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周总理”的特型演员,在《李四光》《大河奔流》《风雨下钟山》《西安事变》《报童》《周恩来》《金陵之夜》等影视剧中以“周总理”出镜,成为最神似、最优秀的特型演员,他就是著名演员王铁成。

他出身于富裕家庭,儿时更是富家子弟,可特殊时代他却穷困潦倒,蜗居在15平米的筒子楼里,生活的反差没有击垮他。如此优秀的基因,却养育了一个先天性智力缺陷的儿子,54岁的儿子还未婚,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这也成为王铁成一生的痛。

2024年6月,88岁的王铁成在北京病逝,临终前,王铁成把儿子女儿都叫到身边,儿子坐在地上号啕大哭,女儿听到父亲还留有遗憾后,便大哭了起来.........

富家子弟,因京剧耽误学业

1936年8月,王铁成出生于北京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天津有名的商人,母亲更是旗人贵族,家庭的经济条件在当时的条件下,可算是十分优越。他们家就住在东城区的演乐胡同,和本司胡同仅有一墙之隔,这也让王铁成从出生就开始接受京剧的熏陶。

小时候,演乐胡同和本司胡同住着很多在北京讨生活的京剧演员和伴奏员。每天一早,演员都会聚集在胡同路口的大树下练习声乐,年幼的王铁成每次听到伴奏声响起都会跑到大树下听演员们练习,久而久之,王铁成也就迷上了京剧。

父亲也是京剧的发烧友,不仅自己非常喜欢京剧,而且因为工作的关系,父亲常常带着生意上的朋友出入剧场,对京剧更是有自己的见解。有一次,父亲从天津回到北京,计划带着老京剧票友去剧场听奚啸伯的京剧,刚回到家,正巧听到儿子王铁成在咿咿呀呀地学习京剧,唱得算是有模有样。

“想学京剧吗”听着父亲问自己,王铁成猛然地点了点头。“要不下午和我去剧场看京剧”。这句话着实把王铁成吓了一跳,要知道自己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看过京剧。“嗯”王铁成没有思索片刻便答应了下来。

到了剧场,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王铁成震撼了,令他没想到的是,有这么多人喜欢京剧,剧场上座无虚席,待京剧表演大师奚啸伯上场后,剧场内更是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此时欣喜的王铁成扯着父亲的衣袖说道:“爸爸,我能和他学习京剧吗”。说完便指了指台上的奚啸伯。

父亲听后笑了笑没有作声。父亲知道当时奚啸伯可是京剧四大学生,是京剧“奚派”的创始人,要拜入他的门下谈何容易,虽然有难度,但父亲思想开明,很支持儿子王铁成学京剧。

从那以后,王铁成像是个换了一个人,不仅每天早上早早就起来练习声乐,还会向邻居们讨要学习技巧和基本功。而父亲也没闲着,四处打听奚啸伯的招徒消息。在王铁成14岁那年,父亲在北京的一名富商的介绍下,终于带着儿子见到了奚啸伯,还让王铁成成为奚啸伯的徒弟。

别看王铁成年仅14岁,还是在上学的年纪。但他非常能吃苦,在跟随奚啸伯学习的3年时间里,每天都下课放学后总是马不停蹄地往奚啸伯家里跑,一学就学到晚上11点才回到家里,也让王铁成掌握了多种技能。

1952年,父亲看着儿子王铁成陷入京剧不能自拔,花费了大价钱买了胡同里第一台收音机,当知道收音机能收听京剧后。王铁成更是把收音机当成了第二个老师,每次回家后都要抱着收音机,听着京剧才能睡得着。

正是因为对京剧的痴迷,读高中的王铁成学习成绩并不好,甚至还留了2次级,读了5年的高中。但他却在那几年的时间里,学会了《宝莲灯》《四郎探母》等京剧曲目,也为他将来站上表演的巅峰打下了基础。

考入表演系,29岁却在演大树

1957年,21岁的王铁成好不容易熬到高三毕业,但考哪个大学又成为他艰难的抉择,师傅奚啸伯建议他去考中央戏剧学院,当时戏剧学院没有京剧专业,这让非表演出身的王铁成很是为难,直到父亲的一句话才点醒了他。

“表演就和做生意一样,要学会变通,你有唱京剧的底子,难道怕演不好吗”。父亲的哲理让王铁成看到了希望,但毕竟自己文化成绩不好,又没有专业表演练习,总不能落榜再读1年高中吧!

压力山大的王铁成只能每天往返剧场,放学后不回家,经常就走进学校附近的人艺看话剧,整整1个月的时间每天都是如此。当时所有的话剧他都看了一整遍,像《日出》《茶馆》两部话剧更是能背出来了。

别人进剧场是看话剧,而王铁成却不是,每次进话剧场,王铁成总要带着本子和手电筒,本子上记录着话剧从开场到结束的整个过程,还记录了每一名演员的表情、语言等等细节,更像是话剧的剧本。可见,王铁成对表演是有多么的热爱。

有一次,王铁成像往常一样带着本子和手电筒走进剧场。话剧开始后,王铁成便咬着手电,照着本子开始记录起来,可谁曾想,他记录得太过认真,抬头的瞬间,手电灯光照到了演员,这让演员很是尴尬,表演甚至因此还中断,剧场还以为是灯光出错了,王铁成则埋头奋笔疾书。

9月,王铁成靠着惊人的毅力和扎实的功底,在300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一名学生。进入学校后的王铁成凭借着京剧的功底,很快成绩就名列前茅,还多次代表学校参加了各种表演。

4年的大学生活,让王铁成真正意义上地从一名京剧家转变成一名演员。每天他都努力地练习,除此之外,他对京剧的热爱也一丁点儿没有落下,空闲之余,他还是会到师傅奚啸伯那里学习本领。

1961年,王铁成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可当时毕业的学生很多,要等国家分配,一身技艺傍身的王铁成只能当工人以谋生计。刚毕业那段时间,王铁成干过钢铁工、干过马夫、干过服务员,就是没有专门从事过演员的职业。

本想着分配调令很快会下来,可一等就足足等了4年。1965年,王铁成被分配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当演员,此时28岁的王铁成显然不是饰演儿童剧主角的料,在剧院只能扮演电线杆、树、山这些,虽然很无奈,可至少是和表演有关,就和他自己说的那样“表演部分主角和配角,剧中每一个人物都是主角”。

28岁还在儿童艺术剧院当演员,让王铁成在朋友中成为一个“笑话”,面对流言蜚语,王铁成没有退缩,反而认真钻研演技,就算是演棵树,王铁成也要把它演活、演的有精神。伴随着这样的专一,王铁成很快就受到了佳人的青睐。

88岁因病离世,儿子却成了临终遗憾

1966年1月,王铁成提着水果去看望师傅奚啸伯时,碰到了一同来看望师傅的闫莉莉,看着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女生。王铁成害羞了,脸更是红彤彤的,师傅奚啸伯看在眼里却乐在心里。当着王铁成的面就问闫莉莉结婚了没有。

闫莉莉摇了摇头,接着师傅又问到王铁成,王铁成也摇了摇头。两人此时也明白了师傅的良苦用心,但看着面前大家闺秀模样的闫莉莉,王铁成退缩了,虽然他心中有数,但自己总觉得配不上她。

原来,闫莉莉出生于名门世家、书香门第,言谈举止就能看出是非常有涵养的人。然而在师傅奚啸伯的多次撮合下,29岁的王铁成还是和闫莉莉开始了交往,成为一对神仙眷侣,正当两人沉浸在恋爱中时,一场噩耗又悄然而至。

1966年12月,特殊时代的开始,王铁成父亲因在新中国成立前经商,被打成资本主义,家里多年的资产全部被没收,家庭经济状况一转而下。无奈王铁成只能住在单位厕所边上的一个茅草屋里。

家道中落,让本就自尊心强的王铁成开始质疑和闫莉莉的门当户对。他甚至对闫莉莉提出分手,闫莉莉听后却紧紧握着王铁成的手,哭成泪人般地说道:不管你变成什么样,我这辈子嫁定你了。

1967年5月,两人在北京登记结婚了。那时王铁成穷困潦倒,结婚置办的20块钱还是闫莉莉从娘家借出来的。两人简简单单,没有添加家庭的任何负担,可上天有时就是不放过苦命人。

1970年,王铁成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此时的闫莉莉已怀有生育,妻子闫莉莉只能自己照顾自己。12月,妻子闫莉莉在北京独自生下了儿子王蔚平,她没有怪罪丈夫王铁成不在场,她知道丈夫的不容易,两人互相安慰、互相支持。

在儿子王蔚平1岁时,妻子闫莉莉发现儿子还不会言语,举动还怪异,便去了医院检查,可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儿子竟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这个消息让王铁成赶忙回到北京,面对家人说送走孩子,放到孤儿院的办法,夫妻俩泪流满面,这可是自己的亲骨肉啊!

“就是再难我也要养”王铁成的一句话打破了家庭的宁静。之后的几年,两夫妻的工资全数放在了儿子治病上,但王蔚平的病症却没有丝毫好转,而王铁成的演艺生涯却在不知不觉中火了起来。

1978年,在女生出生的那一年,夫妻俩赶忙到医院检查,当听到一切正常后,王铁成和闫莉莉心中的石头才终于落下来,更是意味着儿子将来有了依靠,自那以后,随之而来的皆是好事。

随着王铁成在《大河奔流》《李四光》中饰演的“周总理”大火后,他饰演的总理逼真传神,把周总理的神韵展露无遗,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更是因此成为特型演员。在之后的1992年,更是凭借着《周恩来》,斩获了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演员奖。

可即使是成名,王铁成依然是拿着工资度日,一家四口挤在15平米的筒子楼里。在生活中王铁成会想尽办法让儿子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可由于患病,30岁的儿子依然只有3岁小孩的智商。多年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有生之年照顾好儿子王蔚平。

2024年6月,88岁的王铁成在北京病逝,临终前,王铁成把儿子女儿都叫到身边,儿子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女儿坐在病床前默默流泪。“我这辈子知足了,但你哥哥一直是我的心病,我走后,你要照顾好他,不能让他受委屈”这是王铁成说的最后一句话。女儿听后也和哥哥号啕大哭起来。21日22时22分,著名演员、艺术家王铁成因病与世长辞,希望在天堂没有病痛,没有那么多不幸,也希望王蔚平总有一天能理解到父亲的良苦用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