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9月7日凌晨2点前,刚刚发生最新消息!
一、9 月 5 日 19 时 39 分,云遥一号 27 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谷神星一号(遥十五)运载火箭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该星由天仪研究院与云遥宇航联合研制,为 50 公斤级科学实验卫星。其搭载的 GNSS 掩星探测载荷可反演大气温湿压及电离层信息,长波红外相机能夜间捕捉地表热辐射,应用于气象、旱情监测等领域,突破国外技术垄断。
二、9 月 5 日,中国海军 “丝路方舟” 号医院船从福建泉州起航,首次赴海外执行 “和谐使命 - 2025” 任务,将到访南太平洋和拉丁美洲十余个国家。作为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二艘万吨级远洋医院船,其搭载 120 余名医护人员,开设 14 个临床科室和 7 个辅诊科室,可开展 60 余种诊疗及手术,配备舰载救护直升机提升应急能力。
三、9 月 4 日,羚羊 - 昆仑山 Ⅰ、Ⅱ 回 750 千伏线路工程 Ⅳ 标顺利完成跨越格库铁路架线施工。该标段由青海送变电承建,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需跨越电气化铁路、330 千伏线路等复杂障碍。施工中采用 “搭设跨越架封顶网防护 + 张力架线上跨” 模式,通过 “一牵六” 张力架线技术及 “红黄蓝” 三色密目网分区隔离机制,确保施工安全与效率双提升。
四、9 月 5 日,中欧班列 “东通道” 佳木斯至同江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的同江特大桥开始架梁。该桥由铁五院设计、中铁二十三局承建,全长 10435.14 米,是中欧班列三大通道口岸段最长新建桥梁。针对三江平原季节性冻土和黑土地保护需求,采用 “外绕城市 + 以桥代路” 设计,桥梁占比达 84%。
五、9 月 4 日,华为在 Mate XTs 非凡大师发布会上宣布,新款三折叠屏手机搭载麒麟 9020 芯片,这是麒麟芯片时隔四年首次公开亮相。该芯片由中芯国际采用 7nm N+2 工艺制造,实现 CPU 大中小核全自研,与鸿蒙 5.1 系统协同优化后,整机性能提升 36%。作为业界首款集成 5G - ASOC 的芯片,其安兔兔跑分达 125 万分,能效比显著提升。
六、9 月 5 日,广州地铁一号线及二号线(昌岗 - 三元里)完成换轨大修,累计更换钢轨 89 公里,焊接合格率经第三方检测达 100%。两条线路运营超 20 年,2018 年起分阶段启动大修,施工均在夜间收车后进行,引入自动化设备保障运营 “零干扰”。项目实现钢轨焊接自主实施,创 “焊接零伤损、行车零中断、施工零事故” 纪录,自主研发的焊接工装获专利。
七、9 月 5 日,东莞理工学院与智利边境大学在中拉科技交流活动中签约揭牌 “中国 - 智利海洋防灾与应急国际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整合中方 200 余名科研人员(含 6 名院士)及智方 60 人团队优势,聚焦海洋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技术等五大方向,构建 “技术研发 - 应用转化 - 规则输出” 框架。
八、9月5日,2025可信数据空间高质量数据集生态大会在重庆召开,同步启动可信数据空间国家创新发展试点与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先行先试工作。重庆此次重点推进汽车、医保两大领域试点: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由中国汽研承建,整合研发、制造等全链条数据,已上线18款数据产品,数据调用量破亿,破解车企数据共享安全痛点;医保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聚焦诊疗、支付等数据流通,通过隐私计算实现敏感信息“可用不可见”,助力医保控费与医疗资源优化。
九、9月5日,中铁北京局苏州北站项目地铁7号、14号线399幅地下连续墙工程全线完工。工程面临邻近运营地铁2号线(最近仅1.1米)、京沪高铁及软土地质等挑战,通过分节吊装超长钢筋笼、联合专家优化泥浆参数等创新措施,将垂直度误差控制在3%以内。
来源:中国新闻网、科技日报、中国科技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