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古茶诗解析|苏轼系列之九十二《绝句三首·其二》
3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倾心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全诗 / 作者之辩 / 《寿禅师放生》 / 注释及大意
《绝句三首》
苏轼(宋)
其一
松柏萧森溪水南,道人只作两团菴。
市区收罢豚鱼税,来与弥陀共一龛。
其二
此身分付一蒲团,静对萧萧竹数竿。
偶为老僧煎茗粥,自携修绠汲清泉。
《东坡笠屐图》 李公麟(北宋 局部)
其三
天风吹月入栏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织女明星来枕上,乃知身不在人间。
本诗作者一说为苏轼的门生秦观;一说为苏轼。
秦观说:作于绍圣二年(1095年),秦观时贬任处州(今浙江丽水)酒监税,诗名《处州水南庵二首》(《绝句三首》的其一、其二),收录在秦观《淮海集》。主要根据为诗句“市区收罢豚鱼税”,符合秦观处州酒监税的身份。
凤来朝 福鼎白牡丹
苏轼说:宋人施元之《施注苏诗》和《苏东坡全集》(毛德富等主编)均有收录。创作时间不详。
北宋酒监税一职主要掌管盐、酒等专卖商品的税收征管工作。是否负责鱼税征收,似无文字记载。仅以“其一”诗句和从政经历判断为秦观所作亦有存疑之处。
苏轼曾在《寿禅师放生》中记载了杭州一位税务官鱼虾放生,最终成就一代佛教宗师的故事。如果将本诗视为苏轼借寿禅师佛迹,道苦难当作一种修行,其豁达超脱,颇具苏轼情怀。本诗为苏轼所作似乎并无不可。本文暂将本诗视为苏轼所作。
凤来朝 茶汤实拍
苏轼曾在《东坡志林》卷二《寿禅师放生》中记载了五代宋初法眼宗、净土宗祖师、杭州灵隐寺开山鼻祖永明延寿(904-975年,俗名王冲元)的故事:
“钱塘寿禅师,本北郭税务专知官,每见鱼虾,辄买而放,以是破家。后遂盗官钱,为放生之用,事发,坐死,领赴市矣。吴越钱王使人视之。若悲惧如常人,即杀之;否,则舍之。禅师淡然无异色,乃舍之。遂出家,得法眼净。禅师应以市曹得度,故菩萨乃现市曹以度之。学出生死法,得向死地走之一遭,抵三十年修行。吾窜逐海上,去死地稍近,当于此证阿罗汉果。”
凤来朝 裸饼实拍
故事大意为:钱塘人王冲元,原为北郭税务局的专管官员,每次见到鱼虾被捕捞出售,都会买下放生,因此耗尽家产。后来他盗用税款用于放生,事情败露后被判死刑。最终被赦免后,出家为僧,悟得佛法真谛。如今我(苏轼)被流放海上,离死地更近,应当在此证得阿罗汉果。
如本诗为苏轼所做,当是借寿禅师“得向死地走之一遭”之“生死法门”,将“窜逐海上,去死地稍近”视为修行的契机。青牛君认为,本诗应作于《寿禅师放生》写作前后,1096年4月-1097年2月寓居惠州嘉佑寺期间。
1、此身分付一蒲团,静对萧萧竹数竿。
分付:付托,寄意。萧萧:此处指风吹竹叶的声音。
本句大意:将此身心交付给这一方蒲团;静静地面对窗外萧萧作响的数竿翠竹。
2、偶为老僧煎茗粥,自携修绠汲清泉。
偶为:随意、不经意地做某事。茗粥:即茶粥,通过煎煮方式制成的浓茶饮品,因表层凝结如稀粥状物质而得名。宋初(寿禅师生活的时代)茗粥的本质为纯茶煮沸而成的浓茶,后逐渐为点茶取代。修绠:指汲水用的长绳。
凤来朝(300克/饼 5饼/提 20饼/箱)
本句大意:想为老僧烹煎一碗浓茶时;便会提着长绳去汲取清冽的泉水。
我是青牛君,倾心打造传世茶品。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祝各位读者生活精彩,有梦成真!
↓
参考:
1.《施注苏诗》施之元(宋),浙江大学出版社
2.《苏轼年谱》孔凡礼,中华书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