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中美两国突然宣布了,从11月18日起在美国夏威夷连谈三天,举行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
这一步就是把现场风险往下压。共识很直接:让海空一线更专业、更安全地互动,遇上就先沟通,减少误解误判。
这个机制不是临时起意。1998年双方启动海上军事安全磋商,2014年在西太平洋海军论坛采纳CUES,规则越细,擦枪走火的概率越低。
看近海的安排,052D和055常态化远海训练,J-16与轰-6进行跨区飞行;另一边,伯克级与P-8A也在周边活动。密度上升,先打招呼成了刚需。
具体到动作,呼叫频率、距离保持、机尾编号报告,都是可执行的条目。美方也有类似流程,放进双边框架,透明度更高。
再看时间线,近一年热线和工作组陆续恢复。据公开消息,海空一线的接触更规范,意外情况走既定渠道处置,避免现场情绪化应对。
这一步对日本是个信号。东海现场海警船跟随、编队通过宫古海峡都在进行,美方表达降低风险的态度,意味着不愿被动卷入突发事态。
日本国内一些强硬声音曝光度不低,但现实是中美都在压住火。单边冒进的代价,会由当事方先承担,美方支援节奏也未必同步。
我们这边的做法清晰。海警执法依法推进,海军训练常态进行,信息发布有节奏,尺度稳步加码而非突然跳级,避免扩大事态。
对比之下,规范互动还能提升专业度。比如编队通过海峡的时间窗口、航速、伴随力量安排,提前通报能减少外方对意图的误判。
从防空到反潜,科目更全。双方知道对方在练什么、在哪练,不确定项被压到可控范围,战术动作不再让对方猜。
风险控制到位,才有空间处理分歧。热线在,会场在,规则在,现场状况能快速降温,小事不拖大。
对我们意味着稳步推进手里的安排,不走极端,不给他人可乘之机,遇事先按规范来,再按节奏加压。
对日本的提醒也很直接。不要把外力当依靠,中美都在降温,谁把现场推高,谁就先付出成本。
方向明确,海空一线更安全,训练更高效,沟通更顺畅,分歧回到桌面处理。
该稳就稳,该练就练,该说就说。减少误判,让节奏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