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8年10月,初秋的寒冷刚降临,但比天气更冷的是昆明城内的将领与官兵。 8年的叛乱与纷争带来的不是胜利的曙光,而是深入人心的担惊受怕。浩浩荡荡的清军入城,带来的不是平和宁静,反而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面对被俘虏的投降将领,清军将他们一个个赶尽杀绝。连带着昆明城内的百姓都被欺负了个遍。 一声“搜”,又有几十号壮青年拿着武器冲进了昆明城内最豪华的一所高层将领府,门槛上硕大的“吴”字直接被官兵们的长刀短枪打掉了一半。

但这不妨碍将士们冲进豪宅,撞开一扇又一扇上好的红木大门,尖叫声哀嚎声无法阻止他们推开阻挡的女眷家属,更不能阻挡他们搜寻房间内散落的金银首饰和各类古玩花瓶。 这些贪婪的官兵将豪宅内大多数的奇珍异宝塞入自己囊中,再将不值钱的东西送上去交差。 其实,不仅仅是吴三桂的府邸,和他们家有牵连的朋友以及有血缘关系的亲戚都被抄家、逮捕变成阶下囚。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昆明城内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转眼间昆明变成了一座废城,哀嚎声四溢。

在清军将领认为自己已经将吴家有牵连的亲戚朋友全部处理完毕之后,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人中还少了一个女孩儿,而她就是吴三桂的孙女吴氏。 没有人在意一个小女孩儿的生死存亡,也没有人将她放在眼里,更没有人知道吴三桂居然还有一个亲孙女被遗落在外。 等众人在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吴三桂的孙女吴氏也成为压垮她日后依靠的夫君蔡毓荣中,最后的一根稻草。 蔡毓荣看中吴三桂孙女 吴三桂在繁盛的时期,为自己家中积累了不少的财富,而他的家眷自然也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吴三桂的孙女也是如此,从小她就含着金汤匙出生。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吴氏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身材窈窕,年轻貌美。 小时候吴氏在云南的地位几乎就是公主一般的存在。因为吴氏长相绝美,肤若凝脂,所以自小就有一股高贵的女王范儿。 本来吴三桂要等她成人之后寻一个好的夫家,但没想到吴三桂谋反后全家都未能幸免于难,只不过这个孙女又是一个例外。 吴氏姣好的面容吸引了蔡毓荣的关注。当时,作为清军统帅的蔡毓荣攻入昆明城之内,在废墟当中看见这样一个眼眸黝黑、面相清纯的女孩,便对她一见钟情,不可自拔。就算冒着杀头的风险,也想要和这个天仙女下凡的女孩一起生活。

既然不能光明正大的迎娶吴氏做自己的妻子,那么当个小妾总是可以的吧? 想到这里,蔡毓荣毫不犹豫地在捕杀的名单当中抹去了吴氏的名字,这样才让吴三桂的直系血缘的孙女逃过一劫。 在昆明的几个月当中,蔡毓荣日日与吴氏厮守。在每日的相处当中,蔡毓荣更坚定了自己要将吴氏带回京城的想法。 尽管他也想在这里与吴氏厮守,过世外桃源般的悠闲生活,但他必须回京城向康熙复命。同时也是押着浩浩荡荡的犯人到北京。

在这么一支庞大的回京队伍当中,没有人注意到在吴三桂身后的马车当中还坐着一个面目陌生的女人,而这个人就是吴三桂的亲孙女,如今已经变成了蔡毓荣的小妾。 当然,蔡毓荣也知道窝藏朝廷钦犯是何等的罪过,所以在回到京城前,他就决定将吴氏安置在外面的住宅,并且安排了一些丫鬟随从照顾她。 每逢自己想见吴氏的时候,蔡毓荣便回到这样的外宅与她私会。 十几天的奔波之后,回京的队伍终于抵达京城,刚到城门就大批的民众前来迎接,锣鼓声喧天迎接着蔡毓荣回归。 为什么蔡毓荣可以随意的在册子当中抹去一个女孩的名字,蔡毓荣又是谁呢?这就必须要从三藩之乱的开始说起。

1678年,也就是康乾20年,康熙帝命令四路大军进攻云南。真正的开始围剿叛军,在四路大军的疯狂包围和盘踞之下,城内的叛军忍不住纷纷投降。而吴世璠也被逼到绝境,最终选择自杀身亡。 吴世璠的名字可能不熟悉,但是说起吴三桂,很多人对他的印象都停留在汉奸上。 明末清初,当时很多汉族的知识分子开始厌恶满清政权。再加上当时作为汉人的吴三桂又与满清相互勾结,掀起一股反清复明的浪潮。 这不仅导致了大顺政权和南明政权的汉人政权的完全颠覆。而且他加速了永历皇帝等一些明朝皇族和大臣的去世,因此众人非常厌恶吴三桂。

康熙帝同样也对这样的乱臣贼子抱有不满。一直以来,把他当做心头上要解决的困难。 蔡毓荣平定三藩之乱 在这四路大军当中,由蔡毓荣率领的绿营军队在前三路大军出击之后,作为最后一支队伍全面支援了前方。 因此在三藩之乱后,蔡毓荣成为最大功臣之一。受到了康熙帝的赏赐与重视。 其实不仅仅是蔡毓荣,他们一家都被历代皇帝所委以重任,他们更被称为三代总督,家人都担任过封疆大使。 尤其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当时他们作为非常强盛的世家之一,居然选择继续为清朝效力。

蔡毓荣的父亲蔡士英原是明朝降将祖大寿麾下的将领,在降清后清朝为了表扬这样的做法,将蔡毓荣家列入了汉军的正白旗。 后来,蔡士英一路升官加职,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在父亲去世之后,蔡毓荣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再依靠着家族之前打下的业绩,蔡毓荣的仕途都非常顺利,先后担任了佐领、刑部郎中、御史、参领,秘书院学士等职位。 几年之后,正值中年的蔡毓荣被康熙任命为四川湖广总督。,成为家族中的又一代封疆大吏。他在任期间获得了非常好的政绩,不仅百姓和平安定,经济发展也很迅猛。

只不过在1673年,当蔡毓荣发现吴三桂起兵造反之后,他第一个选择报告情况。 事实上,在发动三藩之乱之前,吴三桂早就已经对剥削政策不满,秘密联系部队、汉人、湘军,希望大家一起帮助他谋反。 但是,吴三桂没有想到当时与他口头约定的那些清朝的官员,到了关键时刻纷纷倒戈,因为他们自己有权在手,就不想冒着风险进行谋反。 与此同时,蔡毓荣也把自己当成了清朝的大臣,手握重权,更不想要出尔反尔的谋反,而且他已经跟随着家族一起降清。

只不过,吴三桂看着这么多出尔反尔的人,心里也非常不甘心。为了逼迫他们,尤其是以蔡毓荣为首的一中官员,吴三桂放出了大招。 他提前一步对外宣称,蔡毓荣已经发动了兵变。这一举动直接促使蔡毓荣赶紧向康熙上书,不仅揭发吴三桂要谋反的事实,也从另一个角度自证清白。 在康熙的命令下,蔡毓荣开始筹备军队,整理物资,为接下来的战役做准备。在一年之后,蔡毓荣就被封为兵部尚书。至于为什么蔡毓荣的升职加薪来的如此之快,还要和蔡毓荣的所作所为联系起来。 康熙知道蔡毓荣这次的报告对整场局势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吴三桂造反时,他几乎消息封锁了所有的消息。

当时,吴三桂已经将云南地界上仅有的两位封疆大吏杀害。要不是蔡毓荣及时知道了消息,可能三藩之乱还不知道有什么样的结局。 同时,蔡毓荣在上报的时候还紧急设防。而且面对吴三桂的多次招降,他坚定决心,未曾妥协半分。虽然屡战屡败,但最终他还是等到了前来支援的大军,守住了四川、湖南。 他的做法对整场战役的胜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之后的战役当中,蔡毓荣又带领部队立下了不少战功。 因此,康熙对他的表彰不仅仅是肯定蔡毓荣的做法,也是为了告诫与蔡毓荣有相似经历的其他人。

但这一次升官加爵让蔡毓荣更加感恩,于是他率领部队一路向前高歌,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蔡毓荣因小失大 蔡毓荣用自己半辈子兢兢业业换来了云贵地区的安定与祥和。当他重新踏入京城官场的时候,他忘记这已经是清朝的天下,是满人的天下。 作为满人的康熙是要打压汉人也要打这些从明朝就遗留下来的世家。如果不是见到了吴三桂的孙女,蔡毓荣的一生中应该不会有这样的污点。 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仅仅是带走了无数的罪臣之女,给他一个小妾的身份,就让他引来了杀身之祸。

其实一开始蔡毓荣没有犯任何错误,只是一份弹劾董卫国的奏书就让康熙皇帝认为他妒忌董卫国的功劳。 后来又因为蔡毓荣的儿子在朝中内务当差的时候,得罪了佟国维的儿子。没想到给这位父亲招来了杀身之祸。 他只考虑到自己的父亲是兵部尚书,但他没有考虑到佟国维除了是当朝权臣之外,还有一层皇亲国戚的身份。 作为康熙的舅舅,他的能力是别人不能够小觑的。在帮助儿子打压蔡毓荣儿子的时候,佟国维就派人一直在寻找蔡毓荣的弱点,结果让他发现了一个想都没有想到的秘密。

原来,蔡毓荣家中私藏了吴三桂的孙女。他以为这么多年没有人知道,谁知道在五年之后就被佟国维查了出来。 康熙二十五年,一个普通的早晨,佟国维扬着胜利的微笑,大步阔斧的走向朝堂,向皇帝报告了一个惊天的大消息,那就是:蔡毓荣在府中藏匿了逆贼吴三桂的孙女,并且将她纳为自己的妾室! 听到消息之后的蔡毓荣一度站都站不稳,他亲眼看到康熙派来的官员冲进自己家调查,带走了吴氏,蔡毓荣的心也凉了一半。 几天之后尘埃落定,调查结果就像佟国维说的那样,蔡毓荣因此被缉拿。眼看着要面临斩首的危险,康熙却手下留情。他念蔡毓荣平定叛乱有功,将他免除死刑,只不过要发配到黑龙江。

直到几年之后,康熙大赦天下,蔡毓荣才返回家乡养老,只不过当他回去看到衰败的门口,空无一人的宅院和已经沦为各种官员妾侍的女性家眷,蔡毓荣也不知该去向何处。 想到自己前半生辉煌无比,最后没想到却因为一个女眷而断送了自己的仕途,蔡毓荣就算后悔也来不及。 那么,康熙在意的真的是蔡毓荣窝藏逆贼的家眷吗?其实不然,对于康熙来说私藏一个掀不起任何水花罪女并不是什么大事。 康熙在意的不仅仅是蔡毓荣的贪色,还涉及到他对朝廷的忠诚度。 清朝尽管有很多的皇帝都非常崇拜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但是他们内心对于他们的崇拜是真的吗? 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入驻中原的时候,为了保护明朝的皇陵,笼络明朝旧官,发布了各项对他们有利的谕旨。 但像多尔衮的做法一样,历代皇帝几乎都会对前一个朝代的各种皇陵进行修复祭拜。这不仅是对那些失去家园,颠沛流离的皇室贵族一份安慰,更是为了收买民心。 毕竟王朝更迭之后,百姓适应需要更长的时间,新政权的巩固需要这一方法来帮助他们更好地行驶自己的特权。

只不过在背地里面,这些皇帝的做法旧显得刻薄多了。他们往往都会选择将前人处得干干净净,并且惯用各样的借口和方法除去旧势力。 在顺治五年的时候,满清就对明朝的宗室展开了疯狂的厮杀。没有抵抗的明朝宗室都被无辜的射杀,而那些一旦率军反抗的明朝诸王走的则会更惨烈。 清军将明朝的宗室在五年的时间当中赶尽杀绝,其实他们一开始也没有打算放过明朝的宗室,一切都是等到政权稳固之后再进行。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以绝后患,他们一贯采用这样的方式将明朝的宗室大臣彻底清除。

蔡毓荣也深知其中的道理,因此当告老还乡的蔡毓荣看着自己曾经风光一时的院落,心中五味杂陈。 他又想起1678年,当他冲进吴三桂的豪宅,看到角落那一双无辜眼睛时的激动与感慨,如果当时没有那一眼,是不是现在又会不一样的现状呢? 蔡毓荣知道不可能,他明朝时的家世和身份,就注定他会有惨烈的下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