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元首一个都不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来是我们的“没面子”。错了!他们不来丢的不是我们的面子,而是他们自己先辈的脸!我们这场阅兵从来就不是为了请客吃饭,我们是在替那场战争中所有牺牲的亡灵点一炷香! 西方几个主要国家的领导人集体缺席这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阅兵式,不是简单的日程安排冲突,也不是给中国“下不来台”。   这种缺席,本质上是一种有意而为的政治操作,他们并不是不重视历史,而是更在意当下的地缘政治局势以及未来的话语权布局。   这是一场现代背景下的“态度表演”,更多反映出西方国家的焦虑和算计。   这种缺席行为,带有一种刻意的疏远感。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表面上是为了避免“过度聚焦历史”,但本质是为了规避在历史问题上的尴尬处境。   尤其是日本,它不仅自己不出席,还私下劝说其他国家跟着一起回避。   这种操作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回避,更是一种“洗白”策略的延续。   日本长期在历史认知上模糊不清,掩盖侵略事实,却又大力渲染自己在战争中的“受害”形象,把广岛、长崎当成标志符号,对南京大屠杀和731部队等罪行却闭口不提。   这种一边刻意淡化加害者身份,一边打造受害者人设的做法,说白了,就是想在国际舞台上塑造一种“改写历史”的叙事框架。   西方国家对这种立场配合默契,背后更多是一种对中国影响力增长的警惕。   他们担心中国借纪念历史来推动自己的叙事逻辑,从而打破长期由西方主导的国际认知秩序。   尤其是美国,总统缺席的同时,国防部门却在同一天发布有关印太战略的报告,这种“时点重合”背后的政治意图再明显不过了。   他们表面保持克制,实际上通过各种方式在对中国进行牵制,但这种操作充满矛盾。   以德国为例,一方面不愿意在政治层面靠近中国,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经济层面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政治上保持距离,经济上却紧紧捆绑,这种“拧巴”的状态,反而暴露了他们内心的矛盾和现实的无奈。   当面临选择时,嘴上说得再漂亮,也架不住背后实际利益的牵扯。   与西方国家形成对比的是,另一些国家的态度则更加实际和直接。   像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到场,不仅是对中俄关系的公开支持,更是对二战历史记忆的一种回应。   中俄两国都曾在战争中付出巨大代价,这种沉痛的共同记忆,不是简单的外交姿态可以替代的。   而俄罗斯还公开了解密文件,揭露731部队的罪行,这种行为更像是在用事实为历史发声。   再看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到场,他们的考虑更务实。   这些国家明白,意识形态上的立场远不如经济发展重要。   与中国合作,意味着实实在在的铁路、港口等基建项目,以及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技术。   对这些国家来说,不管大国怎么斗,他们更关心的是怎么让自家百姓过得更好。   这种“低调务实”的外交风格,恰恰反映了很多发展中国家对现实的精准判断和操作智慧。   所以这场阅兵的核心,不是看谁来了谁没来,也不在于哪个领导人站在哪个位置上。   真正的主角,是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数千万中国军民。他们用生命守护了国家,用鲜血抵抗了侵略,他们的贡献,不能被忽视,更不能被歪曲。   在当年那个全球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用自己的牺牲为世界换来了喘息的机会。   中国战场牵制了绝大部分日军,减轻了西线盟军的压力。   中国人民还冒着生命危险修建滇缅公路,救助迫降的外国飞行员。   这些历史事实并不光彩耀眼,却是战争胜利不可或缺的一环。   如今西方国家回避这些事实,不愿出席纪念活动,说到底是害怕中国在历史层面的主导权延伸到国际话语体系。   他们希望用缺席来表达立场,但反而让人看清了他们对历史的选择性记忆和政治化操作。   尤其荒谬的是,加拿大曾为一位纳粹老兵起立鼓掌,把战争加害者称为“英雄”,这种历史倒挂的行为令人震惊。   对比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的那一跪,这种“集体健忘”就显得格外刺眼和荒唐。   中国今天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是靠谁“给面子”换来的,而是靠一代代人脚踏实地拼出来的。   我们的底气,不在于谁来站台,而在于我们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把握。   外交舞台上的人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但历史的长河只记得那些真正守护正义和尊严的选择。   那些缺席的国家,也许能短时间内通过话语权占得上风,但无法掩盖他们在面对历史时的退缩。   而那些选择站在历史一边的国家,哪怕没有那么强大的声音,却更容易赢得时间的尊重。   历史不是秀场,纪念也不是表演,所有选择和动作,终将成为未来人们判断一个国家品格的依据。   真正的尊重,从来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行动兑现的。 信源: 1. 观察者网——扬之:缺席九三阅兵的欧洲,已失去国际格局中“另一极”的地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