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咱们今天聊个大热点话题,澳大利亚的军机又来南海“搞事情”了。10月19号,澳军一架P-8A反潜巡逻机没打招呼就闯进了中国西沙领空,结果被解放军南部战区的海空兵力盯上了。按说这种“碰瓷”不是第一次,但这次解放军的回应里,藏着个特别罕见的词,值得咱们好好琢磨琢磨。

中方回应澳军机侵闯南海释放何信号

先把事儿说清楚。当时澳军机刚非法闯入,咱们的苏-35战斗机立马升空应对,不光跟踪监视,还直接警告驱离,期间还投了照明弹警示 。事后南部战区发言人李健健大校的表态很硬气,明确说了是“依法依规跟踪监视、有力反制、警告驱离”。

中方回应澳军机侵闯南海释放何信号

重点就在“有力反制”这四个字上。军事专家一看就说,这表述太罕见了。咱们翻翻看以前的例子:2022年5月澳军机来挑衅,中方说的是“警告驱离”;今年2月同款机型再来,咱们的说法是“专业克制”。这次直接用“有力反制”,等于明着告诉澳方:别拿客气当软弱,再闯就得吃硬的。

更有意思的是澳方的套路,简直是“标准化作业”。每次闯完领空,转头就倒打一耙,说咱们的拦截“不安全、不专业”。2022年那次更夸张,歼-16战机释放干扰弹驱离后,澳方居然说飞行员吓出了心理问题,得去看医生。这次也一样,明明是自己非法入侵,还忙着扮“受害者”,这套把戏早就被看穿了。


中方回应澳军机侵闯南海释放何信号

为啥澳大利亚非要反复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这里面藏着两层心思。一方面是给美国“表忠心”,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它得配合所谓的“印太战略”,派军机来侦察就是给美国交差的投名状 。另一方面是想刷存在感,毕竟作为中等国家,能在南海跟中国“掰扯”几句,好像就能显得自己分量不轻。


但它这处境其实挺拧巴的。一边跟中国做着大生意,铁矿石、农产品卖得火热,另一边又得跟着美国对华搞围堵。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卓华专家就点透了,这就是典型的外交困境——既舍不得中国市场的好处,又不敢违逆美国的意思,只能靠这种虚张声势的挑衅找平衡 。

中方回应澳军机侵闯南海释放何信号


不过咱们也不用太担心,解放军的应对

早就成体系了。澳方每次来的都是P-8A,这机型能反潜、能侦察,肚子里全是侦察设备,但咱们的应对机型一直在升级:2022年是歼-16,这次是苏-35,军事专家张军社还放了句话:下次再来,说不定碰到的就是歼-20了 。这可不是吓唬人,五代机对上P-8A,优势简直是碾压级的。

这里必须明确一点:中国军队的克制从来不是软弱。2025年2月那次,歼-16在30米的极近距离驱离澳军机,已经把底线亮得很清楚。这次用“有力反制”,就是给澳方划下红线:西沙领空不是你想来就来的“后花园”,再敢侵权,后果自负。

中方回应澳军机侵闯南海释放何信号

说到底,澳大利亚该好好算笔账。跟中国合作,能拿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跟着美国挑衅,除了给自己惹麻烦,啥好处没有。要是真把解放军的警告当耳旁风,哪天引发了海空意外,责任可是它自己担着。


所以咱们今天聊这事儿,核心就是看懂“有力反制”这四个字的分量。它既是解放军维护主权的决心,也是给澳方的最后通牒。希望澳方别再装糊涂,毕竟合作才是正路,碰瓷迟早要碰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