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油箱到"车圈恒大",比亚迪正被行业“公开处刑”,王传福哽咽了


摊牌了,不装了!


6月7日,在重庆车展,比亚迪被某兄弟企业高管炮轰,要求监管部门公布比亚迪常压油箱的调查结果。


燃油车时代,携手打天下的车企兄弟连,难道就此反目?


曾经开放专利、技术共享,堪称行业老大哥的比亚迪,怎会沦落到被“围攻光明顶”的地步?


6月6日,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在大会上,数次哽咽:“我们从不拉踩别人,只做好自己。”


“油电同价”“限时一口价”、2025年前半年销量第一等动作,让比亚迪这几年销量飙升,但也让它成为众矢之的。


从油箱到"车圈恒大",比亚迪正被行业“公开处刑”,王传福哽咽了



而这些动作也已经不是简单的商战,对于其他车企来说已经关系到了生死存亡。


这样一来,被围攻的比亚迪还有机会成功突围吗?


从油箱到"车圈恒大",比亚迪正被行业“公开处刑”,王传福哽咽了


这已经不是比亚迪第一次身陷舆论中了。


2023年5月,河北某车企声称已于4月11日递交了举报比亚迪的材料,因为其旗下2款插混车型使用常压油箱,违反了环境保护法。



从油箱到"车圈恒大",比亚迪正被行业“公开处刑”,王传福哽咽了


比亚迪回应,对手送检车辆里程仅为450-670公里,没有达到要求的3000公里,所以送检条件是不符合国标要求的,因此检测报告无效,同时强调自身技术是符合法规的。


紧接着,比亚迪在2023年5月,开始进行高压油箱的切换,但强调切换是因为部分用户反馈体验不好,因为发动机总是定期启动,而不是因为技术不合法规。


然而,常压油箱事件已立案两年,调查结果却迟迟没有公布,这也为后续的“口水战”埋下了伏笔。


5月23日,大量的舆论指向比亚迪,甚至有人说其是车圈的恒大。


5月30日,比亚迪高管李云飞,面对比亚迪是恒大的言论进行解释。


他指出截至2024年底,比亚迪有息负债仅是286亿元,仅占总负债的5%,而其他车企的负债率远高于比亚迪,并且比亚迪账面上的流动现金超过1500亿。


从油箱到"车圈恒大",比亚迪正被行业“公开处刑”,王传福哽咽了


最后,他讽刺:“过去几年比亚迪高速增长,反观有些企业却止步不前,新能源业务甚至严重落后。”


然而,舆论并没有就此止住,相反愈演愈烈。


2025年6月的重庆车展上,某车企高管公开表态支持其他同行对比亚迪的举报,并要求相关部门公开调查的结果。


从油箱到"车圈恒大",比亚迪正被行业“公开处刑”,王传福哽咽了



面对浙江某头部车企的炮轰,比亚迪李云飞揭露,在2018年至2023年期间,某车企也有多款车型采用了常压油箱方案。


言外之意是,如果这个浙江头部车企都符合法规要求,那么比亚迪也是合规的。


然而,不管李云飞如何解释,比亚迪被围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比亚迪又是怎么身陷囹圄的呢?


从油箱到"车圈恒大",比亚迪正被行业“公开处刑”,王传福哽咽了


其实,这次在重庆车展某车企高管炮轰比亚迪的事件,看似是技术问题,实则是车企之间长期以来的竞争压力所引起的。


数据显示,2024年,比亚迪销427.2145万辆新能源车,超吉利217.65万辆和长城166.83万辆之和;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销214.6万辆新能源车,相当于吉利140.9万辆和长城 56.9万辆之和。



从油箱到"车圈恒大",比亚迪正被行业“公开处刑”,王传福哽咽了


比亚迪的销量不仅远超几个“老大哥”,甚至在2025年中国车企销量中位列第一,而且在产能上更是与其他车企拉开了差距。


2024年,在其他车企产能闲置率接近70%的情况下,比亚迪却满负荷运转,产能利用率高达160%,直接导致比亚迪单位固定成本远低于其他车企。


加上2022年3月,比亚迪就已经停止了燃油车的生产。


这样一来,其他车企在燃油车卖不动,新能源车产能又跟不上的情况下,局面更加被动了。


但更绝的是,比亚迪还推出了“油电同价”的销售策略,看似是为了让新能源车的售价与同级燃油车基本一致,但对于老牌车企来说冲击不小,它们面临着要么跟着降价,要么被消费者抛弃的两难局面。


甚至在5月,比亚迪开始了限时一口价的降价活动,其中有些车型最高降幅可达5.3万元。


比如,海豹系列的07DM-i智驾版从15.58万降至10.28万,相当于用五菱宏光的钱买到搭载了智驾系统的B级轿车。


从油箱到"车圈恒大",比亚迪正被行业“公开处刑”,王传福哽咽了


这一举动直接击穿价格底线,全行业利润跌至4.1%,这场战斗已从简单的促销战变成了行业洗牌之战。


然而,比亚迪的优势并不仅仅体现在销量和营销策略上,它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才是最可怕的。


比亚迪为了节省成本、掌控生产自主权,自主研发了电控、电池、电机等电车的重要部件,并将这些技术用到了各种纯电动和混动的车型。


从油箱到"车圈恒大",比亚迪正被行业“公开处刑”,王传福哽咽了


其首创刀片电池,成本比三元锂电池低了30%;DM-i混动、智驾系统构建了技术壁垒;自研的IGBT芯片成本仅为外采同等级产品的1/3,有些车企也会像素级对标,但无法撼动比亚迪的技术地位。


所以,这次的争端表面上看是技术是否合规的争议,实则是长期以来整个行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所积攒已久的不满与焦虑。


而比亚迪能否在这场舆论围剿中突围,也是大家最为关注的。


从油箱到"车圈恒大",比亚迪正被行业“公开处刑”,王传福哽咽了


虽然,比亚迪2025年前5个月中国市场销量第一,但也面临着各种危机。


为了增加竞争力,2025年比亚迪要求上游供应商必须降价10%,这让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很为难。


因为他们的平均利润仅5%~8%,这些上游企业为求生,就会出现一些偷工减料的现象。


从油箱到"车圈恒大",比亚迪正被行业“公开处刑”,王传福哽咽了


2025年2月比亚迪王朝、海洋系列投诉量暴涨至22283例,老车主集体要求补偿贬值损失及功能升级。


5月底,工信部发文,明确反对车企价格战,强调这样根本没有赢家、没有未来,并指出低价竞争影响车企正常的生产经营,导致质量风险上升。


同时,比亚迪“三电技术”的优势也正在缩小。


比如,与宁德时代的电池相比,比亚迪刀片电池成本要低15%,但在能量密度方面目前无法超越;比亚迪与华为、小鹏的城区领航功能对比测试中,比亚迪AEB生效时速突破90公里,但系统迭代速度落后头部30%。


从油箱到"车圈恒大",比亚迪正被行业“公开处刑”,王传福哽咽了


然而面对质量、生产链,以及舆论带来的压力,比亚迪早已开始布局,做好了突围的准备。


7月1日,比亚迪宣布取消“一口价”促销政策。


2025年,比亚迪为了研发固态电池和城市NOA智驾系统,特投入超500亿的预算,研发占比达到行业研发均值的2倍。


同时,为了降低中小企业转型门槛,特开放e平台3.0技术专利,以此分化围攻联盟。


实际上,比亚迪早已开始进行全球化布局,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从油箱到"车圈恒大",比亚迪正被行业“公开处刑”,王传福哽咽了


比亚迪加速全球化市场进程,将海外市场营收增速89%,同时海外工厂产能占比提至35%,全球化布局显著超前,并且海外的高增长可抵消国内的增速放缓。


其实,当前比亚迪身陷囹圄的状况,本质是行业淘汰赛的必经阶段。


相信比亚迪凭借着全产业链的控制力,加上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以及全球化布局,有望将被围攻的局面转化为加速升级的成绩。


更希望,中国车企不只是一味内卷,而是走出去,去更广阔的战场,赢得更大的胜利。



-END-


参考资料:

1.盖世汽车Gasgoo《比亚迪的供应链,真这么厉害吗?》

2.战略企划枪手说市场《打不过就抹黑,新能源“狂魔”比亚迪缘何屡遭对手“暗算”?》

3.智驾网《2025过半,中国车市一半是口水,一半是火焰》

作者:九思

编辑: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