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为何越来越早了

“双十一”的钟声还未大范围敲响,大疆就已先声夺人。

10月8日,大疆在官网提前挂出“双十一”促销信息,多款产品价格直降数百元至上千元。本次降价活动在10月9日0点正式开启,下单即可享受活动价。随后,“大疆部分产品降价超千元”登上微博热搜。

“双十一”为何越来越早了

2025年的“双十一”,脚步比以往显得更加急促。10月9日起,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正式开启。与去年10月14日的启动时间相比,今年又提早了整整5天,创下历史最早纪录。

这场全民购物狂欢的“发令枪”,一年比一年更早发枪,如今几乎与国庆长假无缝衔接。“双十一”为何越来越早了?

大疆多款产品降价

此次大疆降价的多款产品,涉及户外电源、云台相机、运动相机、手机稳定器、无线麦克风、无人机、扫地机器人等。

以Osmo Pocket 3为例,标准版由3499元降至2799元,下调700元,全能套装版由4499元降至3599元,下调900元;Osmo Action 4等机型同步降价数百元,最高降幅达到20%。无人机产品中,DJI Mini 4K至高直降1300元,DJI Mavic 3 Pro至高直降3169元。

“双十一”为何越来越早了

不少消费者表示,赶在国庆出游前下单购买的大疆产品,节后即遇到降价,感到被“背刺”。一位用户称,节前入手Osmo Pocket 3拍摄假期旅行,没想到假期结束后产品价格就直降数百元。

大疆方面表示,本次价格调整是大疆为“双十一”推出的常规促销安排。对于已购买的消费者,客服表示,日常提供7天价保服务,订单支付时间后的7天内可申请价保。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大疆发布了首款扫地机器人ROMO系列;7月底,大疆发布了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这两款新品也都在降价之列,显然将影响不少新近购买的消费者。

“双十一”为何不断往前赶

今年的“双十一”,来得有些猝不及防。

9月29日,京东宣布,今年“双十一”将于10月9日晚8点现货开卖,成为首个将大促起点定在“国庆后首日”的电商平台。

根据公开资料,从天猫、抖音等主要平台公布的“双十一”时间表来看,也都有所提前。抖音将于10月9日开启,而天猫将于10月15日开启预售。

问题来了,为什么“双十一”越来越往前赶?

首先,对手变多了。

从2009年至今,“双十一”迎来第17个年头,“上桌”的平台越来越多。

除了创始人淘宝,老牌玩家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相继登上牌桌。商家每年都在增长,参与“双十一”的品类和商品也在逐年递增。

电商平台竞相“抢跑”开启“双十一”,无非是为了提前圈占你的注意力与钱包份额。售卖期一再延长,背后是白热化的平台竞争与多元化的商家需求在共同推拽,令“双十一”的节奏不断向前狂奔。

“双十一”为何越来越早了

(“双十一”后的物流高峰。曹正平 许芳 摄)

其次,缓解平台压力。

时间回到2009年11月11日,时任淘宝CFO张勇为盘活11月淡季市场,联合27家品牌以“光棍节”名义推出五折促销,5200万元的销售额远超预期。随后的几年里,“双十一”的销售纪录以几何级数增长:2010年9.36亿元,2011年33亿元,2012年191亿元。

“双十一”的体量如滚雪球般增长,当初那个24小时的“小池塘”,早已装不下汹涌的流量与交易洪流。还记得,早期“双十一”集中在一天爆发,不仅多家银行网上支付系统因流量过大而瘫痪,快递公司也需要近一周时间才能消化积压包裹。

于是,2012年,天猫首次将活动延长至11月11日之前的几天,这就是“双十一周期”的雏形。到2015年,“双十一”已发展为从11月1日开始的系列活动,阿里巴巴开始推广“双十一狂欢季”而非“双十一狂欢日”的概念。

你看,如今“双十一”下单,平台再也不卡顿崩溃了,购物车里的宝贝也像插上翅膀般飞奔而来。这份丝滑顺畅,也许是“早鸟战”带来的最实在的改变。

“双十一”怎样更得人心

那么,现在的消费者,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双十一”?

也许需要“真实的优惠”,而非“烧脑的算计”——

消费者对“定金、尾款、跨店满减、凑单、组队”等复杂游戏已深感疲惫,他们渴望的是直接打折、清晰标价的“一口价”,而不是在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后,才发现优惠寥寥无几。

也许需要“省心的服务”,而非“焦虑的等待”——

消费者需要的是稳定、可追踪、能准时送达的物流体验,当然,更需要顺畅无忧的退换货流程、响应及时的客服,以及能够兑现的售后承诺。

“双十一”为何越来越早了

(直播拉动销售新增长。何红福 摄)

也许需要“精准的满足”,而非“漫灌的轰炸”——

消费者希望平台和商家能利用大数据,为他们精准筛选和推荐真正需要且感兴趣的商品,帮助其高效决策。无论是直播间的专业讲解,还是会员的专属特权,这些能带来情绪价值和信任感的“软性体验”,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最初的新鲜感与狂热褪去,消费者正在用一个更冷静、更理性的视角审视这场年度大促。当“双十一”能够提供这种确定的满足感,发令枪响起时,才能真正点燃消费热情。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可心)

来源:侃财邦微信公众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