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特朗普放话将推出针对俄罗斯的"重大声明"时,美国鹰派们无不摩拳擦掌,他们都热切期盼着能借此机会对中国、印度等国家实施毁灭性制裁。

然而正式声明出来后,却让这些强硬派大失所望,所谓的"最后通牒",不过是纸上谈兵,附带一个含糊其辞的"二级制裁"威胁。

博主:美国对华鹰派期待落空

鹰派期待落空,特朗普根本不敢下死手

就在前几天,特朗普在公开场合宣称即将发布针对俄罗斯的重大行动预告,这一信号被广泛解读为对普京的强硬警告。鹰派人士,特别是以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为代表的对华强硬派,闻风而动。

格雷厄姆在7月11日参议院听证会上公然鼓吹对中国和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征收500%关税,声称特朗普有能力让中印“承担责任”,结束它们“不负责任的获利日子”。

他的言论被解读为华盛顿内部的共识性施压,一时间舆论哗然。

然而,7月14日特朗普的实际行动却泼了一盆冷水。他宣布的制裁核心是:若50天内(即截止2025年9月2日左右)俄乌未能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并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

博主:美国对华鹰派期待落空

关键问题在于“二级制裁”本身定义模糊,白宫仅表示“针对具体交易及实体”,并未如格雷厄姆等人所愿启动对中国、印度的全面高额关税战。这种对打击力度的保留,本质上反映了特朗普政府不愿意与中国、印度等主要经济体发生严重直接对抗的现实顾虑。

特朗普的“100%关税”威胁看似凶猛,实则打在棉花上。根本原因在于当前俄美双边贸易规模已萎缩到近乎可忽略的水平。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24年俄美双边货物贸易总额不足80亿美元。美国对俄最大出口项目是包括医疗制剂、飞行器零部件在内的受限产品,本就规模有限。因此,即便关税再加码100%,对俄罗斯经济的实际影响可以说无关痛痒。

更大的尴尬在特朗普自己的回应中暴露无遗。当记者现场询问:“如果50天后普京仍不罢手,持续攻击乌克兰,您将采取什么进一步行动?”

特朗普语塞片刻后竟瞪眼呵斥记者:“别问我这种问题!”

博主:美国对华鹰派期待落空

美国如完全切断与俄罗斯的贸易联系,对美国自身部分产业(如钛金属供应链)的伤害,可能反而超过对俄罗斯的惩罚。这种伤敌一百自损八十的亏本买卖,白宫压根没底气执行。

就在特朗普亮出制裁的次日,上海合作组织(SCO)外长理事会会议开幕。俄罗斯、中国、印度、伊朗等国外长齐聚一堂,其规模与时机绝非巧合。尤其引发关注的是印度外长苏杰生,此行是他时隔五年来首次正式访华。

会上,苏杰生当众阐明“中印关系正走向稳定发展”。这一声明意义重大,反映了印度在东西方战略天平上的微妙调整。就在数日前,印度总理莫迪才赶赴巴西出席金砖峰会,与多国商讨贸易本币结算与能源合作机制。这些密集动向传递出清晰信号:面对美方的挤压政策,中俄印不约而同选择背靠背战略协作。

博主:美国对华鹰派期待落空

对普京而言,此时的多边网络如同量身定制的。在能源出口方面,中印合计消化约68%的俄原油出口,通过人民币、卢布、卢比结算的体系完全绕开美元监管。安全协作上,上合组织框架下的联合反恐演习密度较三年前提升40%,包括近期在塔吉克斯坦举行的"和平使命-2025"演习,展示出不容忽视的实战能力。当特朗普的制裁还停留在公文阶段,这些国家已在战略层面构建了立体防御体系。

美国越是挥舞“制裁大棒”,越会迫使这些国家加速合作去风险化,共同开发替代支付渠道、强化本币结算系统、巩固能源供需同盟。特朗普的施压反而激发了抱团取暖效应。

实力倒逼,鹰派的白日梦注定落空

美国对华鹰派寄望于特朗普对中国极限施压,却严重误判了美国当下的经济实力和政治资本现实。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确认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萎缩0.5%。经济学家普遍忧虑,第二季度GDP数据仍不乐观。

博主:美国对华鹰派期待落空

高关税必然引发目标国家报复,加剧本国通胀压力,动摇脆弱的经济复苏基础。例如2024年拜登政府加征对华关税后,穆迪分析即报告可能导致美国核心通胀再上涨0.4个百分点。

在国内经济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发动全面贸易战无异于引火烧身。鹰派要求的“500%关税”更像经济自杀协议。

与此同时,中俄印等国通过战略回旋空间与经济韧性抵御冲击。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与消费双枢纽地位未动摇,印度则坐享人口红利与增长预期。

俄罗斯在西方制裁三年后已显著调整贸易方向,油气收入通过折扣策略稳定流入。这些基本面使得美国缺乏致命打击手段,徒留隔空喊话的虚张声势。

特朗普的制裁闹剧再次暴露一个真相,挥舞大棒的时代已经远去。

博主:美国对华鹰派期待落空

普京的不慌不忙绝非故作姿态,他看透了特朗普的软肋。当经济牌失效、盟友圈萎缩、替代性联盟崛起时,再响亮的威胁也成破锣嗓子。金砖国家正在扩容,上合组织安全协作深化,中俄贸易结算本币化率突破90%。美国越是胁迫,世界越向多极合作加速靠拢。

特朗普的“50天通牒”已进入倒计时,但结局似乎早无悬念:要么悄无声息过期,要么在象征性动作中草草收场。

倒是另一场竞赛的哨声更加刺耳,美国2025年第二季度GDP数据即将公布。经济萎缩的阴影继续蔓延,美国鹰派的政客们还能在制裁中陶醉多久?答案恐怕比普京的停火决定来得更早。

参考资料:

特朗普:50天内须达成俄乌协议 否则对俄施以“严厉”关税

2025-07-15 11:05·环球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