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常被等同于 “健康”,21 岁的江西青年杨继康却用生命打破了这种认知误区。2025 年 10 月 4 日凌晨,一则提前写好的告别动态在社交平台传开,字里行间透着对病痛的解脱,也藏着对未完成人生的遗憾。“当你们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啦,或许这也是对我最好的解脱啦,再也不痛啦”—— 这段不足百字的文字,不仅让网友为年轻生命的逝去惋惜,更让 “忽视身体信号、侥幸拒绝检查” 的隐患浮出水面。杨继康用最后的时光留下的警示,比任何健康科普都更触动人。

江西帅哥杨继康去世,年仅21岁,抱侥幸心理拒检查,确诊后很后悔

告别动态背后:生命终点的平静与遗憾

杨继康的告别动态发布于 10 月 4 日凌晨 2 点 17 分,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直白的倾诉。动态下方配了一张他在医院病床上的照片:白色病号服套在消瘦的身体上,领口空荡荡地晃着,他靠在枕头上,眼神平静地望向镜头,左手还插着输液管,针口周围的皮肤有些泛红。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标注为 2025 年 8 月 12 日,也是他最后一次更新社交动态的日子 —— 从 8 月到 10 月,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的状态从 “还能对着镜头微笑” 变成了与世界的告别,时间的重量在这段沉默里格外清晰。

动态发布后,评论区很快被网友的留言填满。有人回忆起曾与杨继康互动的细节:“去年还看到你分享在江西老家爬山的视频,当时你笑起来眼睛弯弯的,怎么就突然……” 也有人被他的豁达打动:“‘潇洒离开’说得容易,背后得承受多少痛苦啊,希望你在那边没有病痛。” 还有网友注意到,动态里 “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以及帮助” 这句话,透露出他抗癌期间曾得到过不少陌生人的支持 —— 此前他曾在动态里提过,有网友给他寄过营养品,还有医生网友私信指导他调整饮食,这些温暖成了他灰暗日子里的微光。

从时间线推测,这则动态大概率是杨继康在身体极度虚弱时提前准备好的。他特意选择在国庆假期发布,或许是想让关心他的人在团圆的日子里,能慢慢接受这个消息,减少突然离世带来的冲击。这种细节里的体贴,与他 21 岁的年龄不太相符,却更让人感受到他在病痛中被迫成熟的无奈。

确诊前的侥幸:一次腹痛背后的病情爆发

杨继康的抗癌之路,始于 2023 年 11 月的一场腹痛。那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起床后,突然觉得腹部隐隐作痛,起初以为是前一天晚上吃了生冷食物导致的肠胃不适,没放在心上,还强撑着去了兼职的便利店工作。到了中午,腹痛加剧,变成了持续性的胀痛,甚至连弯腰整理货架都变得困难,同事见状劝他赶紧去医院,他却笑着说 “没事,忍忍就过去了,年轻人哪那么娇气”—— 就是这份 “年轻不怕病” 的侥幸,让他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江西帅哥杨继康去世,年仅21岁,抱侥幸心理拒检查,确诊后很后悔

当天傍晚,腹痛已经严重到让他直不起腰,同事帮忙叫了网约车,把他送到附近的社区医院。医生初步检查后怀疑是急性肠胃炎,开了些止痛药和消炎药,让他回家休息观察。可服药后的两天里,腹痛腹胀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出现了排便困难的情况,甚至偶尔伴随便血。直到这时,杨继康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舅舅的陪同下,前往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肠镜检查的过程对他来说格外煎熬。他后来在动态里回忆:“躺在检查床上的时候,还在想会不会只是小问题,等结果出来,医生说‘乙状结肠癌’的时候,我脑子一下子就空了,反复问医生‘是不是搞错了,我才 21 岁啊’。” 医生耐心解释,乙状结肠癌虽然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长期饮食不规律、熬夜、压力大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确诊后,杨继康在病房里坐了一下午。他后来写道:“如果我是 50 多岁,可能就放弃了,觉得这辈子也过够了;可我才 21 岁,还没好好陪舅舅舅妈逛一次街,还没去看一次大海,怎么能就这么算了?” 就是这份对生命的渴望,让他决定积极治疗 —— 他开始接受化疗,头发掉光了就戴帽子,恶心呕吐到吃不下饭,就强迫自己喝小米粥,哪怕喝了吐、吐了再喝,也没说过一句 “放弃”。

家庭与抗癌:原生家庭之外的温暖支撑

杨继康的原生家庭情况并不好,父母早年因感情问题分开后,他便一直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靠种地为生,收入微薄,连他上大学的学费都是亲戚凑的。确诊乙状结肠癌后,高昂的治疗费用成了最大的难题,爷爷奶奶急得团团转,却拿不出更多钱。就在杨继康快要绝望的时候,舅舅舅妈主动承担起了照顾他的责任 —— 舅妈辞掉了在服装厂的工作,专门在医院陪床,舅舅则每天打两份工,一边跑外卖,一边在工地做零工,只为多凑点治疗费。

江西帅哥杨继康去世,年仅21岁,抱侥幸心理拒检查,确诊后很后悔

病危通知书下达的那天,舅舅舅妈守在抢救室外,整整一夜没合眼。舅妈后来在杨继康的社交账号上代发过一条动态:“医生说情况很不好的时候,他还醒着,拉着我的手说‘舅妈,别再给我花钱了,留着给爷爷奶奶养老吧’,我当时眼泪就忍不住了,告诉他‘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放弃’。” 这段文字让不少网友动容,有人私信舅妈,愿意捐款相助,也有人分享自己的抗癌经验,希望能帮到杨继康。

在舅舅舅妈的陪伴下,杨继康的治疗曾出现过短暂的好转。2024 年 3 月,他的病情得到控制,甚至能出院回家休养一段时间。那段日子,舅妈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做清淡的饭菜:清蒸鱼、冬瓜汤、蔬菜粥,还特意从老家带来自己种的山药,说 “医生说吃这个对肠胃好”。杨继康也会帮着舅妈择菜、扫地,偶尔还会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给网友回复留言,分享自己的恢复情况,那时的他,眼里重新有了光,甚至计划着等身体再好点,就去找一份轻松的工作,帮舅舅舅妈减轻负担。

病榻上的警示:从自身经历出发的健康提醒

随着病情反复,杨继康渐渐意识到,自己的经历或许能给更多年轻人提个醒。他开始在社交动态里分享自己的反思,没有刻意说教,只有真诚的叮嘱。

他曾在一条动态里写道:“以前总觉得‘癌症’离自己很远,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总想着‘等忙完这阵再去检查’,结果一等就错过了最好的机会。如果当初腹痛第一天就去做全面检查,或许结果会不一样。” 他还特意提醒网友,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任何 “小信号”:“比如持续的腹痛、便血、体重突然下降,这些都不是‘小事’,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别像我一样抱着侥幸心理。”

关于饮食,杨继康也分享了自己的教训。他承认,自己平时很喜欢吃零食、喝碳酸饮料,经常点外卖,很少自己做饭,“有时候一天三顿都是外卖,麻辣烫、炸鸡、汉堡换着来,现在想想,这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能早就给身体埋下了隐患”。他特别强调 “食品安全” 的重要性:“尽量少吃加工食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自己做的饭虽然麻烦,但至少干净卫生。”

最让他在意的,是肠镜检查的提醒。他在动态里反复建议:“大家一定要在 30 岁之后定期做肠镜,尤其是家里有癌症病史的人,别觉得年轻就不用查。我要是早点知道这些,或许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了。” 为了让更多人重视,他还特意附上了自己做肠镜检查的医院地址,以及医生的联系方式,希望有需要的网友能直接咨询,避免走弯路。

生命最后的模样:从阳光小伙到瘦弱身影的落差

江西帅哥杨继康去世,年仅21岁,抱侥幸心理拒检查,确诊后很后悔

病痛对身体的消耗,在杨继康身上留下了清晰的痕迹。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确诊前的他是个阳光帅气的小伙:身高 1 米 78,体重 130 斤,喜欢打篮球、爬山,朋友圈里满是他在户外的照片 —— 穿着白色 T 恤、牛仔裤,笑容灿烂,露出两颗小虎牙,胳膊上还有隐约的肌肉线条。

可到了 2025 年 4 月,他的模样发生了巨大变化。网友在他的动态里看到,他瘦得只剩下 80 多斤,原本合身的衣服穿在身上,像挂在衣架上一样晃荡,脖颈处的脊椎骨清晰可见,凸起的骨骼隔着薄薄的皮肤,让人不忍细看。因为长期化疗,他的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嘴唇干裂,说话也变得有气无力,连抬手拿手机都需要舅舅帮忙。

即便如此,他也没在镜头前抱怨过疼痛。最后一次露脸的视频里,他靠在枕头上,声音微弱却依旧带着笑意:“最近胃口好了一点,舅妈做的南瓜粥很好吃,等我好点了,想再去爬一次老家的山。” 视频的背景里,能看到床头柜上放着一个没吃完的苹果,旁边是一板止痛药,还有舅舅舅妈给他买的毛绒玩具 —— 那是他小时候最喜欢的卡通形象,舅妈说 “放在身边,能让他开心点”。

10 月 4 日的告别动态发布后,杨继康的社交账号再也没有更新过。舅舅舅妈后来在评论区回复:“他走的时候很平静,没有痛苦,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心。” 评论区里,网友们还在继续留言,有人分享自己去做肠镜检查的经历,说 “听了杨继康的话,特意去查了,幸好没什么事”;也有人晒出自己做的家常菜,说 “开始学着自己做饭,好好照顾身体,不辜负他的提醒”。这些回应,或许是对杨继康最好的纪念,也是他用生命留下的最后一束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