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媒体:校服采购别让家长被学校拿捏
9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许卫兵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进一步完善校服管理工作机制、规范选购管理和行为、强化服务保障,明确要求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学生、家长购买校服或捆绑销售。(5月21日 光明网)
早在2015年6月,教育部等4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严格规定校服的生产、采购和选用流程。时隔近10年,广东省教厅发布《意见》,再次强调不得强制购买,说明自愿原则是基本要求,不得违背,也说明部分学校仍然存在变相强制的现象。
有的学校视购买校服为“唐僧肉”,希望从中捞取不少油水。他们寻找定点生产厂家,吃回扣,与厂家联手抬高价格,赚差价,不少校服价格高、质量差,家长们叫苦不迭。这些学校通常不会采取直接强制的方式,而是以“家长同意”作为名义,实施变相强制购买。
有的学校规定,采购校服需要经三分之二的家长同意。这种制度设计能够保障家长自主选择权,增加学校强制难度。然而,即便如此,学校仍有空可钻,牵着家长的鼻子走。
有的学校向家长发放购买校服征求意见书,征求家长意见并签字;有的学校召开家长会,对购买校服公开举手表决。这让学校有效监督家长,准确知道谁在反对,部分家长出于担心与学校产生分歧后,孩子会受到区别对待等顾虑,不得不违心同意,使得 “家长同意” 成为了变相强制的 “挡箭牌”。由于这类变相强制手段较为隐蔽,发现和治理起来存在一定难度,因而在部分学校较为常见。
变相强制购买校服,违背家长真实意愿,滋生校园腐败土壤,必须予以根治。一方面,学校要营造条件,让家长真实表达意愿。比如,设置匿名投票渠道,让家长能够放心、真实地表达想法。另一方面,公开举报电话,畅通投诉渠道,一旦家长察觉学校搞强制,可向相关部门投诉,寻求帮助。此外,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确保校服采购工作能够在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下进行,切实维护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