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知道板栗好吃,但还没有见过,有游客就出于好奇捡了一个,结果这一捡竟给自己捡了个小偷的帽子。

民宿老板称游客的行为就是偷盗,甚至还指责游客一行人逃票,随即双方就因此发生了冲突,最后游客这边不仅有人受伤,还要赔偿300块钱,气不过的游客把这件事发在了网上,很快就引来民宿老板和景区的回应,但这件事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所以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个板栗壳300块钱?

国庆节前夕,江苏连云港的官方文旅账号还在热情地向世界发出邀请,视频里洋溢着秋日的惬意,鼓励大家来花果山体验“捡板栗的快乐”,看得不少人心里暖暖的,决定国庆假期就去花果山景区游玩。

然而真等游客去了现场,却又上演了另一出戏码,一个小小板栗壳,竟演变成了一场标价“300元”的风波,这强烈的反差引起了网友的激烈讨论。

故事的起点很简单,是一位女游客的好奇心,她带着家人——母亲、外婆、弟弟去景区游玩,途中遇到从未见过的带刺板栗壳,觉得新奇便捡起一个空的瞧瞧,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举动,却被民宿这边瞬间定性为“偷盗”,指控的升级来得又快又猛,让女游客措手不及。

女游客解释他们只是好奇捡起来看一看,但民宿老板娘不听解释,她咬死女游客一家就是逃票进来偷东西的小偷,这就奇了怪了,她又没有证据,怎么就确定游客是小偷了呢?

而且最关键的在于,这板栗到底属于谁?一方面是事后有当地博主澄清,景区里的板栗树都是自然生长的,属于公共资源,无人承包,官方的宣传视频也间接佐证了这一点。

但另一方面,民宿老板娘却含糊其辞地暗示这是自家“农民的血汗”,刻意制造出私有财产被侵犯的假象,为后续的强硬态度抢占了道德制高点。

紧接着民宿方抛出了第二个指控,诬陷游客一家“逃票”进入景区,试图将一个微不足道的行为,彻底上升到违法层面,这样一来游客就从一个无辜的好奇者,变成了理亏的“小偷”和“逃票者”,而这所有的指控,都是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进行的。

很难不让人怀疑老板娘的动机,尤其是最后在调解下,女游客一家还赔了300块钱,这是网友最具争议的一点,什么样的板栗壳能值300块钱。

一场实力悬殊的对手戏

任凭游客怎么解释,民宿老板娘就是不听,还表示要报警处理,一听要报警,女游客母亲立即拿出手机开始录像,似乎是想要留下证据,但这也让这场冲突便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一开始双方只是在互相吐口水,直到游客母亲拿出手机拍摄,民宿老板娘急了,抄起手里洗车的高压水枪就朝游客母亲和外婆脸上呲,这下游客母亲生气了,直接上手推了老板娘,力道并不大,但这恰好给了老板娘发挥的空间。

她先是停顿片刻,随即顺势倒地并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自己已怀孕两月,更惊人的是,她声称在冲突中“见红”,有流产风险,这一连串的指控招招致命,瞬间将对方置于极其不利的境地。

但这场“受害”表演从头到尾都缺少最核心的物证,老板娘始终未能出示任何医院的检查单,来证实自己怀孕或是受伤,甚至有人指出她当时穿着深色长裤,如何能立即发现所谓的“见红”,这让她的说辞更像是一种博取同情的手段。

与民宿方口说无凭的“伤害”相反的是,有视频记录是他们主动发起的攻击,老板娘手持洗车高压水枪,直接喷射对方的老人,起身之后又用手肘击打女游客的弟弟,后者的医院检查单清楚地显示为肌肉损伤。

很快警方赶到了现场,民宿老板上来就狮子大张口,索要2000块钱,最后在调解下,游客这边才赔了300块钱的营养品费用,气不过的他们把这件事发在了网上,没有别的诉求,就是要对方一个道歉。

事情很快在网上迅速发酵,相关评论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指控民宿老板,然而就在这时,民宿方站出来回应了,他们称是游客方先挑衅的,而且双方在调解后,已经达成协议不会在网上发布任何与这件事相关的视频、文字。

但游客方没有信守承诺,发出来的视频断章取义,还侵犯了老板娘的肖像权,导致他们受到了网友的网曝,就连民宿生意也被影响了,所以后续他们将走司法程序处理此事。

此消息一出网友又炸开了锅,但基本都是不买账的,板栗又不是民宿老板种的,为什么不让捡,还扯上农民的血汗,官方文旅都说了能捡,怎么到他们这里就成了私人的?

事后舆论压力排山倒海而来,民宿方终于受不住出来道歉了,只是在道歉声明中将老板娘的激烈行为归结为“怀孕情绪不稳定”,又一次引起了网友阴阳怪气的嘲讽。

当信任像板栗壳一样碎掉

事件在网络上发酵后,官方文旅视频里那句“捡板栗的快乐”,一夜之间沦为全网最大的笑柄,网友们纷纷跑到视频下方留言,戏称这是“300元一个”的快乐,他们可不敢去。

景区的后续处理虽然看似积极,却网友并不买账,工作人员深夜联系游客,承诺退还5人全部门票、协调民宿道歉并对其进行整改处罚,这一系列补救措施,反而让公众更加疑惑,为什么这样一个破坏规则的“老鼠屎”,能堂而皇之地在景区入口处经营?

信任的重建远比想象的要困难,民宿方那份迫于压力的道歉,并未收获公众的谅解,人们看透了其从最初威胁要诉诸法律,到最后归咎于“情绪不稳”的态度转变,这种前后矛盾只会加深不信任。

许多网友表示信任已经破产,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捡板栗”的受害者,抵制情绪从这家民宿蔓延到了整个花果山景区,有网友喊话以后都不去玩了。

反而是游客方的态度,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称赞,他们明确表示那300元不追回了,那是为母亲推人的不当行为承担责任,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但他们坚持要一个道歉,因为这关乎被诬陷的尊严,这次事件的核心是信任与尊重,而非金钱利益,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信息来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