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一粒灰,落在博士头上,就是一座山。以前读个硕士博士,出来就是“香饽饽”,现在呢?


博士研究生就业,竞争激烈、高校门槛提高,甚至出现了“学历贬值”的现象。


硕士研究生毕业,高校进不了,申博难如登天。


20-21年入学的博士,如今吃尽时代黑利!


以前发篇核心申博咔咔稳,但是现在呢,有些学校申博条件堪比评副教授,我请问呢?



20-21年入学的博士,如今吃尽时代黑利!



2024年被戏称为“博士学历贬值元年”,高校教职竞争激烈,985博士只能去二本,甚至县级单位。这背后一方面是读博的需求有所上升,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高校博士研究生扩招明显。新一轮的学历“通货膨胀”可能在悄然上演。



时代变了,红利没了



①安家费缩水;曾几何时,高校教师被视为“高福利”职业的代名词——安家费、住房补贴、子女入学优待,这些福利让这座“象牙塔”的职业吸引力更加稳固。然而时移世易,这些传统优势正在经历明显的弱化趋势。从最初承诺的高额安家费难以兑现,到住房补贴标准的持续下调,再到实行年薪制教师与在编教师在福利待遇上的显著差异,高校教师的职业安全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1年入学的博士,如今吃尽时代黑利!

浙江某二本院校招聘公告



②博士生的分流退出。近年来,博士扩招是国内外高等教育的普遍发展趋势。从2013年到2023年,我国博士生招生规模从7.05万人增长至15.33万人,10年间数量翻倍。但是,在培养规模增长的同时,延迟毕业率也在同步攀升。这一现象的本质,是一部分博士研究生并不能真正适应博士阶段的科研和学习。

博士生读不下去怎么办?建立灵活的、人性化的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成为国内高校的普遍共识和有效应对之举。


20-21年入学的博士,如今吃尽时代黑利!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业逐渐趋于饱和,人才需求明显萎缩。与此同时,博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竞争却日趋白热化,形成了鲜明的供需反差。


20-21年入学的博士,如今吃尽时代黑利!


种种情况下,如今博士已经好像不再像以前那样,人们只能看到它的光环。未来再想踏入这个圈子,势必要慎重。给未来读博者的10条血泪建议


1. 想清楚为什么读博


①避免将读博作为就业避风港:博士毕业后可能面临更复杂的就业环境

②科研热情是关键:学术道路需要持久的热爱与耐心

③理性看待学历价值:不同专业的职业回报存在差异


2. 导师选择需多方考量


①重视导师指导风格:选择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的导师

②关注课题组发展:考察学术产出质量和毕业生发展情况

③提前沟通了解:与在读学长交流可以获得宝贵参考


3. 把握最佳就读时机


①年龄因素需权衡:某些领域对青年学者有年龄要求

②工作经验的价值:相关行业经历可能成为独特优势

③持续学习很重要:保持学术状态需要日常积累


4. 专业方向影响深远


①新兴领域机遇多:前沿交叉学科发展空间广阔

②传统学科需规划:可以关注学科创新应用方向

③兴趣与前景结合:在热爱与现实中寻找平衡点


5. 以职业心态对待学业


①建立规律作息:合理安排研究时间

②主动沟通交流:定期与导师讨论研究进展

③拓展学术网络: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6. 论文发表循序渐进


①先建立学术基础:从质量稳定的期刊开始

②团队协作增效:优势互补提升研究效率

③合理安排投稿:考虑不同期刊的审稿周期


7. 理性看待学习周期


①博士培养需要时间:大多数研究需要充分的时间积累

②延期并非失败:这是完善研究的正常过程

③设定合理预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目标


8. 保持开放的发展视野


①培养多元能力:拓展专业之外的技能

②关注行业趋势:了解不同领域的发展动态

③探索更多可能:学术之外也有广阔天地


9. 重视身心平衡发展


①保持适度运动: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

②培养生活情趣:丰富业余生活

③及时调节压力: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10. 理性看待学业选择


①转换方向需勇气:适时调整也是明智之举

②学历并非唯一:实际能力同样重要

③人生道路多元:每个选择都有其价值


最后寄语:读博是重要的人生选择,建议:


  1. ①充分评估自身情况
  2. ②了解学术发展现状
  3. ③保持开放灵活的心态


学术道路充满挑战也蕴含机遇,愿你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