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和春天一起启程
6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姜媚
设计:郑玉焓
乙巳蛇年正月初六,逢立春,宜抖擞精神、整装待发。
大年初六,按照民间习俗,人们会将过年期间家中积攒的垃圾杂物来个里里外外的大扫除,这是“送穷”的关键一步。很多店铺会选择在这一天开市,也是希望借着“送穷”,开启新一年生意兴隆的预备势。
巧合的是,今天恰逢立春。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也意味着新一年的开端。古人将立春分为“三候”,分别是: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东风解冻,散而为雨,草木萌动,万物复苏”“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等诗词,是我们对春光的浪漫想象,更是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寄望。
立春,不仅标志着自然界的万物开始从沉睡中苏醒,更寓意着新的轮回与希望的萌芽。感受到大自然的律动,人,也从这一日开始从“窝冬”的状态中抽离出来,抖擞精神、整装待发。
古时,立春之前,会有人沿街大喊“春来了,春来了”,是为“报春”。
立春当日,人们会佩春娃戴春幡春胜迎接春天,吃春饼春盘“咬住”春天。
更重要的是,立春过后便是春耕的最佳时机,人们会在立春的时候举行“鞭打春牛”的仪式来“催农耕作”,男女老少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着五谷丰登。
春种秋收,大自然的“生物钟”孕育了农耕的“进度条”,客观的时间与主观的生产活动,人与自然在持续千万年相伴中相印成合一的状态。
虽然四时流转已越千年,我们已经认识到“送穷”更多的是一种心里安慰,我们中的很多人也已经不事农耕,我们依然遵从传统的仪式感,迎接时序更迭,这是对春天到来热情的响应,蕴含着唤醒自己的祈愿。
老话说:“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时序的更迭从不会因人的意志而更改,先人早已深谙“干事创业要趁早”的道理。这个早,不仅是谋划上的早,更要行动上的早。
然而揆诸现实,“拖”字当头,美其名曰“还没准备好”,用“拖延症”为借口,将行动寄托于明天的现象时有发生。
比如,我们个人往往容易被各种琐事牵绊,导致计划一再推迟,到了年末,“又双叒叕倒在年初立下的Flag里”的哀叹在社交平台刷屏。
又比如,每到10月左右,“全力冲刺”“全力以赴”“决战四季度 决胜全年度”等等表述时常见诸报道,这背后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某些地区发展的不均衡。
明日复明日,但明日又何其多?若总是到最后一刻才匆忙行动,还幻想着能像看视频一样开两倍速或者三倍速,且不说这样的“快进式”到底能否完成目标,仓促和紧张之下,只怕内心的懊恼与焦虑也足以让人感到崩溃。
正月初六与立春相逢,给2025年的春天更添了几分催人奋进的色彩。
你看,新草嫩芽露出了头,枝条细看能看到微微的绿色,天空中鸟儿的叫声也不复寒冬时的低沉,多了些清脆。
你看,街头巷尾已有数不清的店铺拉开卷帘门,擦拭橱窗,布置新品,喜气洋洋迎接第一批顾客的到来。
你看,许多人已经收拾好行囊,开始踏上返程的路途,从家乡返回工作或学习的地方。
朋友们,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就要到来了。是时候行动起来,活动筋骨,踏着河水与泥土起舞,把各项工作能早则早,趁春光正好,跟着春天一起启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