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咨询,体制内勤勤恳恳、点灯熬油十几年,当老黄牛当了快40岁,最近单位提拔了很多年轻人,而自己却慢慢被边缘化,感觉很绝望!


体制内中年人资历优势已成为过去式,某省公务员局数据显示,40岁以上正科级干部仅12%能在五年内晋升。


职级并行政策本为基层开辟通道,却因职数限制和领导挤占沦为“画饼”。

更残酷的是,35岁已成为隐形的职场生死线——遴选受限、转岗无门,只能困守一隅。

提拔嫌老、退休还早,我们该如何苟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命运,不必过于强求和羡慕。

潜下心来,做好你当前岗位的工作,无论大小事,只要过你的手,你都能完美漂亮地做好,立足本职,做到最优。

何愁口碑不显,能力不露,表现不佳?

风头不对的时候,改狼狈就狼狈,改苟着就苟着,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要学会把自己“藏”起来,盯住机会,静待转机。

前期从内在提升个人素质,外在打造个人口碑。

更重要的是要盯住机会,遇到机会一定不要手软,先抓住再说,趁早下手,犹犹豫豫,前怕狼后怕虎,等你下定决心,黄花菜都凉了。


做好精力管理。

人到中年,精力有限。


体制内十几年,我们应该会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其实大部分工作中的事情都没那么重要。


有些是领导一拍脑袋想出来的,有些工作就是为了给决策者试错的,不要把每件工作都当作考试题,都要去考100分,着重去做那些重点任务,做出成绩,剩下来的事,允许自己拿个及格分。


用80%精力守护20%核心利益,在工作中适当“抓大放小”、排好优先级。

要高效处理紧急且重要的事情,比如:领导督办的事项,今天上午陪同领导参加一项活动,那么下午你重要的工作就是撰写上午的新闻稿,并及时报给领导审核。

重点投入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比如:子女教育、技能提升、职称评定等;

简化处理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比如:例行报表,常规工作;

果断舍弃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比如:无效社交。


人一定要有自洽的能力,说白了就是自己哄自己的能力。

毕竟把自己哄开心了,拥有了稳定的内核,办公室团结不团结,只要没惹到你身上,又哪是需要你操心的事情呢?


体制内的工作是稳定的,有保障的。但是如果不会自己哄自己,稳定的工作并不能带来内心的安宁。

唯有学会自洽,学会了如何在忙碌中找到松弛,如何在工作中抓住重点,不至于胡子眉毛一把抓,方能安排好工作,过好惬意生活。

就像汪曾祺说的:“我的人生,就像那栀子花一般痛快。”


写在最后:


熬过寒冬,自有春汛。

体制内中年人的“苟”,是看清现实后的战略性蛰伏。

好好规划生活,锻炼身体,增强体能,有个平静的心态比啥都强。

现在这种情况不是比谁钱多,而是比谁活得久。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