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最近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的表态让不少人感到困惑。他表示,俄罗斯并没有推行“去美元化”政策,也没有反对美元的计划,而是因为俄罗斯被排除在全球美元支付体系之外,才被迫转向本币结算。这个说法与他过去在俄罗斯一直推动去美元化的立场大相径庭,许多人纷纷猜测:这到底是俄罗斯的妥协,还是一种战略性调整?
普京的言辞调整,看似是向外界释放出一种妥协信号,但仔细分析,实际上更像是一种务实的战略调整。也就是说,普京在下一盘“大棋”。
相比于前任政府,特朗普更像一个可以谈判的“商人”。特朗普政府一直对“去美元化”极为敏感,甚至将其视为美国的“逆鳞”。去年11月,特朗普胜选后就警告金砖国家,如果它们继续推进去美元化或寻找替代货币,美国将对这些国家加征100%的关税,并排除它们进入美国市场。今年7月,巴西总统卢拉在金砖峰会上提到寻找美元替代品时,特朗普立刻威胁要对这些支持金砖国家的国家加征10%的关税,并随后对巴西加征了50%的高关税。特朗普明确表示,削弱美元地位等同于美国在一场世界大战中的失败,且承诺只要他在总统位上,美元的全球领导地位绝对不会动摇。
普京显然明白,如果在“去美元化”问题上与特朗普正面交锋,将加剧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甚至可能导致俄罗斯面临更加严厉的制裁。面对这样的压力,普京选择了一个务实的战略调整。他强调,俄罗斯并非主动推行“去美元化”,而是因为实际被排除在美元支付系统之外,这种情况下才不得不转向本币结算。尽管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本币结算已经超过九成,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中,俄罗斯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与印度的石油交易就是一个例子,俄罗斯收到的印度卢比几乎无法在国际市场上流通,只能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解决问题。人民币虽然流通性较好,但俄罗斯收到的人民币主要用于购买中国商品,无法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使用,且印度政府拒绝了用人民币支付石油款的建议。
俄罗斯并非放弃美元,而是在等待更有利的时机。自2022年3月起,俄国央行就表示,“不禁止美元在俄国境内流通”。实际上,无论是国家还是权贵,俄罗斯手中持有的美元资产、美元黑产和美元明面上的储备都不少。普京此时不愿意完全放弃美元,是因为当前的国际经济秩序仍然离不开美元。在未来,如果美元真的面临崩溃,俄罗斯最终可能不得不依赖人民币。问题是,如果美国彻底“玩废”美元,俄罗斯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的位置将变得更加尴尬。
自俄乌战争开始至今,俄罗斯的经济局势并不乐观。自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紧张以来,卢布汇率的暴跌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开战之前,1美元兑75卢布,但目前官方汇率已经跌至1美元兑105卢布。更为严重的是,俄罗斯实施的是“允许美元兑换卢布,但不允许卢布兑换美元”的外汇政策。也就是说,俄罗斯公民无法将卢布兑换成美元,而只能将美元兑换成卢布。
在这种政策下,卢布的真实价值与官方汇率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落差,黑市上的美元兑卢布汇率高达560卢布,而官方汇率仍然是105卢布兑1美元。这种差距也让人联想到前苏联时期的货币危机。俄罗斯的十年期国债利率在2023-2024年曾高达15.8%,而同期美国的十年期国债利率仅为3.7%,中国的为1.7%。
俄罗斯期待在中美之间达成平衡
尽管俄罗斯在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下,人民币结算已覆盖部分贸易,但在能源贸易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为138.21亿美元,而两国的货币互换协议规模是1500亿人民币(约合187.5亿美元)。然而,如果俄罗斯继续扩大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情况就变得复杂了。如果不扩大货币互换协议的规模,或不减少能源进口,俄罗斯将面临人民币对卢布汇率的压力。
在这种情形下,俄罗斯似乎在寻找其他方式平衡贸易逆差,如购买中国国债,或通过与中国的能源企业合作来调节经济结构。然而,俄罗斯并未表现出强烈的意愿去与中国合作。
俄罗斯虽然当前与美国的关系紧张,但普京心里清楚,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依然深远。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虽然表面上看似紧密,但俄罗斯始终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威胁到其在全球的地位。普京所推崇的“猴和老虎”理论便是这种平衡的体现——俄罗斯希望中美两国互相斗争、两败俱伤,最终自己坐收渔翁之利。然而,如果美国真的做出了不理智的决策,导致全球美元体系崩溃,俄罗斯的战略选择就会变得非常复杂。
事实上,俄罗斯并不愿看到当前的国际平衡局面被打破。对于俄罗斯而言,最理想的局面是美国在世界舞台上“自作自受”,而中国并不因此单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普京可能并不想看到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无可争议地崛起,如果美国的衰退过于剧烈,俄罗斯很可能也会在新的国际秩序中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普京的战略目标就是维持这种中美之间看似脆弱的平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