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 作者:丰羽

据《Defencesecurityasia》报道,近日马来西亚砂拉越上空出现了一架飞翼型的不明飞行器。

目击者称,拍摄地点位于砂拉越萨拉托克地区一座传统长屋附近,图像显示,该飞行物轮廓酷似美国空军的B-2战略轰炸机。

此事被发到社区上后,引发大量讨论。

有网友认为这可能是B-2正在执行印太区域的飞行训练,也有声音怀疑这是否是中国研发的轰-20正在秘密试飞。

马来西亚民航局随后出面澄清,称并无记录显示该空域有相关飞行活动,仅承认该地区发布过无人机飞行通告。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马来西亚上空飞翼型不明飞行器是啥

(现场图)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这架“神秘飞机”绝对不可能是中国的轰-20。

从军事角度分析,轰-20目前尚未公开首飞,中国军方也没有公布该机正式列装或试飞的任何确切资料。

尽管社交平台上曾出现一些疑似原型机的模糊照片,但没有机场试飞迹象,也没有官方表态,这说明轰-20仍处于高度保密与验证阶段。

其次,作为战略隐身轰炸机,轰-20的任务定位是纵深打击与核威慑,类似于美国B-2的角色。

这类武器服役前会在本土完成全部雷达测试,航程验证与电子对抗演练,绝无必要也绝无可能还没入列就去其他国家试飞。

而且中国尚未建立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前置部署体系,即便首飞了,轰-20也不可能跨越千里,飞到一个完全不受控的马来西亚空域执行隐身飞行任务。

而从政治与外交层面来看,轰-20出现在马来西亚空域的可能性更是为零。

如果中国真的让一款尚未公开的战略级武器出境飞行,那不仅意味着技术信息将被各国雷达、侦察机和监听系统全面记录,还会变成一场外交事故。

马来西亚是主权国家,并非中国军事盟友,中国军机如果进入其空域,美西方岂能不抓住机会,立刻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

因此,从战略保密性、安全性、外交可控性这三重逻辑来看,这根本不可能是轰-20。

马来西亚上空飞翼型不明飞行器是啥

(轰20想象图)

那么是否是B-2呢?确实存在这个可能,也值得警惕。

如果真是美军的B-2轰炸机,那它为什么会飞过砂拉越?美国要测试什么?从战略角度来看,这条路线具备高度现实意义。

美军B-2可前置部署至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基地,理论上可从该基地起飞,通过马来半岛以南或加里曼丹西侧海空域,绕过中国南海北部雷达与海空巡逻主轴,从西南方向突防中国内陆。

这是一个典型的南线隐身路径验证,目的是模拟在台海或南海冲突爆发时,如何在不被中国地面预警系统发现的前提下,快速实施远程打击。

相比直接穿越第一岛链或从关岛、冲绳突防,这条路线更隐蔽,更出其不意,绕开了南海正面方向的主雷达网与舰载防空巡逻区。

此外,该航线靠近解放军通信节点与战略纵深目标,因此美军有足够理由在和平时期对该区域执行路径侦察任务,验证在真实地理环境中突防能力,并评估解放军的远程预警响应体系,以便日后真正开战时可以迅速投送火力。

那么这就不是简单训练,而是带有明确针对中国的战略意图。

马来西亚上空飞翼型不明飞行器是啥

(B-2轰炸机)

当然,目前来看,一个更现实的可能是,所谓“隐身飞行器”,根本就不是轰炸机。

毕竟这只是社交平台上的一张模糊照片,缺乏任何官方或专业机构的佐证。

从图像特征来看,所谓飞翼轮廓也可能是风筝、滑翔翼或某种大型无人机。

尤其在逆光或云层干扰下,飞行物的结构轮廓极易产生错觉。

此外,网友所提及的“咻咻咻”的声音,也更符合常规小型飞行器的噪音特征,而非B-2那种高空隐形突防机的静音穿行。

再结合马来西亚民航局发布的无人机飞行通告来看,这极可能是公众误判后舆论放大,再加上战略脑补的混合型舆情事件。

即便是军事分析师,也难以凭一张照片做出确凿判断。

而当所有人都在猜测轰-20还是B-2的时候,真正的问题或许是,为什么连普通人都要把一个模糊的图像,往大国对抗上硬靠?

马来西亚上空飞翼型不明飞行器是啥

(B-2轰炸机)

美国的B-2是否真的飞过了马来西亚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是美国把亚太搞得草木皆兵。

近年来,美军不断插手南海、台海、菲律宾,频繁进行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频繁以演习为名强闯中方识别区,同时鼓动东南亚国家加入反华联盟。

在这种背景下,哪怕是一只风筝,也足以被脑补为“隐形轰炸机”。

亚太之所以卷成这样,不是因为中国搞出了轰-20,而是因为美国早已用B-2把整个区域逼到了战略神经极度敏感的临界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