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经济发达省,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经济上都有一个城市超越省会,广东有深圳,福建有厦门,江苏有苏州,山东有青岛,浙江虽然杭州第一,但是也有个齐头并进的宁波,更有温州、绍兴、嘉兴、金华、台山、湖州的遍地开花,曾经的沿海经济发达省辽宁,也有一个大连。

内地省市,因为可用资源没那么丰富,往往会在经济政策和规划上做出对省会城市的倾斜,即打造强省会城市战略,这么做的优势当时可以把省会城市打造出标杆,但同样也会导致其它地方长期得不到资源和发展缓慢甚至举步维艰。

长沙是湖南的门面,这个机械制造支柱产业和大力发展网红经济的城市,在国内各大城市排行榜上时常十分耀眼,这让湖南人民自豪感频发,但是自豪之后再看看自己的家乡,也许正面临经济上的一地鸡毛,产业凋零、人员流失、消费不振、招商不力、税收锐减。

我们先来看看几个让人触目惊心的数据。

强省会战略,正造成湖南南方地区人口流失、经济颓废、产业凋零

2024年湖南常住人口减少29万,仅次于山东黑龙江和河南三个省,假如按人口总数来计算比例的话,又远超山东和河南,跟唱了几十年经济下行、人口流失严重的东三省成了难兄难弟。

强省会战略,正造成湖南南方地区人口流失、经济颓废、产业凋零

再看看各市常住人口变化,长沙新增55.6万,保住了强省会城市的体面,可其它市人口全部流失,无一例外,衡阳、邵阳、永州三个南方城市流失都超过20万,再加上郴州和怀化,南方人口大市的人口流失已经可以用灾难来形容。

纵观整个湖南,除了一枝独秀的长沙外,人口绝大部分集中在南方,可南方地区GDP则断崖落后于北方地区。

强省会战略,正造成湖南南方地区人口流失、经济颓废、产业凋零

衡阳、邵阳、永州、怀化、郴州五个南方市总人口差不多占湖南一半,可GDP加起来跟长沙一样,不到湖南总量的三分之一。

假如在家能够生活无忧,又有谁愿意颠沛流离?人口流失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家乡找不到工作机会,缺乏生存空间,只能留下父母,留下孩子甚至留下妻子远走他乡。

作为一个在深圳流浪多年的人,现在经常要遇到灵魂拷问,深圳工资跟内地相比已经完全没有优势,为什么还要在这苦苦挣扎?

的确,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从老家出来打工的那些人,一个月收入能顶在家做半年,现在在深圳打螺丝四五千块一个月,在老家有事做的话一个月也能赚四五千。

强省会战略,正造成湖南南方地区人口流失、经济颓废、产业凋零

深圳地铁依然火爆,挤车的人可能已经不再年轻

关键就是这个有事做,依然流量在珠三角的湖南老乡,很多人可能正面临跟我一样的迷茫,在外面越来越难,可能回去又能做什么?正所谓留不住的他乡,回不去的故乡。

试问,在湖南,除了长沙之外,其他地方,尤其是南方小县城,有什么响当当的产业吗?有工业园区么?有著名的大企业吗?衡阳没有,郴州没有,邵阳没有,永州怀化也都没有。

现在的小县城,消费上平时完全靠体制内支持,过年靠在外打拼的人回来推动,老百姓能够寻找的财富空间非常有限,脑子灵活有点资本的,开麦肯基、塔斯福、霸王茶妃、冰雪蜜城?老实巴交的做做建筑工,开开网约车,送送外卖,或者涂脂抹粉搔首弄姿玩直播?

强省会战略,正造成湖南南方地区人口流失、经济颓废、产业凋零

谁在喝35元一碗的县城咖啡

而能大量提供工作机会的大工厂在哪儿?

一个县城,假如有一家几万工人的工厂,除了直接给本地人提供几万个工作机会之外,还能带动餐饮、住宿、娱乐、交通、物流的全面发展,毕竟所有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衣食住行,离不开吃喝玩乐。

再加上工厂上下游配套的产业,只需要一家工厂,就能一下盘活整个县城的经济,直接给全县带来勃勃生机。

多年以来在GDP上总被湖南强压一头的兄弟省份安徽和江西,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外溢的大潮中,已经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吃到了第一波红利。

强省会战略,正造成湖南南方地区人口流失、经济颓废、产业凋零

芜湖汽车产业推到县域经济高速发展

安徽省举全省之力强力发展的芯片产业,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且涨势喜人,以芜湖为中心的汽车产业圈也越做越大,现在还成了全国家电产业主要省区,电冰箱、洗衣机这些曾经广东的产能现在已经释放到了安徽。

江西这个天天被各种图环一圈的阿卡林省,早已经不止有铜业,不只有稀土,现在已经成为广东制造业外溢最大的受益者,赣州已经号称小深圳,遍地的工业园区,大批大批的电子厂在那招兵买马,我们耳熟能详的立讯精密、欧菲光、华勤电子、晶科能源、赣锋锂业纷纷在江西选地开厂,开了一家又一家。

与之相对应的是,江西工业产值已经超越湖南,要知道湖南人口比江西整整多了两千万,而安徽工业产值更是让湖南已经看不到车尾灯,差距已经用语言无法形容。

强省会战略,正造成湖南南方地区人口流失、经济颓废、产业凋零

改革开放后,湖南作为劳务输出大省,成为广东崛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广东外来人员最多的省,深圳一度被称为湖南的第二省会。

世纪之交的时候,一个湖南人在深圳任一街道,在东莞的任一镇上,都能听到自己最熟悉的乡音,这里的乡音不是指湖南话,湖南是典型的十里不同音,指的是自己县里甚至镇上的方言。

湖南打工人在广东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本,汇聚了人脉,很多老乡在珠三角发展的非常不错,各行各业都有优秀的湖南企业主和高管,但是他们为何不回家乡投资呢?因为曾经投过资的有一本本血泪史。

湖南也有一个非常庞大的技术工人群体,在珠三角地区,湖南不管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都算是出了名,这些人要么还在珠三角苦苦挣扎,要么已经开始远赴越南、印尼、柬埔寨、孟加拉国,那些国家里随处可见邵阳老乡群、永州老乡会、衡阳互助团之类的微信群。

湖南跟广东交界,交通也十分方便,107国道、京珠高速、二广高速、京广铁路,这些南北交通大动脉都无缝连接了湖南和广东。

郴州在好多年就宣称自己是珠三角的后花园,走出了接收广东制造业外溢的第一步。

但是到今天,为什么对广东劳务输出重点区域的湖南南方人口大市,衡阳邵阳郴州永州怀化几个地方,在承接珠三角产能外溢上,几乎颗粒无收呢?

从一个细节上也许可以看得出来,湖南作为一个交通要地,南北向和东西向的跨省联动很大程度都要依赖湖南的交通网,但是湖南高速公路已经到了人人喊骂的地步,高速公路车道少,塞车严重,限速低,罚款狠是湖南的特色,以至于过路司机们纷纷发出能不从湖南走就坚决不走湖南的感慨,南北向大家纷纷选择江西,东西向从广东到贵州四川重庆的,就纷纷选择了广西。

这个细节看得出来湖南在强省会战略下,眼光并不长远,开放的心并不坚决,省府只是一门心思的要把省城打造成标杆,至于南方的人口大市们,你们还是自求多福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