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为何不再接吻

中年人为何不再接吻


撰文|芝士咸鱼

编辑|野格

十点人物志原创



电视剧《金婚》中,有这样一幕:男女主人公渐渐老去,文丽躺在病床上,丈夫佟志轻轻碰了下她的嘴唇。此时的文丽头发已花白,脸上却浮现出一丝少女般的娇羞。她笑着问:“你都多久没亲过我了呀?”


中年人为何不再接吻

文丽和佟志共同度过了50年风风雨雨,有过甜蜜,也有争吵和精神出轨,虽然没有同类型剧《父母爱情》纯粹美好,但也被观众评价“更贴近真实婚姻”。图源:《金婚》剧照


事实上,不必等到老年,许多中年夫妻已经不再接吻了。在关于中年人婚姻现状的讨论中,点赞数最高的回答往往是:“中年夫妻亲一口,噩梦得做好几宿。”也有人委婉地表示:“孩子都这么大了,亲嘴还怪害羞的。”


7月6日是国际接吻日。接吻,是夫妻和情侣之间亲密无间的象征,是情到浓时的自然流露,蕴含着欢愉与亲近,成为亲密互动的重要方式。


中年人为何不再接吻

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亲吻场景:二战结束的世纪之吻(左);戴安娜王妃世纪婚礼的吻(中);约翰·列侬被枪杀前最后的吻(右)


你还记得自己上一次和爱人接吻是什么时候吗?


与身边已婚朋友聊过后,我发现了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多数中年夫妻已经很久没有接吻了。无论是因为羞于表达,还是情感逐渐淡漠。接吻,这个曾象征激情与亲密的行为,正悄然从中年人的婚姻中退场。



中年人为何不再接吻

中年夫妻,早就不接吻了



结婚多年,曾经的激情与甜蜜逐渐被柴米油盐的琐事消磨。大量研究表明,45岁是夫妻互动减少的关键节点。随着晚婚成为常态,中国多数省份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龄在28-30岁前后。这意味着,步入婚姻后的15年,夫妻关系普遍会进入平淡期。


北京师范大学方孝义教授团队通过调研数百对不同婚龄的夫妻,发布了《“夫妻互动与婚姻关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婚龄0-5年的夫妻,婚姻质量和稳定性处于最高水平,而婚龄10-15年的夫妻互动减少,婚姻质量降至最低点。当婚龄超过20年,互动和婚姻质量又开始回升,整体呈现U型趋势。


中年人为何不再接吻

婚姻质量与婚龄的关系整体呈U型趋势,图源:《“夫妻互动与婚姻关系”调查报告》


在热门短视频平台搜索“接吻”,你会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一边是掐脖吻、壁咚吻、法式热吻,年轻情侣们亲得难舍难分;另一边则是结婚多年的夫妻,一方主动亲吻,另一方强烈抗拒,甚至有干呕的冲动。


短视频或许是精心编排的网络剧本,但在评论区,已婚网友们真情实感地表达自己对接吻的抗拒:“老公亲了我一下,呕得我无法用言语表达。”


中年人为何不再接吻

中年夫妻亲吻视频下的留言,图片源于抖音


接吻的减少,往往伴随着言语沟通、拥抱以及性行为的同步减少。根据2022年美国的一项调查,出生于1965至1980年的夫妻中,五分之一处于无性婚姻状态。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冷冰冰的数据中。80后脱口秀演员思文就曾自嘲婚后的真实状态:“谁说男女之间没有纯友谊?我和我老公就是。”她提到与丈夫(后来成了前夫)睡上下铺、夫妻处成兄弟的段子,引发了不少已婚观众会心的笑声与深深的共鸣。


中年人为何不再接吻

“如果你想跟异性当朋友,就跟他结婚,几年后你会发现对对方一点邪念都没有”,后来思文和前夫决定离婚。图片源于网络。


由于共同养育孩子、复杂的财产分割以及情感上的惯性,许多夫妻在感情淡漠后,选择“拖着过”而不是直接离婚。网红刘爽在《再见爱人》里说“婚姻无所谓磨合,都是凑合”,这句话道出了很多中年夫妻的现实处境。


而所谓“凑合”的婚姻状态,通常意味着彼此间的情感交流降至冰点。曾经无话不谈的伴侣,变得无话可说,其实并不难理解。方教授团队的研究指出,夫妻关系中,“友好主导”与“友好服从”的互动模式有助于维持稳定,而那些看似让步、实则带有敌意的回应——比如“随便你”“你这么想我也没办法”“我错了行了吧”,往往是冷战的导火索。


情感的降温从来不是突然发生的。在接吻和拥抱逐渐消失前,夫妻之间的称呼已经发生变化。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中年夫妻不再甜蜜地互唤“老公”“老婆”“爱人”,而是改口叫“队友”“搭子”甚至“室友”。心理学专家认为,称呼的变化背后,是情感期待的降低。人们不再寄希望于从伴侣身上获得情绪支持,转而更关注对方在家庭中的功能性价值。


夫妻渐渐从爱人变成了婚姻合伙人,亲密的耳鬓厮磨愈发稀少,大众也默认这是老夫老妻的常态。如果哪天看到两位中年人在公共场所吻得昏天黑地,旁人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羡慕,而是揣测其中一方或双方出轨了。所谓“中年人恋爱像老房子着火”的热烈情感,似乎只出现在外遇期间或离婚之后。


中年人为何不再接吻

影视剧中出现中年人接吻的场景,年轻观众常常表示看得“如鲠在喉”



中年人为何不再接吻

吻,如何在婚姻中消失?



亲吻并非人类共有的普遍体验,实际上,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未曾接过吻。


日本综艺节目《月曜夜未央》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年轻男性没有接吻过。另一项研究显示,由于文化、习俗、宗教等因素,全球有约十分之一的人从不接吻。苏丹人认为嘴对嘴的接触会让灵魂被偷走,而因纽特人则因气温严寒,用碰鼻礼来替代亲吻。


韩剧《好久没做》中,60岁的饭馆老板娘看着窗外缠绵悱恻的情侣,既羡慕又遗憾地说“我从来没接过吻”。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面对“没亲过怎么生孩子”的疑问,她淡淡回应:“因为直接跳过了,哪有机会亲呢?”


后来,她终于体验到了亲吻的滋味,却是通过出轨才得以实现。


中年人为何不再接吻

“他为这辈子差点没接过吻就死去的我,送来了初吻这个礼物。”图源:《好久没做》


人们常常将接吻和性混为一谈。如果说性是生物繁衍后代的本能,接吻更多依赖于情感支撑。在所有哺乳类动物中,只有人类以及与人类相似的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才会出现接吻这一行为。


接吻其实拥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健与美》杂志曾列举了经常接吻的15种益处,包括缓解压力、减轻疼痛、提高免疫力、紧致面部肌肉、预防牙齿疾病、降低血压等。


中年人为何不再接吻

图片来源:《健与美》杂志


根据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情侣或夫妻在6周内增加接吻频率后,参与者的压力感知显著降低,关系满意度也明显提升。忙碌了一天后,回到家中,伴侣温柔地迎上来轻吻,仿佛所有的疲惫和压力瞬间消散。


然而,接吻的体验并不总是美好,会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关系研究杂志》2020年发布的研究表明,接吻的质量更多依赖于气味、唾液量以及环境是否浪漫。美好的接吻体验会令人回味无穷,糟糕的吻则可能让人彻底失去兴趣。


女性通常比男性更重视接吻体验。对女性而言,接吻像是一种情感评估工具,用来判断自己是否对约会对象心动,以及是否愿意进一步深化关系。


约会后的夜晚,当你和伴侣手牵手漫步在街头,情感的催化下,嘴唇轻轻触碰,心跳加速,甚至感到一阵缺氧和眩晕。而这种充满心动的瞬间,进入中年后却难以再现。


接吻为什么会在中年人的婚姻中消失?有学者认为,这与东亚文化的含蓄特性有关,接吻本就不是普遍的日常行为。《接吻的中国史》一书提到,尽管中国古代有接吻行为,但通常将其视作性的一部分,不被单独讨论。直到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接吻才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成为表达亲密的方式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夫妻之间的生理需求逐渐降低。医学研究显示,40至55岁的男性,约45%睾酮水平低于正常标准;女性在40岁后同样经历明显的荷尔蒙下降。曾经的吸引力被熟悉感代替,“中年夫妻手拉手,就像左手摸右手”,成了激情褪去后的真实写照。


中年人为何不再接吻

图片来源:《小欢喜》剧照


现实层面,家务分工和育儿负担常常让夫妻无暇亲吻。有研究表明,随着子女数量的增加,婚姻冲突对夫妻婚姻满意度的影响愈发显著。2023年司法大数据也显示,34%的离婚原因是“生活琐事”,而非情感破裂。


经济压力也是亲密减少的幕后推手。“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古老谚语在当下的含金量依然不减。经济困难、琐事不断,消磨了夫妻间的情感交流,关系自然愈发疏远。


另一个很少被公开讨论的问题是口臭。想象一下,当你准备与伴侣来一场法式热吻,却迎面闻到对方嘴角残留的蒜味,或看到牙缝里的菜叶残渣,那份亲吻的冲动恐怕瞬间就烟消云散了。


除了气味和视觉,接吻背后存在着无法忽视的卫生顾虑。《Microbiome》期刊的一项研究显示,持续10秒的激吻会交换约8000万个细菌,包括呼吸道病毒、幽门螺杆菌,甚至肺结核菌。想到这些,许多中年人苦笑着摇头:激情还是留给年轻人去燃烧吧。



中年人为何不再接吻

亲吻和触碰,“冷亲密婚姻”的良药



从接吻的减少到性的消退,都是夫妻关系降温的标志。中年人之间的亲密行为不再像年轻时自然流露,而是面临着重重干扰。


婚姻不确定性加剧、离婚率持续攀升,骗婚、杀妻等极端家庭案件频发,逐渐削弱了现代人对伴侣的信任与依赖。“怕被伤害”,成了当代亲密关系中最普遍的心理防线。对中年夫妻而言,生活早已不再是你侬我侬,而是从未停止的计算与提防。


在《冷亲密》和《爱的终结》一书中,德国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斯认为:尽管婚姻自由带来了更多情感选择,但更多的选择并没有提升人们对婚姻的满意度。现代人追求高效和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无意中将亲密行为挤出了日常生活。


中年人为何不再接吻

越来越多影视剧重点刻画男女主角婚后的故事,图源:《童话故事下集》


当前的中年人群体主要由75后与80后组成。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深受原生家庭影响,继承了上一代克制、务实的情感模式。进入婚姻后,他们对伴侣的情感依赖相对较弱,夫妻之间的互动从情感上的深度投入逐渐转向现实层面的分工与配合。


在婚姻愈发务实理性、亲密关系普遍降温,以及个体更重视自我实现的背景下,婚姻形态也随之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夫妻开始尝试“周末婚”“分居婚”“卒婚”等新型关系模式,这些曾被视为“婚姻失败后的替代方案”,如今成为许多人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


欧美国家早在数十年前就出现了LAT(Living-apart-together )模式,指夫妻仍然相爱,却选择不共同生活。在法国、德国、挪威等地,不少夫妻即使长期分居,依然保持稳定而健康的感情状态。


这股风潮逐渐蔓延至亚洲。日本女演员新垣结衣与丈夫星野源便是“分居婚”的典型代表,他们住在同一栋大厦的不同公寓,仅在空闲时相聚,彼此都感到更轻松自在。保持独立而不过度纠缠的婚姻,是当代都市人理想的相处模式。


与“分居婚”理念相近的,是近年来在日本广泛流行的“卒婚”概念,意为“从婚姻中毕业”,主张在维持婚姻关系的同时,给予彼此更多个人空间和居住自由。据日本厚生劳动省数据显示,约三成夫妻正在尝试“卒婚”,既减轻了情感负担,也让中年人重新定义婚姻的自由与边界。


中年人为何不再接吻

提出“卒婚”概念的,是畅销书《断舍离》的作者山下英子,她与丈夫从2004年开始选择“卒婚”,至今已有20年


虽然接吻这一象征亲密的肢体行为在生活中逐渐减少,并不意味着夫妻之间的关系彻底走向终结。许多伴侣通过更平实的方式维系情感,比如周末一起爬山、带孩子外出游玩,借由共同的经历和陪伴保持内心的联结。


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身体触碰始终是亲密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研究显示,深度触碰(包括亲吻、拥抱、抚摸)与爱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一项涵盖全球近8000名参与者的研究进一步证实,适当的身体亲昵,依然是维持情感温度的重要方式。


中年人为何不再接吻

《老友记》剧照


“或许,唯有联结与沟通,唯有真诚去爱人,才能打破人际关系冷亲密的魔咒。”正如《冷亲密》的译者在序言中所说,这或许是应对亲密关系疏离化的一剂解药。


另一本关于接吻的科普书籍《接吻简史》,作者在结尾也引用了一段诗句,鼓励人们尽情去体验接吻的美妙:


我想告诉世界上的每个人,

亲吻吧,

因为你也知道它的美妙,

会吻,应吻,能吻,

但我和我的至爱都深知,

我们应巧妙地去吻。



参考文章:

1.凤凰网读书《“结婚多年,从不相拥入眠”》

2.KnowYourself《敢回答这个问题的情侣,一定很幸福》

3.浪潮工作室《人到中年,好好的夫妻怎么就成了室友》《接吻时,你的身体在发生什么变化》

4.新周刊《接吻的中国史,比你想象中更生猛》

5.张德芬空间《有性生活,但不接吻?是谁“偷”走了中年夫妻的亲吻欲?》

6.简单心理《“接吻心理学”:kiss时注意这4点,重新认识你们的亲密关系》

7.【丹】克里斯托弗·尼洛普《接吻简史》

8.【法】伊娃·易洛斯《冷亲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