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这是熊猫贝贝的第3261篇原创文章
(本文不含任何AI创作和自动生成内容)
2025年的国内房地产经济领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一些在规则面和政策面的动向和变化,不再是过去那套潜移默化的风格,而是大刀阔斧的气质,开始加速对国内房产和市场,持续进行重塑和调整。
进入下半年的7月份,最新的一个政策面动向,莫过于《住房租赁条例》正式发布这个事情了:
图片来源:见图
这个事情,虽然关键词是租赁,似乎和国内房地产经济以及楼市房价没有直接关联,但是绝大多数人,应该都没有意识到,这个租赁条例的公布,完全可以看作国家对于房地产经济态度转变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对最新公布,并且即将实施的这个《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文内容的详细梳理,结合国家对发布时间的选择考量,以及几个当下国内楼市的现实情况,从敬畏常识,尊重规律的角度,深入挖掘这个条例背后,国家对于国内房地产经济的态度和调整思路,并对条例实施以后,可能会带来的影响以及变化,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专题讨论和分析研究。
阅读提示: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本号已在全网平台进行了关联认证和内容实时查重检测。如有未经明确允许的抄袭搬运情况,必将追究。)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国家对租房市场发布重磅条例,具体内容是什么?
7月21日,《住房租赁条例》正式对外公布,将自今年9月15日起施行。
这个条例的级别和背景,不用多说,从法制社会的背景来看,在对应领域,基本等同于法律的级别:
图片来源:网络
本次公布的《条例》旨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维护住房租赁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稳定住房租赁关系,促进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推动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条例》共7章50条,主要规定了六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明确总体要求、规范出租承租活动、规范住房租赁企业行为、规范经纪机构行为、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责任追究等。
内容很多,这里帮大家找了一张可视化图表便于一目了然了解内容,官方公布的完整条例内容会在文章最后以附件形式展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照阅读: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条例的基本信息和核心内容就是这些,有依有据,这里只做一个梳理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从条例发布时间的选择,到条例内容,有哪些信号和国家态度值得重视?
国家做事,一定是非常讲究时机拿捏和宏观布局的,这一次的《住房租赁条例》,就是一个很好的现实例子。
首先,从发布时间上来看,就很有门道。
条例的消息一经发布,国家司法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人就《住房租赁条例》答记者问,从发布时间来看,这次是要大抓特抓租房市场了。
图片来源:见图
相关解读建议有兴趣的朋友自行查找去看以下全文,信息量很大。
从发布时间的选择这个维度来看,最直接的信号,就是国家对于国内房地产经济的阶段认定,正式进入了“存量运营”的阶段。
这么多年市场发展下来,并没有形成特别巨无霸的、特别大的,市场占有集中的,或者是这个头部的这个住房租赁企业。
就是因为住房租赁在过去的20年里面并没有快速的发展。
相反过去20年快速发展的是房地产开发企业。
国家重视什么,就是阶段信号,这应该没有争议。
其次,本次条例中,范围很清楚,只管国有土地上住房,小产权就不在其列了。
国家鼓励个人当房东,也鼓励企业当房东。要知道。国家自己就是最大的房东,目前很多城市上市及待上市的保租房数量已经占据市场最大的比例。
“十四五”时期,全国计划筹集保租房870万套(间),截至2023年底已筹集573万套(间);
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统计公报指出“全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公租房等开工建设和筹集180万套(间)”。
而且大家都知道不止十四五,接下来各地方为了完成去库存的任务,还要收购大量商品房和成熟土地。这些房地产收购过来,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也是要做保租房的。
现在国家鼓励其他拥有住房的单位、个人出来跟自己卷,说明房地产销售市场是真的指望不上了。正如本号在之前文章中聊到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未来的房子越来越偏向于消费,国家也鼓励大家多多租房居住。
最直观的证明,就是租购同权不断推进,这次的文件里再次提及。
既然租房也能享受同样的权利,房价又一天天下跌,那谁会想不开非得去买房呢?
然后,这次条例中的一个规定,可以看作是国家即将扩大房地产经营税源的准备:
(相关规则内容在条例第八条,大家可以对照查看)
图片来源:条款原文
以后不允许背着官方私下搞出租,只能到指定平台进行租赁,而且租赁合同要到房管局备案。
以后一联网,顺便解决了房东租金收入漏税的问题,一举两得。
看问题要抓关键,条例的意义就是规范,既然是规范,那就必然会消灭一些原本的灰色空间。
房地产税可能时机不成熟,但是租赁属于市场交易行为,相关的税收和条款早已成熟。
既然土地财政玩不下去了,楼市维度的钱收不上来了,但是衣食住行的刚需市场化行为规范征收,合情合理吧?
二房东生意和相应的群体,天塌了,国家的意思很明显,以后这个环节的生意,是国家做。
够直白清晰了吧?
最后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条例明显有倾向弱势群体和无产群体的规则设计。
很明显,这是为进一步推进和实现“租售同权”进行规则环境的设计。
毫无疑问,这对于当下依然还捆绑着教育,户籍这样的“无形价值”的房产,是直接利空。
几个关键点和信号一梳理,国家对于房地产经济的态度,是不是就很清晰了?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趋势讨论:条例实施以后,将给国内的房地产经济模式,带来哪些可能影响?
从逻辑和现实的角度,毫无疑问,《住房租赁条例》正式实施以后,不仅仅对租房这样的市场化环节会带来更强的直接约束,对于国内楼市和房价,甚至是房地产经济的运行和结构,都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影响。
此次推出的《住房租赁条例》,内容丰富、全面,并以最高的规格推出,被认为是住房租赁领域的里程碑文件。
结合中国城市化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阶段,其传递出的几个信号不容忽视,这里为大家梳理分析一下:
1,中国国内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正加速构建。
无论是周期现实,还是数据表现,没有任何争议,当下国内的房产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的事实阶段。
相比住房销售市场,租赁市场的体量较小,发展相对缓慢,但是需求真实,并且市场化程度更高。
结论很清晰:《条例》正式出台,既是我国健全住房租赁法治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建立购租并举住房制度、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进程正在加速。
2,这个条例的公布,明确了国家对于当下国内房地产发展进入存量时代的态度。
住房租赁市场的蓬勃发展,是我国房地产市场迈过供需平衡点、步入存量时代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部分城市、区域出现结构性供大于求的现象,存量时代特征更加明显。
核心的看点就是:条例的公布,对于消化存量房屋也有着积极意义。
3,对于如何“止跌回稳”,国家通过条例的公布,给出了明确的思路:
那就是更好发挥价格的调节作用,以及市场化手段主导。
价格是供需关系的体现,也是市场变化的晴雨表。随着租赁市场体量的扩大,租金作为价格杠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当下国内房价依然处于一个普遍,且明显的承压下行状态,而从经济逻辑上来说,想要扭转这样的趋势,只有两个方法:
要么,就是通过货币手段去稳住房价,要么,就是用提升租金价格,以全社会回报率的锚,来稳住房价下行态势。
很明显,这一次,国家的选择是后者。
以后,国家不会对房价下行太在意,并且不会去主动拉房价这个结论,够清楚了吧?
基于以上三个信号,还有条例里面对租赁市场的表态(第六章全篇都在讲处罚,乱世必用重典),这个条例落地以后,对于当下国内的楼市和房价而言,算的上是一个规则面的利好信号。
不过这样的利好,对于和房价利益关联的群体和资金来说,就是利空,因为这个群体,心心念念的政策救市,国家出大招短期拉动房价让他们解套,甚至是获利的念头,成为了泡影。
大家可以仔细体会一下这个逻辑关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通过对这个最新的条例动向梳理和讨论,能够得出哪些结论和启发?
关于这个最新的《住房租赁条例》的相关梳理和分析,该说的也说到位了。
文章最后,分享几点个人的观点和建议,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进行一个讨论和参考就好:
首先来说,从行业角度来看,二房东,或者类似的黑中介生意,以后直接可以彻底看空了。
条例一出,7章50条,直接把二房东的路给堵死。
这个结论,应该没有什么争议。(正好最近也在收集材料准备写一下租金和二房东的相关内容)
其次,对于有居住,安家,扎根发展的群体,在这个节骨眼上,或许值得对原本的购房计划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了。
如果购买力和产品的情况合适,自己买房当然在很多方面都具备超越租房的优势,但是耐用品贬值就成了最值得考量的一个因素。
然后,条例公布以后,有一个比较主流的观点结论,就是接下来房租会涨,这里展开说说个人的观点:
这种说法,不能说错,但是太粗糙,个人认为,条例规范之下,短期房租在市场惯性,以及国内购买力真实情况之下,依然会保持一个下行调整的态势,甚至国家保障租赁的房产大量入市以后,还能对当下的价格形成直接冲击(争抢租户压低价格)。
中长期去看,租金企稳,整体上涨是值得期待的,但这样的上涨,不是什么成本和行政主观就能实现的,而是居民收入,就业维度的信心和预期修复以后的必然结果。
最后,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接下来,国内房产投资,不能盯着房价涨跌去看了,而是要看宏观经济环境的平均回报率和目标房产的租金收益率对比的情况了。
当下还在鼓吹什么房价还会反弹,什么国家对拉动房价会出大招等等观点和言论,有一个算一个,不是自我麻醉,就是居心叵测,不多讨论。
毕竟利益关联,有些人不得不被立场裹挟,即使现实和趋势都很明显,也只能死撑着。
综合来看,可以明确一个结论:属于中国房产资产属性膨胀,以及行业野蛮成长的时代,已经正式结束了,其他国家走过的路,中国也不能免俗。
存量时代,就要有存量时代的认知和理解,房地产这个产业,不会消失,但是玩法,逻辑,以及价值模式,在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理解和操作,这才是“与时俱进”的道理。
大概就说这么多吧,如果觉得内容不错,有所收获和共鸣,还请大家“点赞,转发,收藏”三连,支持一下,谢谢。
附:《住房租赁条例》(点击图片 可放大查看详情)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头条账号@熊猫贝贝小可爱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