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尤其是特朗普,对中国的“围堵”可以说是招数频出,动作不断,可有意思的是,很多时候中国根本不用亲自出手,局势就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

最近短短几天内,中国的两个邻国——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几乎同时做出了让美国措手不及的大动作,这背后其实反映了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先说阿富汗,特朗普在英国访问时突然放话,说美国要重新夺回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理由竟然是“离中国的核基地太近”。

这话一出,全球舆论哗然——难道美国真要再打一场阿富汗战争?可很快,阿富汗塔利班临时政府就做出了明确回应:阿富汗不欢迎任何外军,无论是谁,都别想插手。

短短几天内,中国两个邻国接连行动,特朗普彻底看懂:中国压根不用出手了

说白了,阿富汗已经不是二十年前那个任人摆布的棋子了,美国在阿富汗二十年留下的,是废墟和伤痕,而不是所谓的“民主”。

现在阿富汗民众对美军的印象,更多是空袭、腐败和混乱,塔利班政府要想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主权独立,自己做主,让美军卷土重来,无异于自毁前程。

其实,阿富汗这番表态,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一方面是要赢得国内民众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在联合国和伊斯兰世界树立起“负责任政府”的形象。

短短几天内,中国两个邻国接连行动,特朗普彻底看懂:中国压根不用出手了

此时此刻,中国的态度也很有分量——不高调、不干涉,但始终在场,无论是中阿巴三方对话,还是在经济重建上提供支持,中国展现的是合作、共赢,而不是军事介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力,反而更容易获得地区国家的认可。

再看巴基斯坦,最近在美国默许下,以色列在中东动作频频,甚至一度挑衅了六个中东主权国家,这让不少中东国家都感到压力山大,纷纷寻求“靠山”。

这时候,巴基斯坦看准时机,和沙特突然宣布达成共同防御协议,简单来说,就是以后如果以色列敢动其中任何一个国家,就等于同时和两个国家开战。

短短几天内,中国两个邻国接连行动,特朗普彻底看懂:中国压根不用出手了

而巴基斯坦可是有核国家,这等于沙特找到了“核保护伞”,这一下,美国和以色列都不高兴了。

美国一直靠卖军火给沙特大赚特赚,这次沙特却没找美国,而是选择了巴基斯坦,无疑是对美国信任度的巨大打击。

对以色列来说,这也意味着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正在变得更加团结,想要推进和沙特的关系正常化,短期内基本没戏。

其实,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这两个动作,看似各自为政,实际上却有着共同的效果:不用中国亲自下场,就已经在客观上维护了地区的稳定和中国的利益。

短短几天内,中国两个邻国接连行动,特朗普彻底看懂:中国压根不用出手了

阿富汗的强硬让美国难以利用地缘优势对中国形成威慑,而巴基斯坦和沙特的结盟则进一步削弱了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

这两个国家都是中国的重要邻居,与中国关系都不错,特朗普原本想通过施压阿富汗、搅乱中东来牵制中国,结果反倒被两国的自主决策“打了闷棍”。

与此同时,中国也没闲着,9月19日,中国宣布“中欧北极快航”试航成功,从宁波港出发,走北极航道18天就能到欧洲,比传统的苏伊士航线快了三分之一。

短短几天内,中国两个邻国接连行动,特朗普彻底看懂:中国压根不用出手了

更厉害的是,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还计划搞“铁路联运”,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出发,经伊朗、土耳其一路直通欧洲。

这等于在陆路和海路上都开辟了新通道,直接绕开了美国可能的封锁,美国想用航道卡中国,结果中国用北极航道和陆路联运直接破解了难题。

回过头来看,其实这一连串事件并非偶然,阿富汗拒绝美军,是主权意识的觉醒;巴基斯坦和沙特结盟,是对霸权失信的反击;中国则用开放和发展的方式,悄然破局,美国还在想着怎么逼中国出手,结果中国用更高级的办法,把所有挑战都化解了。

短短几天内,中国两个邻国接连行动,特朗普彻底看懂:中国压根不用出手了

从更大的角度说,现在的国际格局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小国不再只是大国博弈的棋子,而是能根据自身利益做出独立选择的主体。

靠施压、封锁的霸权路越来越走不通,尊重主权、互利共赢才是大势所趋,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局势变化的最大受益者,靠的不是强硬对抗,而是顺应时代潮流,和邻国建立起真正的互信和合作关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