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东北姑娘第一次去福建参加婚宴,按老家习俗随了200元礼金。

菜刚端上桌她就愣住了。红漆圆桌一层层摆满大碗大盘,桌角挤得快放不下碗筷。她心里咯噔一下:“我们那办酒席,两百块挺够意思。可人家这一桌,光龙虾就两只!”看着主人跑前跑后招呼上菜,她偷偷捏了捏薄薄的红包纸,坐立不安。

东北女子首次去福建吃席,随礼200元,菜上桌后,顿时慌了

这事儿不稀奇。去过福建婚宴的外地人,十个有八个闹过这种尴尬。主人家端上来红烧大龙虾,满桌海参鲍鱼,客人却低着头看自己那点礼金。真是钱少了丢面子,给多了钱包疼!那么问题来了:为啥福建人办酒席这么舍得下本?宾客随多少礼才算合适?

东北女子首次去福建吃席,随礼200元,菜上桌后,顿时慌了

先说福建婚宴的“硬菜”。靠海吃海,桌上没几样生猛海鲜,主人家都怕被街坊邻居说小气。蒸龙虾是必上桌的,挑活蹦乱跳的红壳龙虾,热油一浇香气直窜。清蒸东星斑也得现杀现蒸,鱼肉雪白嫩得像豆腐。北方朋友头回见可能嘀咕:“好家伙!这鱼在超市卖好几百呢。”

东北女子首次去福建吃席,随礼200元,菜上桌后,顿时慌了

最显诚意的要数红菇老鸭汤。山区特产的红菇像小红伞,配上整只老鸭慢炖三四个钟头。开锅盖那会儿,满屋子香得让人直咽口水。有懂行的老人总念叨:“喝这汤滋补,比吃药管用!”还有拳头大的炸肉丸、裹满酱汁的焖羊肉、金黄酥脆的炸五香卷......冷盘热菜得凑齐双数,说是“成双成对”的好彩头。

东北女子首次去福建吃席,随礼200元,菜上桌后,顿时慌了

福建人家办婚宴讲究“酒水抬身价”。白酒开整瓶茅台五粮液,红酒只认外国牌子。喜宴桌上酒水不能断,喝不完的主人家还主动给你塞两瓶带回去。隔壁桌王大爷就念叨过:“前些年我侄儿结婚,光酒钱就花了小十万哟!”

东北女子首次去福建吃席,随礼200元,菜上桌后,顿时慌了

新人敬酒更热闹。新娘子旗袍换成敬酒服,端着白酒壶挨桌转。遇上爱闹腾的亲戚,酒杯直接倒满,非让小夫妻喝交杯酒。年轻人红着脸喝了,满堂亲友拍手叫好,几个小孩捂嘴笑作一团。这份热闹劲儿,给多少钱都买不来。

东北女子首次去福建吃席,随礼200元,菜上桌后,顿时慌了

但主人家可不图客人礼金重。问过村里办过喜事的陈大姐,她边洗碗边笑:“我家娶媳妇那会儿,有个打工小伙只随了五十块,照样请他坐主桌。图啥?就图个人场热闹!”福建老一辈都说,宾客吃得满意,主人才有面子。那些海参鲍鱼,说到底是为给新人添福气。

东北女子首次去福建吃席,随礼200元,菜上桌后,顿时慌了

说到底,婚宴讲的是情分。东北姑娘最后捧着肚皮下桌,一桌人给她碗里夹菜堆成小山包。主人还追着问:“够吃不?再让厨房加个芋泥?”那份热乎劲儿,早让她忘了红包的厚薄。就像老话说的:酒席有价,情谊无价。你的家乡办酒席,有啥不一样的热闹规矩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