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听到这样一句话:“人是吃出来的,病也是吃回去的。”这话不假。尤其是心脏病患者,管得住嘴,才护得住“命门”。我常遇见一些老人说自己平时饮食不重口,可桌边偏偏离不开几样小零食,进口虽快活,心脏却悄悄地吃亏。

近年来心梗逐渐年轻化,其实也不少见于年逾花甲之人。那些看似无害的小零食,若吃得不当,足以击垮一个原本正常搏动的心脏。今天我这个老中医就来带大家看看,哪三样“藏毒于口”的东西,可别再一口接一口。

69岁大妈心梗离世,医生惋惜:把3样当零食,心脏再好也扛不住

一、【高钠咸干果——助火生痰、水气难消】

瓜子、咸花生、鱼皮花生,常成了不少长者的“口头瘾”。嘴上一刻不吃,总觉得少点什么。尤其在看电视、下棋、唠嗑时,不知不觉一把又一把。

可这类咸小食,含钠量极高,易引血压上升、血管紧张。中医称之为“食盐伤肾,肾阳不布,水湿上泛,壅之心脉”,意思就是,咸食能助火、伤精、闭气机,尤其直接伤至心阳。

我常问患者:你是否吃完咸零食之后,舌头发干、心跳加快,甚至夜里睡不实?嗯,这正是体内水火失调、心气郁冲之象。

说白了,再欢喜的瓜子,也不能换来心头那口平静气息。

二、【高糖糕点糖果——甜腻扰脾,血脂飞升】

红豆糕、小麻花、蛋黄酥,还有那些层层叠叠的节日礼盒,不少老人爱不释手,嘴甜了,心也喜了。可你是否知道,甜虽悦口,却最易生痰聚湿,扰动脾胃转运?

中医讲“甘多则腻,腻则伤脾”,脾不运湿,则痰饮内伏,日久痰阻心胸,这也正是许多心绞痛患者“吃太好”之后突发的根因。

特别是糖分高的精致点心,容易引起血糖和血脂的波动。一旦三高一起上身,心脉郁结,脑动脉、冠状动脉都不再通达,哪还安心跳?

想一想,你上次吃甜点是否停不下来?这“甜上瘾”的惯性,是对身体血脉最沉重的负担。

69岁大妈心梗离世,医生惋惜:把3样当零食,心脏再好也扛不住

三、【油炸膨化食品——火燥入里,血管生损】

锅巴、薯片、炸年糕,不少人觉得“酥香入味”,买上一包压压嘴馋,有的早起就吃,有的夜里也嚼。可要说其中害处,我张口就能数十条。

炸物属“火邪入胃、直奔心包”,令人烦热、鼻干胸闷,气不达则血不行。中医观点中,这一类“热毒食”最易导致心火上炎、气机逆乱、痰火扰神

更重要的是,反复油炸的油脂极易破坏血管弹性,诱发血脂异常,引发斑块沉积,久之不改,心脑皆损。

你可否经历过,炸物多食一日,夜里心跳加快、舌苔厚腻?这不外乎是身体在“拉警报”,莫当耳边风。

操作方法:适老妙食替换法,既解馋也护心

瓜子换成低钠原味核桃,富含植物油脂,还可强心健脑。

甜品改为清蒸紫薯、红枣山药糕,清甜不上火,益气又健脾。

炸物可用烤南瓜、煮毛豆代替,温润清淡而不损肠胃。

你不妨现在合掌思量,是否能将家中零食盒清理一番,把“口头祸水”逐一替换?嗯,从今天起,莫把“嘴福”变成“命债”。

切记!以下几点,你一定要牢牢记住:

  1. 空腹不吃零食,尤其是甜咸辛辣类食。
  2. 零食只作点缀,万万不可代替三餐主食。
  3. 睡前三小时忌零食,扰阳升,伤阴藏。
  4. 若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者,尽量远离加工零食。

你今日读到了这,是否已回头看看自己的饮食习惯?该丢弃的就别犹豫,从“断一食”开始,心脏就在暗中道谢。

69岁大妈心梗离世,医生惋惜:把3样当零食,心脏再好也扛不住

写在最后:

心病未发时,最静;一旦发作,却最烈。而这烈,许是你每日不经意的一口口埋下之根。保心,应从少食口欲开始。你愿意为自己的心留口余地吗?那就从不吃这三样零食开始。

民间方法非替代医疗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健康养生常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