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4日讯(记者 徐昊)随着工信部等五部门官宣“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二级市场车路云板块持续高涨。
7月3日,工信部在回答相关问题时特别提到,促进多场景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结合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等需求,因地制宜开展智慧公交、智慧乘用车、自动泊车、城市物流、自动配送等多场景的规模化应用试点。
“‘车路云一体化’中车端的基础是单车智能,在此基础上,赋予车端5G、C-V2X直连通讯的能力,才能形成‘车路云一体化’的闭环发展。”有业内人士表示。
在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宁看来,车本身是整个车路云网图建设的核心。“我们的目标是积极发展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示范,计划在未来两年部署超过万台自动驾驶车。”孙宁透露。
相关政策的出台无疑将加快智驾商业化落地的步伐,同时也进一步催热自动驾驶等相关赛道。据财联社记者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共12家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其中,既有地平线、黑芝麻等智驾芯片供应商,也有Momenta、小马智行等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还包括如祺出行等Robotaxi运营商,几乎涉及自动驾驶全产业链。
6月17日,证监会披露了关于Momenta Global Limited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这意味着Momenta已获准赴美IPO。据悉,Momenta有望通过此次IPO筹集2-3亿美元资金,预计最早于今年完成上市。在此之前的6月12日,二次递表的黑芝麻智能通过港交所聆讯,距敲钟仅一步之遥;而涉足Robotaxi运营的如祺出行,则计划于7月10日正式登陆港股市场。
从初步统计结果看,港股也成为众多智驾“独角兽”的IPO首选地。行业人士分析,相较于A股,赴港上市更有利于智驾初创公司把握国际市场机遇,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和业务开拓机会,谋求更多海外市场发展的可能。
以纵目科技为例,其2022年11月申请科创板上市,未能成功;2023年9月27日,纵目科技宣布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第二次闯关IPO“折戟”。今年3月28日,纵目科技转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同时,部分智驾公司此前登陆美股后反响不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市目的地的选择。其中,文远知行虽在去年8月便已完成境外上市备案,如今距离备案到期时间渐近,但仍不见其有任何进展;在2023年2月赴美上市的禾赛科技发行价为19美元,如今股价已经跌至4.55美元,跌幅高达76%。而在2023年12月上市、同为激光雷达企业的速腾聚创,发行价为43港元,股价最高点达到了137.5港元。
“有许多公司想趁着港股智驾估值锚较高,抓紧完成上市和资方退出。”上述行业人士分析表示。
不过,尽管港股展现出了对智驾企业的友好态度,以及政策端不断释放出的利好重新唤起资本市场对自动驾驶赛道的关注外,根本上看,当前行业内部普遍面临的资金短缺和业绩亏损问题,才是智驾企业争相寻求IPO的关键推手。“亏损是这些自动驾驶企业选择上市的一个原因。”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
以国内智驾芯片供应商地平线为例,其于今年3月递表港交所。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地平线收入分别为4.67亿元、9.06亿元和15.51亿元,连年同比增长,且拥有超70%的毛利率,但三年间累计经营亏损仍仍超50亿元。
尽管自动驾驶企业普遍面临盈利挑战,但通过上市,可以获得资金支持,推动技术发展和商业化进程。“自动驾驶极为烧钱,这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研发和市场推广,上市可以开辟必要的融资渠道。”张孝荣表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