完成对特朗普的起诉程序,所谓"干预选举"的指控显然缺乏事实支撑。乔治城大学法律专家指出,按司法部内部规定,若真存在政治操作嫌疑,当前调查主导权应归属司法监察长而非特别检察官办公室。

特朗普首次执政期间,其13名幕僚违反《哈奇法案》的记录至今高居历史榜首,当时他公开称这些指控是"无聊的政治迫害"。就连保守派媒体福克斯新闻都承认,调查的象征意义远大于法律价值,实为震慑其他潜在调查者的警告信号。

特朗普被疑“假公济私”

拜登痛斥特朗普

美国前总统拜登痛斥现任政府“在国会纵容和最高法院授权下”,系统性破坏法治根基,甚至揭露部分政客面对“儿童被戴上手铐强行与父母分离”时竟流露“幸灾乐祸”。

拜登直指特朗普的核心威胁:“行政部门似乎正动用一切手段废除宪法”,而这一行动竟获得国会默许和最高法院的裁决“授权”。 他以近期联邦机构大规模裁员为例:社保署计划裁撤7000名员工,导致民生服务瘫痪,民众无法登录账户、领取福利,而政府却声称“有300岁老人冒领社保”。

特朗普被疑“假公济私”

昨天你办我,今天我查你

特朗普团队这次没打算玩什么防守反击,一上来就是主动出击,目标很明确:政治清算。

点燃这根引线的,是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的一封举报信。他指控杰克·史密斯可能违反了《赫奇法》,一部严禁联邦公务员用公职搞政治的法律。很快,专门监督公务员的独立机构“特别监察办公室”(OSC)就宣布介入调查。

要知道史密斯正是那个在特朗普下台后,主导调查他私藏机密文件和企图推翻大选结果两起大案的狠角色。虽然案子最后因为法律程序和总统豁免权判决卡住了,但史密斯当时的风头,无人能及。

他甚至在今年一月辞职时还放话,说手里的证据足够给特朗普定罪。现在倒好,风水轮流转。特朗普团队早就喊话要“追责政治迫害者”,OSC的调查就像是掐着点送上门的投名状。

特朗普被疑“假公济私”

科顿在社交媒体上更是毫不客气,直接给史密斯扣上一顶“穿公职马甲的政治打手”的帽子,说他办案根本不是为了公正,就是赤裸裸的政治构陷。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权力逻辑就体现得淋漓尽致——“我说做,他们就做”。这已经不只是报复,而是要把过去威胁自己的那把剑,连着剑柄一起夺过来,变成自己的武器。

当然,负责调查的OSC其实没法直接提起刑事诉讼,跟史密斯之前待的司法部不是一回事。但这不重要,这场“清算”的政治警告意味,远比法律后果本身要浓厚得多。它就是要让所有人心知肚明:时代变了。

特朗普被疑“假公济私”

总统要的不是团队,是亲兵

和第一任期时还会用一些“政治素人”或者不同派系的人来点缀门面不同,如今特朗普用人的核心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绝对忠诚”。他不再需要一个各抒己见的团队,他需要的是一支令行禁止的亲兵。

这种清洗式的重组,目的就是为了彻底铲除内部任何可能出现的异议,把所有的行政权力,都牢牢抓在总统一个人手里。

前总统拜登最近在演讲里痛斥这种行为是“对法治的系统性攻击”,这话虽然带着党派色彩,但却点出了问题的要害。当一个国家的行政机器不再对宪法和法律负责,而只对某个人负责时,动摇的就不仅仅是政策,而是整个国家的根基。

特朗普被疑“假公济私”

国会山直接变成了停车场

今年8月国会休会前,一场围绕人事提名的攻防战把这种僵局推向了高潮。民主党领袖舒默带着他的人马,集体“躺倒”,用最原始也最有效的程序手段硬生生拦下了特朗普政府的几十项关键人事提名。

结果就是,政府里一堆关键岗位空着,特朗普急得跳脚,在社交媒体上直接开骂,让舒默“见鬼去吧”。

民主党这边也有说辞,舒默公开吐槽说这批提名人选“问题频出、能力堪忧”。但谁都清楚,这背后更多的是政治盘算。在全面失势的情况下,利用参议院的议事规则,是他们手里为数不多能给特朗普添堵、并换取谈判筹码的武器。

面对这种局面,特朗普团队的反应也相当直接:等九月份国会复会,就想办法修改议事规则,强行通过。规则成了障碍,那就把规则本身给废了。

特朗普被疑“假公济私”

结语

这场风暴真正让人不安的,已经不是特朗普个人的行事风格,而是它所揭示的一个残酷现实:那个曾经被认为设计精巧、能够自我修复的美国民主制度,正在被斗争的双方从内部“武器化”。

当制衡变成了互殴,当规则不再是共同的底线,而仅仅是用来绊倒对手的工具时,整个体系的内在逻辑就开始崩塌了。

信息来源:环球网、澎湃新闻、京报网

特朗普被疑“假公济私”

特朗普被疑“假公济私”

特朗普被疑“假公济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