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岁,他仍在为中国教育奔走,直至生命尽头 10月18日,北京,一个平静的秋日,却传来令人悲痛的消息——杨振宁先生去世,享年103岁。消息一出,朋友圈、知乎、微博全炸了。不是因为他是诺奖得主,而是因为,他这一生,从未把自己当“外国人”。他从清华出发,漂洋过海,又回到故土,把最宝贵的时光,全给了中国的教育。 谁能想到,一个在物理界掀起风暴的人,晚年最牵挂的,是清华那帮年轻人能不能站稳脚跟。1997年,他回清华,说要帮学校“找10到20个最有作为的年轻人”。不是说说而已,他真去游说,还把自己的工资捐出来,专门用来引进人才。这得多大的心?不是为了名,不是为了利,就是想让中国的孩子,别再觉得“不如人”。 他不是没机会留在美国,不是没资格安享晚年。可他偏偏选了最难的路——回来,扎根,一点点把火种传下去。1980年,他在美国办基金会,帮中国学者去进修;2007年,他把基金会所有资产,连楼带钱,全捐给了中山大学。这哪是“捐”,分明是把心都掏出来了。 有人说他“老了”,可他103岁还在读论文、写文章。他说:“年龄只是数字。”这话听着简单,可多少人到六十岁就开始摆烂了?他用一生证明:人活着,不是为了活到多大岁数,而是为了活得有没有光。 现在他走了,可那束光,还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