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9.3阅兵的顺利举行,这场展现中国军事实力的活动,如同一个石子像打水漂一样刮过水面,在平静湖面上激起一圈圈的涟漪,惊得那湖水中的鱼到处乱撞。
其实用石子比喻不太现实,毕竟9.3阅兵所产生的冲击力实在是太大,说他是刷新了人类文明对军事的认知也不为过。
它更像是在国际舆论的海平面上直接引爆了一枚二踢脚,掀起的翻天巨浪,冲洗掉了外界对我们的质疑和否认。
用新加坡《海峡时报》文章上的一句话来说明就是——“中国已经不需要刻意地向世界证明自己,他所取得巨大成足以说明一切。”
那些认为中国不强,认为中国实力达不到顶尖的观点将随着9.3阅兵的结束扫进历史的灰尘中。若干年后可能会被一些学者翻出来作为饭后笑谈的茶资。
改开四十年:自我否认的失落
对于我们这些00后来讲,经没经历过这样的一个阶段?
从上初中开始,身边就充斥着一种自我反思的声音。每当出现什么公众新闻,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所有人反思事件中的错误。
当我们在学校犯了错,老师就让我们反思自己的错误。即便这件事跟你没关系,老师还是会以你是旁观者身份强迫你来反思。
仿佛无论发生了任何事情,只要牵扯到你就让你反思自己的错误。那时的我们,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按在地上,只能低头反思自己。
曾经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毕竟那时自己只是个孩子,“三思而后行”是古人就传下来的生活哲学,反思也没什么错。可当我长大以后,才发现这里面隐约有几分不对。
在那个时候,“反思”这种行为似乎没有年龄段,不管孩子要反思,连成年人都要反思自己。甚至这种行为被媒体和学者无限放大到企业、政治乃至国家层面。
不光国内要让我们反思,国外世界舆论都在反复要求中国反思。连日本媒体也跟在里面要求中国反思。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就已经十分诡异了。它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社会心理,反思不再是一种人生哲学,反而成为一种自卑乃至自我否认的病态表现。
回看中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历史,无论是历史教材还是相关的报道新闻,都在透露这一阶段,是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主动去学习外来事物的关键历程。
这一点我们确实不能否认,毕竟论科技我们没法跟这些殖民掠夺发展几百年的老牌国家比。
可这种自我矮化的承认,在之后日子里仿佛就成为了一种理所应当心理表现。起初,我们放低身段主动去学习外来技术,却被美日等国百般刁难。买进各种产品的生产线,对方开始数千万美元的天价,把我们当肥羊来宰。
面对这些我国都忍了,为了吸引外资甚至一再放宽引进条件。以至于任由对方压榨劳动力来获取价值。那些年,不知有多少人夜以继日在流水线上忍受着残酷的工作环境,只靠那一点与自己价值完全不匹配的工资度日。
而外商们则靠着压榨劳动力和中国庞大的市场获得巨额的利润,挣得盆满钵满。
我国一再放下身段姿态,得到了各国外资的一致好评。因此中国也成了外资建厂的最优选择。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负重前行,也没有人忍辱负重是为了拉拢几个外资。中国所作的一切是为了实现产业升级以及成为工业国的复兴之路,但久而久之这种放低身段的态度竟然欧美人眼中的刻板印象。
每当讲到中国他们都会发自骨子里发出一种蔑视,在他们眼中中国是落后、贫穷的代名词。
这些人不想也不愿意中国的详细国情,仅仅凭借着一些片面的信息,就对中国的发展妄加评判。
他们是看不到吗?不,他们是不愿意去看而已。欧美人的傲慢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在近代就一直掌握着话语权。
哪怕到了二战后欧洲被打烂情况下,也能在十几年里发展回来,科技引领时代。
拿个简单例子来讲,1952年7月葡萄牙在澳门殖民政府不满中国解放军换防行为,竟然直接选择了开火。事后解放军奋起还击,把不到几百人葡萄牙驻军打的举了白旗。
然而葡萄牙这个欧洲世界里的垫底存在的小国,却死活不承认自己战败,反而在利用舆论对我国大加指责。
这就是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傲慢,西方人的心理一直都是:“我就算被打败了也不会承认。
谁让你打我的?你怎么敢打我?我打你,你就敢打我吗?”不仅是葡萄牙,美国、英国乃至苏联都有着这种心理。
从这一角度来看,“反思”行为就变得合理起来。在美西方的眼中,中国的改开是投降也是妥协,他们就应该低下头来求我们,主动的来当附属品,为西方生产廉价工业品。大家能想象新中国对西方最硬气的一段时间是79年以前吗?
在改开后的几十年里,他们精神上蔑视我们,技术上打压我们,除了一些简单落后的制造业其他的产业一概不允许我们掌握。
每当中国取得科技成就,西方的媒体要装失明,要么就用舆论抹黑,将我国贬的一文不值,满足他们种族优越的心理。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内,我国内部也形成了一股在国际舆论下产生自卑心理倾向。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和世界差距太大,只能从事一些底层产业。
当人们心底的自卑忧虑无法发泄时,就变成了一种自我反思。这是社会情绪凝聚放大后的景象。
然而,时代的巨轮不会因西方的傲慢与偏见而停止转动,中国不会永远低着身子学反思。
阳谋无解——西方世界的衰落
最近几年人们对“反思”的抵触为什么越来越反感?还是说中国人民认识到祖国的强大了吗?
还是说西方世界都改了性子,放下了傲慢的偏见?其实我告诉你,这些都不是主要答案。
本质上还是美西方自己变得拉跨了!大家发没发现,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达,人民手中的信息面变得越来越广了。往往可以从好几个平台上得到各种舆论信息。
这些信息中有很多都是介绍国外的情况。我们能看到西方社会中的各种乱象:从宗教问题军民持枪在街头对峙,到环保人士脱光了衣服上街抗议,再到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国家竟然会为了几个外来移民聚众冲击政府,大搞零元,甚至让大麻毒品合法化……等等,堪称是群魔乱舞。
这直接打破了我国民众对西方社会的美好滤镜。打破神学的最好一步,就是告诉所有人你和他没什么不同。
同理西方的乱象告诉我们,西方人没有什么优秀的地方,只是比我们早发展了几年而已。
尽管到现在为止还有许多人仍旧不肯相信他们仰慕的美西方会是这种样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否认这些新闻。
可随着外来新闻信息的不断冲击,潜移默化的就会改造这些顽固派脑中的思想。
毕竟思想转变需要时间,自卑的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想要自信、自强也需要情绪积累。这也是我们至今会抵触反思的原因。
之所以叫这种手段为阳谋,是因为中国崛起和美西方的衰落的这两种走向已经成为历史定局。
回看美国发展史,迄今为止已经有200余年,这放在一个封建王朝中已经是到了王朝末期的时候。
恰好美国内部体系僵化,官僚贪污横行,失业率居高不下,俨然一副王朝末期的样子,充满着死气。甚至为了减轻自身巨额的美元国债,不惜将刀砍向盟友来剜肉补疮。
欧洲国家更是被白左和“LGBT”的观念绑架,沦为没有大脑的白痴。明知被美国收割,还要对美妥协让步,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此消彼长之下,中国的取得的成就就变得耀眼起来。2025年,中国工业产值在世界的占比达到30%左右,这个数值刷新了人类国家文明的上限。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中国完全可以引领整个世界的工业方向,如果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停止运转,世界也会跟着走向奔溃。如果把全球人类文明比作汽车的话,那中国就是汽车的引擎和发动机。
死不承认,情绪上的巨婴
中国不需要证明什么?因为美西方社会对中国崛起的反应就是最好的证明。
事实上美西方一直都看在眼里,甚至还抱着警惕态度。但他们用尽各种手段也无法阻止中国的上升。这所以说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因为他不会因为人力而改变。
然而在意识到无法阻止中国的崛起后,美西方在“承认”或“继续打压”中选择了“或”,他们决定利用舆论手段集体装死。
2013年,中国天宫一号空间站成功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完成对接,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空间站技术的成功。然而这则打破美苏太空垄断地位新闻,却在西方没有几个媒体报道。
相反等到五年后,天国一号完成历史任务进入大气层坠落销毁的时候,美西方开始借着这个由头集体疯狂抹黑中国航天技术。
等到中国天宫二号搭建完毕后,他们又再度灵活选择的闭上了嘴。种种丑态让人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帮只知道闭嘴装死的新闻学上的白痴。
到了最近几年,美西方的舆论攻势变得愈发癫狂,他们甚至专门开发出一个款项,就是对外宣传资金。
2015年针对中国反法西斯阅兵后的强烈的民族情绪,日本外省决定拨款560亿日元资金进行舆论公关,来给自己洗白战争形象。
2024年美国拜登政府更是拨款高达上百亿美元,专门用于针对中国的舆论战项目。
为此国际开发署全力开动对中国的舆论渗透,致使去年中国的互联网上简直是群魔乱舞,各类抽象言论层出不穷。
我也真是难以理解这群美西方人的脑回路,舆论都是次要手段,能力不到位企图利用舆论获胜,这是哪门子精神胜利法。
归根结底这群美西方政客就是一群情绪上的巨婴,只想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来维持自己高人一等的美梦。所以说我国不需要向这些人证明,因为你无法去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在未来的日子里,美西方,若不能调整心态,放下傲慢与偏见正视中国的发展,最终只会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上演着自我安慰的闹剧。
参考资料:
中国抗战阅兵以来日本砸560亿搞公关(中国军网)
揭露:美国是“阿拉伯之春”的背后推手(光明日报)
美国援外总统和政府说了不算(凤凰大参考)
舒文,木辛.日本舆论战能力发展近况[J].军事文摘,2025,(09):12-14.DOI:CNKI:SUN:JSWN.0.2025-09-002.
朱雨瑶.意识形态竞争与美国对华舆论战[J].西部学刊,2025,(02):17-20.DOI:10.16721/j.cnki.cn61-1487/c.2025.02.003.
杨光斌.自由主义民主普世价值说是西方文明的傲慢[J].理论学习,2016,(11):51.DOI:CNKI:SUN:XXLL.0.2016-11-019.
毛莉.“西方中心论”的傲慢无法不导致偏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4-01(A04).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