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改革迎来最新消息,9月10日,全国人大审议延迟退休改革决定。在这一消息发布之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这三大央媒纷纷发表专家解读,解读为什么延迟退休和延迟退休的好处,并回应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其中释放一些重要的信息,值得关注。具体有什么呢?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三大央媒发声,延迟退休原则,延迟退休好处

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和好处

对于为什么要延迟退休的问题,三大央媒都进行了解释,各有侧重。

其中,人民日报在文章中表示,延迟退休改革是适应人口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新华社在文章中表示,延迟退休是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出的重大改革。

央视在文章中表示,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

可以看出,三大央媒都提到了人口老龄化。

众所周知,中国的老年人口正在迅速增加,老龄化程度在不断的加深,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97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为21.1%。

更为重要的是,现在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从新中国初期的40多岁涨到了78.6岁,而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了14年,这代表劳动力开始工作的年龄推后了,平均工作年限在缩短,而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在增长,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劳动参与率,确保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也有必要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的好处

现在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6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女职工50岁退休。

那实施延迟退休改革有哪些好处呢?

人民日报在文章中表示,这有利于提高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率,提高劳动力供给潜力和质量,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推动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源红利转变。

新华社在文章中表示,延迟退休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效率。

央视在文章中表示,通过制度性的改革,可以更好地来增加国家劳动力的规模,事实上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三大央媒的解读来看,延迟退休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增加劳动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红利。

而且对于想要继续工作的低龄老人来说,延迟退休也提供了制度的选择,让这些人能够继续有用武之地。

新华社在文章中表示,渐进式推进,意味着短期内向社会释放的劳动力规模不会太大,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总体是有限的。年轻人更愿意去互联网、数字经济、新兴产业等就业。

延迟退休的原则

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延迟退休的原则,就是要按照自愿、弹性的原则。

自愿和弹性,这两个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该怎么理解呢?

人民日报的文章通过采访专家阐释了这两个原则的内涵,这段话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一定要好好读一读:

延迟退休改革按照自愿、弹性原则,充分考虑了不同群体的诉求,让劳动者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工作和生活的退休方案。


想早一些退休的职工,在满足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等条件下,可以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继续工作的低龄老年人,也不用过早退出劳动力市场,可以选择继续工作。

这段话解释的是非常清楚了,延迟退休是自愿的,不想延迟退休,想早退休,满足条件的话是可以的。不想早退休,想继续工作,也是可以的。

这背后的含义其实就是不是强制一刀切,选择权给了劳动者,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让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诉求进行选择,而且是自主选择。

其实延迟退休不是一刀切,而且也不会是一步到位,是会按照小步慢走的步骤,也就是可能每年只延迟退休几个月的时间,所以这对于临近退休的人来说影响并不大。

总之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大家要做好准备迎接延迟退休。延迟退休方案发布在即,欢迎关注思之想之,及时了解最新消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