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六年,陕北延安。
许世友待在一个窑洞改的监狱里,心里很憋屈。
不是说他怕吃苦,也不是他真的犯了什么大错。正好反过来,他觉得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头上被扣了个要审查的帽子,这让他非常恼火。换了谁,谁心里都不舒服。
许世友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从少林寺出来,打仗很猛,性格也直,像一根筋。这种人讲义气,看不得别人受苦,但也轻易不服人。现在他被关起来了,错就错在张国焘的事情上,他被牵连了。从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变成了阶下囚,他心里有火,但是没地方发。
更让他难受的是,他的老婆雷明珍,看到这个情况,很快就和他分开了。理由是怕被影响,还说许世友对组织不老实。这件事让许世友心里更堵了。一个大男人,面子很重要,他就算夜里一个人对着墙壁发呆,也不会说一个“屈”字。
事情就这样,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躲着他。
有一个人,总是在关他的窑洞外面走来走去。这个人叫邓岳。
那时候邓岳才二十出头,是个警卫干部,什么事情都管一点。他本来没必要多管闲事,但他就是觉得,许世友这样的人,不像是会干坏事的人。
于是,他开始做一些小事。
许世友的窑洞里冷,他就悄悄找来一些稻草铺在地上。
看许世友没精神,他就想办法弄来一只烧鸡,还有一瓶白酒,偷偷送进去。
这些事情看起来不大。但在当时那个环境下,对许得不到一点温暖的许世友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牢里的许世友,因为这些东西,精神头慢慢好了一点。
他不再整天生闷气,愿意和邓岳坐下来喝点酒,说说话。邓岳很会陪他聊天,听他骂那些让他不顺心的人和事。
天冷了,有邓岳送来的稻草。
肚子饿了,有邓岳送来的烧鸡。
这一点点的好,许世友一笔一笔都记在了心里。一个硬汉子,原来也会因为这点小事,就被人捂热了心。
邓岳其实也没想那么多。他就是觉得一个英雄好汉,不应该像现在这样没志气。就是这么一点简单的想法,谁也想不到,很多年以后,会因为这一只烧鸡,改变了很多事情。
后来,毛主席知道了许世友的事情,亲自来监狱看他。
他认为张国焘是张国焘,跟着他干过事的干部不能全部打倒。毛主席跟许世友谈了很久,还为组织审查上的错误道了歉。许世友心里的气一下就没了,一个硬汉子,眼圈都红了。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许世友官复原职,继续带兵打仗。他没记住那些整他的人,心里却一直记着邓岳的好。
之后,两个人各自忙着打仗,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很长时间都没有再见面。那份在监狱里结下的情谊,就这样放着,谁也没有再提。
时间过得很快,到了一九五三年。
这一年,国防部组织了一次宴会,很多高级将领都参加了。许世友在宴会上,一眼就看到了邓岳。
他快步走过去,一把抓住邓岳的胳膊,对着满屋子的人大声说:
“这个人是个大好人!我当年被关起来的时候,就是他给我送烧鸡吃!”
在场的人都听得一头雾水,不知道他在说什么。邓岳只好把当年在延安监狱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大家这才明白,原来两个人还有这么一段过去。
当时也在场的陈锡联开玩笑说,你们关系这么好,老许你应该多照顾照顾邓岳嘛。
许世友听了,脸一板,很严肃地回答:
“公是公,私是私,这是两码事。工作上的事,要按规矩来,不能因为我俩关系好就乱来。”
他这个人,原则性很强。他觉得,私人的感情,不能和公家的工作混在一起。
邓岳后来的路,走得很稳。
六十年代,他先是去高等军事学院进修。一九六四年,他被任命为旅大警备区的司令员。没过几年,又调回南京军区,当了副司令员。
这时候就有人在想,邓岳升得这么快,和许世友有没有关系?
许世友后来长期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一个司令员,想要提拔自己的副手,是件很容易的事。
这件事,外面的人看不清楚。
许世友自己不止一次说过,邓岳这个人,讲义气,能办事,是个好干部。
但他自己当了国防部副部长,权力更大了,对老朋友邓岳,在工作上还是一样,没有给过特殊照顾。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帮帮老朋友。他说,公家的事就是公家的事,兄弟感情是兄弟感情,这是两条道上的事。
可私下里,他又跟别人念叨:“当年邓岳在窑洞里帮我的那份恩情,我许世友一辈子都忘不了!”
他的话,听起来好像前后不一样。但仔细想想,就能明白。
许世友心里,其实分得很清楚。原则是铁打的,不能动。但心里那份感激,也是真的,一辈子都忘不掉。他是一个人,不是一台机器,人总是有感情的。
陈锡联也劝过许世友,说有机会要多照顾一下邓岳。
许世友嘴上每次都拒绝,说要按规矩办。但心里,谁都知道他对邓岳是不一样的。年轻时候的一点点帮助,过了这么多年,成了一根看不见的线,把两个人连在一起。
真到了工作安排的时候,这根线好像又没什么用。
邓岳能升上去,靠的还是他自己打仗的本事和工作的能力。
这一点,谁也否认不了。
许世友这个人,一辈子都记着别人的好。
别人都说他知恩图报,是个讲义气的人。
往深了说,他当年在监狱里,最难受的不是身体上的苦,而是心里的委屈和冰冷。
就在他感觉全世界都抛弃他的时候,邓岳送去的一碗酒,一只鸡,一点稻草,让他重新感觉到了人间的温暖。
人就是这样。在最低谷的时候,别人给你的一点点善意,你可能会记一辈子。
许世友和邓岳的关系,不是外人能简单看懂的。
有人说,这就是善有善报,邓岳的好心得到了回报。
也有人说,这就是个巧合,邓岳的升迁主要是靠他自己。就算没有许世友,他一样能干出来。
这两种说法,可能都有道理。人世间的事情,本来就不是一条线那么简单。
那只烧鸡,那瓶白酒,到底在邓岳后来的升迁路上起了多大的作用?
一个有权威的说法是,在那个年代,一个干部能不能被提拔,主要看三点:
第一,是自己的真本事。
第二,是历史的机会。
第三,是有没有人推荐你。
许世友的那份人情,可能就是那个第三点。它不是决定性的,但它能在关键时候,帮你一把。你有本事,刚好又有机会,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人愿意说你好话,那你的路自然就顺了。
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但在机会来的时候,能推你一把的,可能真的就是很多年前,你无意中送出去的一顿饭。
这件事,其实真相是什么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们能看到,在一个很讲原则、很硬汉的人心里,也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
那地方,留着最简单的人情和温暖。
许世友的路,是他自己一步步打出来的。邓岳,只是在他最黑的时候,给他点了一盏小灯的人。
制度是硬的,但人情是软的。
一只烧鸡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它能温暖一颗冰冷的心。
这就够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