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史上,曹操绝对是首屈一指的英豪。短短数年,曹操以区区兖州之地,先击败吕布、袁术、刘备,后力敌拥兵数十万的袁绍。官渡之战,袁绍惨败。邺城一战,袁绍二子逃亡乌桓。由此,引出了一段曹操和辽西走廊的史事。(即山海关——锦州的陆上通道)

当时曹操已控制北方重镇邺城,并兴修了通往幽州的水道以运输粮草,其目的就是讨伐乌桓,连带铲除袁绍二子。当时的乌桓是先秦时代东胡的后裔。公元前3世纪左右,匈奴冒顿单于击破东胡。随后,幸存的东胡人一分为三,一部经呼伦贝尔草原退往大兴安岭北部,是为鲜卑人前身;一部经锡林郭勒草原退往大兴安岭南部的西拉木伦河两岸,是为乌桓人前身;一部则被匈奴收编。迁至乌桓山的东胡部落遂以山名为族号。因为乌桓山又被称为乌丸山,故而乌桓又被称为乌丸。汉武帝时,匈奴遭到汉军连续打击后退守漠北。在汉帝国的同意下,游牧在西拉木伦河流域的乌桓人徙居上谷(今怀来)、渔阳(密云)、右北平、辽东(辽阳)、辽西(义县),而汉朝交给他们的任务则是“为汉侦查匈奴动静”。

东汉中后期,北匈奴再次遭受汉朝打击,主力撤出漠北。于是,大漠南北一时间处于权力真空的状态。各部少数民族纷纷填补匈奴人走后留下的空隙,乌桓和鲜卑便是其中的主力。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当时乌桓就近控制了漠南之地,鲜卑则控制了匈奴人祖宗之地漠北,并收编了匈奴余众十余万部落,奠定了随后南下中原的基础。东汉末期,乌桓分为四大部落:上谷部,辽西部,辽东部,右北平部。经过数十年的繁衍,四部乌桓总数不下二十万人。其中,以辽西部落最为强大。公元190年,辽西部大人丘力居病死,其子蹋顿继位,总慑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部,曹操需要摆平的就是这三部乌桓人。

曹操当时虽然控制了华北平原,但若想要穿过燕山,攻击乌桓总部柳城(朝阳),则有三条路线可供选择,二条穿越燕山山脉,是为卢龙道、古北口道;一条靠山傍海,是为傍海道。卢龙道和古北口道修在燕山山脉深处的高山河谷,对后勤依赖极大的汉人部队考验很大。而傍海道,也就是后来从山海关——锦州的辽西走廊,却无此等麻烦。按照今人的眼光来看,已经走到无终(今天津蓟县)的曹操为何没有像清朝一样,下意识地选择辽西走廊而是走了燕山山脉呢?

古北口道:顺义—密云—古北口—滦平—渡过滦河以及支流伊逊河—承德—平泉(汇合卢龙道)—宁城—沿老哈河河谷北上渡过西拉木伦河—巴林左旗;卢龙道(喜烽口):蓟县—遵化—卢龙口(喜峰口)—平泉—凌源—渡过大凌河—朝阳—沈阳

其实,曹操当时的想法也是走辽西走廊出塞,可当时正值夏季,辽西走廊“滨海洿下,泞滞不通”。随军土著田畴也用一句话告诉了曹操此路夏季不可行,“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为难久矣。”按照今人的说法就是,当时的辽西走廊因为紧靠大海,经常发生海侵,造成此一狭长区域积水十分严重,沼泽地带太多。换句话说,此路在夏季不可行,冬季便可通行。不过,心急铲除乌桓的曹操没有耐心等到辽西走廊冰封上冻,便冒险穿过燕山奔袭乌桓。柳城一战,曹操大将张辽阵斩蹋顿,曹军完胜。恰好,此时正值冬季。于是,曹操便经傍海道返回邺城。途径碣石时,曹操即兴赋诗了一首名传千古的佳作——《观沧海》。

到了隋唐时期,为了教训高丽,隋炀帝、唐太宗曾多次调发大军出塞。但自古以来经常性用到的卢龙道和古北口道实在不能承受几十万大军的后勤运输。于是,傍海道开始被唐人改造,榆关守捉(抚宁)也在此时设置。不过,直到唐末五代时期,傍海道除了季节性地使用外还是没有获得长足的发展。辽朝兴起后,部分居住内地的辽人被皇帝遣回东北。不想一干人等行经辽西走廊时突遭大雪,辽朝随即将其就地安置。随着定居人员的出现,辽西走廊开始得到开发。后来,在辽西走廊又相继出现了润州(秦皇岛市)、迁州(秦皇岛市)、来州(绥中)。到了金朝兴起,女真人为了方便南下侵宋,又在辽西走廊上每五十里设一驿站。从此,便捷通畅的辽西走廊才真正取代古北口道和卢龙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